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夫已经重新给张大福上好了药并包扎好,钱氏正在熬药,看见李元自己受不起,希望他们以后能好好过日子,引以为戒。
看着张大福家的茅草房,破的不成样,幸好现在天气还比较热,要是冬天肯定四处漏风,三个娃穿的破破烂烂,也只比衣不蔽体好一些,围在张大富的床边,说是床,其实是个木板子上面铺着稻草,最上面再铺着床单,实在是穷,要是张大福死了,这娘儿四个怎么过活。孙大夫交代了钱氏一番,拿到银子就跟众位告辞,留下也无多大意义,只能看老天愿不愿意留他一命。此时,其他村民也上门道:“里长,今天你太厉害了,谢谢你了?”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说着感谢的话。他们以为李元不会搭理他们,也做好了李元甩手就走的准备。李元看着他们说道:“这次是好心还是去偷盗,你们自己最清楚,我今天不是帮你们,我只是想着张大福要是死了,他的三个孩没人养,要是没这三个孩子,我今天也没那个脸去跟清水村的人胡搅蛮缠,要是没那三个孩子,我管你们死不死。”还有:“根据我朝律法,偷盗他人财物,一旦查实,情节较轻者,杖五十,严重者服刑五年;重者杖一百,服刑十年;你们最好求佛祖保佑自己每次都那样幸运。袖子一甩,转身就离开,走了几步又退回来,对着众人狠狠吼道:“你们有时间还是先想想今年的税粮怎么办吧,要是交不上,你们全要被发去戍边,别再打着偷的注意,不然张大福就是你们的下场,”冷哼一声,这回是真回家了。一个村民提醒道:“刚刚里长说的今年税粮,咱们怎么办。”另一个村民:“再去别的村看看,但是咱这回可别再动手了,我可不想被失手打死。”一上午的时间被折腾没了,李元回到家给烈日下的蚯蚓们翻了个身,再晒一个太阳就全干了,李母这边正在用竹竿翻着收回来的粮食,大豆和高粱这几天就要准备脱粒了,李元看着这粮食突然想起在现代的时候,很多人总打着古法制作这样,古法制作那样,现在自己倒好,不用追求,就是,还只能用古法来搞这些,想想到时候要手工给这几千斤粮食脱粒,脑壳痛,谁来救救孩子吧,好想念现代化。进屋看着躺在床上的老爹,这整天闷在这屋子里也不利于身心健康吧,就找了一张木板子,又把堂屋里的长板凳拿到外面,把木板放到板凳上,搭了一个简易的床,把被褥拿出不用,躺在屋里挺好的,他自己一个废人,每天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儿子和他娘整天那么忙,他不想再给他们添麻烦,所以当儿子说要抱他出去晒太阳的时候,连连招手,但是李元没理他的拒绝,直接把他抱出去。李父非常瘦,腿上的肌肉也不断在萎缩,很轻松的就能抱起来,把他放在外面的床上,又给他拿了枕头和铺盖把他支棱起些什么,两个人都沉默着,一起看着院子里的阳光,各有所思。下午太阳不那么晒的时候,李元又去沟里挖蚯蚓,这次收获颇丰,一篮子都装满了,但个头不是很大,明天要换地方挖了,太小的也不好处理。但是这次有了新的收获,他心心念念的肉有着落了,挖着挖着,发现石头缝里有螃蟹,这把他高兴坏了,把蚯蚓拿回去,又拿着桶来抓螃蟹了,虽然跟大闸蟹比不了,但是蚊子腿儿也是肉呀,这种沟蟹用油炸一炸,然后烧成香辣的,最好吃不过,他能吃大半桶,但是现在家里没油诶,哎,只能清蒸了。回到家和李母按着昨天的程序把蚯蚓全处理掉,然后晾晒好,就开始收拾起他的螃蟹来,李母看着儿子拿这么多螃蟹回这是拿来吃的,这里的人都不吃螃蟹,觉得有毒,所以李母完全没有想过这是可以拿来吃的。两人洗了半桶,然后烧火上锅全蒸上,剩下的那半桶明天吃,蒸好后,李元先给老爹拆了十几只螃蟹,自己才开动,蟹肉特别香甜,李母也吃了很多,从没想过螃蟹的味道如此的好,这顿饭算是李元来到这个时代第一次吃到荤腥。“娘,我们这河里平时有人抓鱼吗?”李母回复道:“咱们村没人愿意抓,别的村没时间抓,抓这多费劲。”李元心道,好吧,那我一个人抓,但是万一爹娘问自己怎么会抓鱼,怎么搪塞呢?说书里学的?管他呢,改善生活要紧,全家人跟群白骨精似的,没有油水,每天干活都很乏力。晚饭吃完天还亮着,说干就干,编个倒鱼笼,明天去河里找个地方放置,上次砍回来的竹子还没有用完,李元选中一根竹子破开,削成篾条,再将其打薄,再将表面刮平,这样就可以开始编织了。先把十根宽一厘米长四十厘米的竹篾一根一根在地上竖着铺起来,再用三四根同样宽但是长度在二十五厘米左右的竹篾横着交叉穿过铺着的竹篾,这样交织起来长宽就能固定好,把固定好的竖立起来圈成一个圆形,拿细篾条缠到高十厘米左右,拿一个油灯把长竹篾烧热,弯成一个弧度封底,最后用细篾条一层一层的缠绕上去,留一个小的进口,这就编好了。但是还差一个木塞,用来塞住头部,李元又去找木头削塞子,如此便完成了,明天就可以直接放到河里去。第二日,李元早上起来就去找蚯蚓了,这次是去后山,地上腐叶很多,营养好,蚯蚓肯定长得壮实,这里蚯蚓个头确实很大,但是很分散,不像在沟边上,一挖就是十几条,于是只能沿着蚯蚓粪便或者是轻微潮湿的地方去找,速度就逐渐慢下来了,但这里的蚯蚓品质是是要比沟边上的好很多,李元决定把今天最大的给挑出来留着给李父熬药。不断往前搜寻着,现在脚下踩的这块地头发现有很多蚯蚓粪,这真是惊喜,拿起锄头把地上的树叶刨开,下面都是蓬松的黑土,一扒开,这窝蚯蚓太喜人了,一条就有两根指头粗,十几厘米长,跟条小蛇似的,颜色有点红的发黑。这一片全挖完,篮子就要被装满了,没想到在这片能找到这么多,看着这么大的蚯蚓,心里别提多带劲,挖了点土铺在篮子上,把蚯蚓盖起来,免得爬出来了,但觉得还是不保险,又盖了层树叶。挖了这大早上,腰都快伸不直了,把篮子放在地上,自己站起来活动活动,顺便仔细看看这地方,站在这山上面,是可以俯瞰到周围所有的村子,自己今天走的好远,侧面悬崖下边还有云海,朝阳铺洒在上面,真是太美了,欣赏完美景就准备打道回府。只是,李元站着不动了,眼睛仔细盯着前面,天哪,这山是个宝山吧,怎么什么都成片的,从树丛穿过去,那一片全是黄精。赶忙回到刚才挖蚯蚓的地方,拿上锄头,向前面走去,小心翼翼的一点一点挖,怕把他们挖坏了,挖了一根出来后,数了一下,四十节,也意味着这个黄精长了四十年,把李元高兴的,以前驻村的村子里面经常有人去山里挖野货,能挖到二十年的野黄精就很幸运了,但是自己手里这个可是四十年的老黄精,。李元把发了芽的摘下来埋到土里,不能给它挖绝种了,然后又动手挖了几颗,个头太大,自己又没有东西装,就暂停了,把衣服脱下来,打包好这些黄精,拿上锄头,又去把篮子拎上,往家里走去,打算把这篮子蚯蚓晒干后,就去一趟城里把这些卖了,再去胡大夫那里问问,还收不收其他药材,到时候自己再来这山里面找找。李母见儿子又是大包小包的拿着东西回来,这段时间,儿子见天往外面跑,从前不会干的活,现在也是得心应手,帮儿子打了盆水搁在旁边,等放好东西就可以直接洗手。傍晚时,李元把螃蟹和蚯蚓用石头砸碎,然后用黄泥裹起来,放到昨天编好的倒鱼笼里面,拿上鱼笼就去了河里,找了个水草多的地方把鱼笼放置好,就等着明天,这东西还蛮好使,收获不错,李元第二天来拿的时候,鱼笼里面钻了十几条小鱼呢,拿回去李母熬了一锅鱼汤,虽然没什么调料,但是味道很鲜,河里的水很干净,鱼一点泥腥味都没有。作者有话要说孙大夫已经重新给张大福上好了药并包扎好,钱氏正在熬药,看见李元自己受不起,希望他们以后能好好过日子,引以为戒。看着张大福家的茅草房,破的不成样,幸好现在天气还比较热,要是冬天肯定四处漏风,三个娃穿的破破烂烂,也只比衣不蔽体好一些,围在张大富的床边,说是床,其实是个木板子上面铺着稻草,最上面再铺着床单,实在是穷,要是张大福死了,这娘儿四个怎么过活。孙大夫交代了钱氏一番,拿到银子就跟众位告辞,留下也无多大意义,只能看老天愿不愿意留他一命。此时,其他村民也上门道:“里长,今天你太厉害了,谢谢你了?”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说着感谢的话。他们以为李元不会搭理他们,也做好了李元甩手就走的准备。李元看着他们说道:“这次是好心还是去偷盗,你们自己最清楚,我今天不是帮你们,我只是想着张大福要是死了,他的三个孩没人养,要是没这三个孩子,我今天也没那个脸去跟清水村的人胡搅蛮缠,要是没那三个孩子,我管你们死不死。”还有:“根据我朝律法,偷盗他人财物,一旦查实,情节较轻者,杖五十,严重者服刑五年;重者杖一百,服刑十年;你们最好求佛祖保佑自己每次都那样幸运。袖子一甩,转身就离开,走了几步又退回来,对着众人狠狠吼道:“你们有时间还是先想想今年的税粮怎么办吧,要是交不上,你们全要被发去戍边,别再打着偷的注意,不然张大福就是你们的下场,”冷哼一声,这回是真回家了。一个村民提醒道:“刚刚里长说的今年税粮,咱们怎么办。”另一个村民:“再去别的村看看,但是咱这回可别再动手了,我可不想被失手打死。”一上午的时间被折腾没了,李元回到家给烈日下的蚯蚓们翻了个身,再晒一个太阳就全干了,李母这边正在用竹竿翻着收回来的粮食,大豆和高粱这几天就要准备脱粒了,李元看着这粮食突然想起在现代的时候,很多人总打着古法制作这样,古法制作那样,现在自己倒好,不用追求,就是,还只能用古法来搞这些,想想到时候要手工给这几千斤粮食脱粒,脑壳痛,谁来救救孩子吧,好想念现代化。进屋看着躺在床上的老爹,这整天闷在这屋子里也不利于身心健康吧,就找了一张木板子,又把堂屋里的长板凳拿到外面,把木板放到板凳上,搭了一个简易的床,把被褥拿出不用,躺在屋里挺好的,他自己一个废人,每天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儿子和他娘整天那么忙,他不想再给他们添麻烦,所以当儿子说要抱他出去晒太阳的时候,连连招手,但是李元没理他的拒绝,直接把他抱出去。李父非常瘦,腿上的肌肉也不断在萎缩,很轻松的就能抱起来,把他放在外面的床上,又给他拿了枕头和铺盖把他支棱起些什么,两个人都沉默着,一起看着院子里的阳光,各有所思。下午太阳不那么晒的时候,李元又去沟里挖蚯蚓,这次收获颇丰,一篮子都装满了,但个头不是很大,明天要换地方挖了,太小的也不好处理。但是这次有了新的收获,他心心念念的肉有着落了,挖着挖着,发现石头缝里有螃蟹,这把他高兴坏了,把蚯蚓拿回去,又拿着桶来抓螃蟹了,虽然跟大闸蟹比不了,但是蚊子腿儿也是肉呀,这种沟蟹用油炸一炸,然后烧成香辣的,最好吃不过,他能吃大半桶,但是现在家里没油诶,哎,只能清蒸了。回到家和李母按着昨天的程序把蚯蚓全处理掉,然后晾晒好,就开始收拾起他的螃蟹来,李母看着儿子拿这么多螃蟹回这是拿来吃的,这里的人都不吃螃蟹,觉得有毒,所以李母完全没有想过这是可以拿来吃的。两人洗了半桶,然后烧火上锅全蒸上,剩下的那半桶明天吃,蒸好后,李元先给老爹拆了十几只螃蟹,自己才开动,蟹肉特别香甜,李母也吃了很多,从没想过螃蟹的味道如此的好,这顿饭算是李元来到这个时代第一次吃到荤腥。“娘,我们这河里平时有人抓鱼吗?”李母回复道:“咱们村没人愿意抓,别的村没时间抓,抓这多费劲。”李元心道,好吧,那我一个人抓,但是万一爹娘问自己怎么会抓鱼,怎么搪塞呢?说书里学的?管他呢,改善生活要紧,全家人跟群白骨精似的,没有油水,每天干活都很乏力。晚饭吃完天还亮着,说干就干,编个倒鱼笼,明天去河里找个地方放置,上次砍回来的竹子还没有用完,李元选中一根竹子破开,削成篾条,再将其打薄,再将表面刮平,这样就可以开始编织了。先把十根宽一厘米长四十厘米的竹篾一根一根在地上竖着铺起来,再用三四根同样宽但是长度在二十五厘米左右的竹篾横着交叉穿过铺着的竹篾,这样交织起来长宽就能固定好,把固定好的竖立起来圈成一个圆形,拿细篾条缠到高十厘米左右,拿一个油灯把长竹篾烧热,弯成一个弧度封底,最后用细篾条一层一层的缠绕上去,留一个小的进口,这就编好了。但是还差一个木塞,用来塞住头部,李元又去找木头削塞子,如此便完成了,明天就可以直接放到河里去。第二日,李元早上起来就去找蚯蚓了,这次是去后山,地上腐叶很多,营养好,蚯蚓肯定长得壮实,这里蚯蚓个头确实很大,但是很分散,不像在沟边上,一挖就是十几条,于是只能沿着蚯蚓粪便或者是轻微潮湿的地方去找,速度就逐渐慢下来了,但这里的蚯蚓品质是是要比沟边上的好很多,李元决定把今天最大的给挑出来留着给李父熬药。不断往前搜寻着,现在脚下踩的这块地头发现有很多蚯蚓粪,这真是惊喜,拿起锄头把地上的树叶刨开,下面都是蓬松的黑土,一扒开,这窝蚯蚓太喜人了,一条就有两根指头粗,十几厘米长,跟条小蛇似的,颜色有点红的发黑。这一片全挖完,篮子就要被装满了,没想到在这片能找到这么多,看着这么大的蚯蚓,心里别提多带劲,挖了点土铺在篮子上,把蚯蚓盖起来,免得爬出来了,但觉得还是不保险,又盖了层树叶。挖了这大早上,腰都快伸不直了,把篮子放在地上,自己站起来活动活动,顺便仔细看看这地方,站在这山上面,是可以俯瞰到周围所有的村子,自己今天走的好远,侧面悬崖下边还有云海,朝阳铺洒在上面,真是太美了,欣赏完美景就准备打道回府。只是,李元站着不动了,眼睛仔细盯着前面,天哪,这山是个宝山吧,怎么什么都成片的,从树丛穿过去,那一片全是黄精。赶忙回到刚才挖蚯蚓的地方,拿上锄头,向前面走去,小心翼翼的一点一点挖,怕把他们挖坏了,挖了一根出来后,数了一下,四十节,也意味着这个黄精长了四十年,把李元高兴的,以前驻村的村子里面经常有人去山里挖野货,能挖到二十年的野黄精就很幸运了,但是自己手里这个可是四十年的老黄精,。李元把发了芽的摘下来埋到土里,不能给它挖绝种了,然后又动手挖了几颗,个头太大,自己又没有东西装,就暂停了,把衣服脱下来,打包好这些黄精,拿上锄头,又去把篮子拎上,往家里走去,打算把这篮子蚯蚓晒干后,就去一趟城里把这些卖了,再去胡大夫那里问问,还收不收其他药材,到时候自己再来这山里面找找。李母见儿子又是大包小包的拿着东西回来,这段时间,儿子见天往外面跑,从前不会干的活,现在也是得心应手,帮儿子打了盆水搁在旁边,等放好东西就可以直接洗手。傍晚时,李元把螃蟹和蚯蚓用石头砸碎,然后用黄泥裹起来,放到昨天编好的倒鱼笼里面,拿上鱼笼就去了河里,找了个水草多的地方把鱼笼放置好,就等着明天,这东西还蛮好使,收获不错,李元第二天来拿的时候,鱼笼里面钻了十几条小鱼呢,拿回去李母熬了一锅鱼汤,虽然没什么调料,但是味道很鲜,河里的水很干净,鱼一点泥腥味都没有。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