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还是有人不放心,“可李长安做的事情,哪一件不是惊天动地?就算是镇抚使大人,好像也没有这么耀眼过。”
“你们仔细想想,斩同知还有整座府城所有粮店的掌柜,逼迫所有粮店开仓放粮。”
“而后把一整个郡的官员,从上到下杀了个遍。”
“再有这一次,眼前的最大的事,乌山万众大坝,听说也是他推动的,还有文昌碑归位,功德金光……”
旁边有人忍不住惊呼出声,“乌山万众大坝是李长安推动的?不是说他只是监工吗?”
“是啊,大家都在传他只是监工,怎么会说大坝是他推动的呢?”
这些人都被这个消息吓了一跳,
“推动修建乌山万众大坝,恐怕就算是某一位镇抚使大人,都没这个魄力吧?”
“这样的大事,肯定应该是十三位镇抚使大人商议的结果。”
最开始说话的人连忙摆手,“我也不确定,但我听李长安手下主事无意中说过,他说李长安为了大坝,一直都在发愁。”
“那时候,乌山万众大坝连个影子都没有,我都还没听说过有大坝这件事。”
“嘶……”
众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真要是这么说来,那又是大功一件,加上文昌碑归位,功德金光……”
“恐怕李长安真有可能和那些镇抚使,得到相差无几的气运。”
一众人都在低声议论。
两种观点都有,谁也说服不了谁。
眼看争辩无休无止,有人抛出了一个问题,
“你们说……第十三位镇抚使,究竟是谁?”
这个问题,直接把在场所有人都问住了。
一直都说南巡镇抚司的镇抚使,有十三位。
可是即便到了现在,南方赈灾都快要结束了,众人知道的镇抚使,也就只有十二位。
“说来也怪,那位神秘的镇抚使,迟迟都没有出现,如果不是李长安所在的那一部,我甚至都怀疑,到底有没有第十三位镇抚使。”
“他们那一部,也的确独立于另外十二位镇抚使之外,一直都在独立行事。”
“可这也太奇怪了。”
一名主事放下碗筷,
“第十三位镇抚使的手下,好像只有一个李长安,我都没见过其他人。”
“是啊,不是说一位镇抚使麾下,有十位参议吗?但到最后,我也只看到了李长安。”
不少人仔细回忆,也都在点头。
这时有人开口了,
“我一直都在怀疑,那第十三位镇抚使,就是专门为李长安遮风挡雨的。”
“甚至极有可能,就是白鹿书院在背后搞的鬼。”
“不设其他参议,就是为了不让其他人瓜分李长安的气运。”
“而且诸位也都发现了,李长安在南方行事肆无忌惮,杀人抄家,做得比谁都狠,但依然一点事都没有。”
“可偏偏其他镇抚使大人一句话都没有,肯定是第十三位镇抚使挡在前面。”
院子里的一帮人咂咂嘴,都觉得这个说法很有说服力。
“反正再过几天,什么都出来了。”
“第十三位镇抚使再如何神秘,也必然会出现在功德碑上。”
“诸位拭目以待即可。”
有一个官员突然笑了笑,“我想到一件事,你们觉得,李长安最后拿到的气运,会不会比那第十三位镇抚使还要高?”
“毕竟都是李长安在做事,那位神秘的镇抚使大人,至今都未见踪迹。”
其他人脸上也都露出了些许笑意。
这件事,还真的非常有可能。
若堂堂镇抚使,被一名参议超过,那还真的是要让天下人笑掉大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