苏州城的四月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其中的景致又属南湖最佳。沿着南湖的杨柳小道走上一圈,湖光山色,水漾春色荡然于心。
湖岸边一户府院的小门被人轻推开,一双纤纤玉手伸出门槛,门角边扬起一抹淡绿色的裙角,似乎要迫不及待地融入春日的绿意中。
“小姐,今日要去酥祥记买千层卷还有豆沙糕,您可别忘了。”
身着绿衣的少女眉眼弯起,恰似风中的柳叶,正是宋府的大小姐宋慕荷。
她俏声说道:“知道了,知道了。你早上就开始念叨,咱们先去买些吃食,再去闲趣阁听书,可好?”
“小姐,姑爷喜欢吃破酥包,也一并买了吧。”
她愣了一刻,待反应过来脸上已浮起绯色,急急说道:“云苓,你何时这般胆大了,哪有什么姑爷,竟胡说。”
云苓见她嘴上虽是这样说着,眼里却暗浮起一丝喜色,不禁一笑,又说道:“好好好,我不说了,反正老爷夫人都同意了,只待陈江回来便办喜事。左右也不过是一两个月的事,总是要改口的。”
宋慕荷想起陈江,如春风拂面,心神也不禁荡漾起来。
两人一路闲逛着,又买了好些新鲜玩意,待到了闲趣阁,一楼的位子都已坐的满满当当的。
“宋小姐,包厢都布置好了,您请。”闲趣阁的老板提前收到宋家大小姐今日要来的帖子,早早便候在门口。
宋慕荷提了裙裾,坐进二楼包厢,问道:“不知今日先生是要讲什么?”
云苓熟练的往桌上搬弄饮食点心,嘴往外努了努,笑道:“看今日的排场,来的多是女客,想必又是王府皇宫争奇斗艳之事。”
她拉过一把椅子坐在宋慕荷身后,饶有兴致:“我最爱听这些奇闻秘事了,”
宋慕荷转头朝她笑了笑,抓起桌上的瓜子嗑起来。
“啪!”
板木一响,下面顿时安静下来。
“今日,咱们先讲讲女子婚嫁之事。”
听这话,宋慕荷顿时来了精神。
“咱们兴朝自立国以来,女子十四便成年,男子也如此。只要成年便可婚配,这习俗自古以来皆是如此。可到了现在,民间皆是十六岁以后再行嫁娶,诸位可知为何?”
下面的听众皆是不明,纷纷摇头。
“当今圣上与皇后娘娘青梅竹马,夫妻恩爱,这可是传遍民间的佳话。可大家有所不知啊,正是因为圣上与皇后娘娘自幼一起长大,感情甚好,早早就完婚了。皇后十五岁便生下第一个皇子,可那时皇后年轻,身子没长好,孩子没保住不说,还难产,她差点就跟着去了”
众人听闻,唏嘘声一片。
“皇上对皇后可是情深义重啊,他心疼皇后年纪尚轻便受如此苦楚,便发了皇令,女子需年满十六才能选秀入宫。后来民间逐渐效仿,婚配的年纪才慢慢的往后”。
宋慕荷心中暗想,这可真是个好皇帝,知道疼惜女儿家,否则自己也可能早早就嫁了。
说书先生又说道:“只是皇后娘娘母族式微,朝中颇有微词,说皇后不贤,以致后宫子嗣不昌。后来,皇上立了忠国公府的嫡长女为惠贵妃。惠贵妃入宫不过两载便诞下四皇子,据传四皇子天资聪颖,十二岁便出宫历练,颇得各位亲王和朝中大臣的称赞。”
“啪!”
“大家看看,此时宫中可谓是东风压不过西风啊,皇后所出的太子口碑远不及四皇子,一时之间,还传出废太子的传言来。”
“可惜啊,四年前,四皇子在宫外遇刺,一直下落不明。短短几年间,惠贵妃失去皇子,膝下的幼女又夭折,当真是今朝在上摘明月,明日落水无人睬。”
云苓凑到宋慕荷跟前说道:“小姐,我以前总是羡慕宫里的那些贵人,可现在看来,还是咱们安稳的日子好。”
宋慕荷用手指轻弹她的脑门,说道:“你在我这好吃好喝的,羡慕那些人做什么。”
她促狭的一笑:“待你大些,给你找户好人家,你安心的做大娘子,可好?”
云苓气的腮帮鼓鼓的,嘀咕道:“夫人说的对,小姐是不肯吃半点亏的,早上我提了姑爷,还没到晚上,您就将仇报回来了。”
两人边聊边听书,等散场时出门看,天已暗下来。
“小姐,咱们快些回府吧,老爷夫人出门应酬也快回来了。”
宋慕荷也不敢耽误,两人赶紧往南湖的后门赶去。
还未走到,云苓便看到宋府管家等在前面,一脸焦急的样子。他身旁还跟着云湘,身上挎着包袱,她也是平日跟在宋慕荷身边伺候的婢女。
云苓跑上几步,喊道:“云湘,出什么事了,怎么站在这儿。”
云湘拥着她们走到后门外的马车旁,陈管家朝她喊道”府里进了贼寇,小姐快上车,事不宜迟,立即出城。”
宋慕荷不明所以,但见他们二人神情严肃,只得听管家的话先上了车。
夜色渐浓,马车从南湖岸边小路驶出,她掀开帘子,看远处府门那边似乎燃起大火,火光已经蹿起来了,在回廊的房顶虚幻的跳动着。
不到一刻钟,马车便飞驰出城门,一路往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