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卫道起身,把书桌上的密报拿出来递给王天罡,
“我担心他实力不够,会遇到危险哪……”
“这是今日我刚得到的消息。”
王天罡翻了翻这些密报,“不就是一些城池的志史吗?”
顾卫道从中抽出几张,再拿给王天罡看,“这些志史,是各地供销局收集整理好的。”
“您仔细看看最上面的几座城池。”
王天罡闻言,赶紧翻阅了一遍,脸上逐渐出现狐疑之色,“你的意思是,这些城池有问题?”
顾卫道说道,“长安当初一直要查北境之战的案子,我就开始着手调查。”
“没有直接动卷宗,也不敢动。”
“所以我换了个方向,开始把当初行军路线上的县志,集中起来,再把主要城池筛选一遍。”
“果然发现了一些问题。”
“有供销局在各地扎根,这些志史还是比较容易能够翻出来的。”
“你看看北边的那座平阳城……”
王天罡抽出一张县志,“平阳城……三品大儒入城,三日后奔赴北境参战。”
“再看拒北城。”
“拒北城……三品大儒入城,次日奔赴北境参战……”
王天罡的面色变了。
顾卫道收起这些密报,“就这么两行字,对这些城池而言,称得上是大事,所以被写了一笔。”
“但当初北境之战的三品大儒,全都是直入北境,中途没有停过。”
他顿了顿,看向王天罡,
“最重要的是,我当时作为北境统帅,所有三品大儒参战的记录,都记得清清楚楚。”
“这两位三品大儒,并不在当初的参战之列。”
王天罡猛然起身,“这两个三品大儒,可能找到名姓?”
顾卫道摇头,“名姓自然不知,但根据描述,平阳城那个出自万松书院。”
“拒北城那个……出自白鹿书院。”
此言出,好似雷霆劈落。
王天罡的心顿时揪了起来。
“你……确定吗?”
王天罡不得不再次确定问道。
顾卫道既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只是淡淡回了一句,“八九不离十。”
“而且范围可以缩小很多。毕竟当时的参战记录都在,谁没有参战,却又不在书院,就是怀疑对象。”
“能够指使三品大儒……”王天罡重新坐回椅子上,脸上布满阴沉之色,“除了四院一监的文圣宫,还能有谁?”
“没想到白鹿书院也有叛徒!”
顾卫道倒是平静了许多,“你忘了?还有宗人府,也能驱使三品大儒。”
“另外长安在南方赈灾时,修建大坝之前气运蛟龙暴动,背后有黑手。”
“当初他要来京城述职,结果半路被传送去了北方妖国,背后也有黑手。”
“我在想,这两拨是不是同一个势力所为。”
王天罡的脑子嗡嗡作响,“也就是说,我们的敌人还在暗处,而且很可能就在我们身边?”
“难说。”顾卫道又抽出一张纸,上面写了几个人名,“当初也有三品大儒想要探查北境之战的战败原因。”
“死了三人之后不了了之,不过世间隔了太久,很难查出当时的情况。”
“接下来的重点,就得从这几个三品大儒入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破绽。”
王天罡虽不善谋略,但也能明白其中的艰难之处,“这后面的水有点深了。”
“不过越是如此,其实范围越容易确定。”顾卫道看了过来,
“能动用如此实力的存在,也就那么几个。”
“四院一监,还有宗人府。”
“或者再高一点。”
“能杀三品大儒,而且还没闹出太大动静的。”
王天罡点了点头,“不错,三品武夫可以瞬杀,但必须要靠得很近偷袭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