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跟我耍贫嘴。”秦修满说道,“说吧,找我有什么事?”
李长安把刚刚的事情说了出来,
“刚刚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之子,大理寺卿之子,户部尚书之子,都已经过来找我要了镇抚司官职。”
“你给了?”秦修满连忙问道。
“给了三个司务官职。”李长安说道,“所以我想问问掌楼大人,东岳分院的人什么时候过来?”
传音符的另一边,秦修满眼睛瞬间瞪得滚圆,“你说什么?”
李长安从书桌上抽出一张纸,边说边在纸上写下官职,“我说,东岳分院是不是也该派些人过来?”
秦修满的声音有些迟疑,“你……在镇抚司……?”
“安排司务和主事没有什么问题。”李长安说道,“掌楼大人可以派两个人过来。”
“但一定是干实事的,如果只是想混个一官半职,我就没办法了。”
“放心,我还能找人给你拖后腿不成?”秦修满果断应了下来,但还是有些不放心地问道,“安排这个对你没影响吧?”
“没事,连外人都能进来,我找两个自己人怎么了?”
秦修满喜笑颜开,“那就好,人我用云舟送过去,明天就到。”
“行,那我就静候他们过来了。”
李长安笑着收起文气,然后又找到了赵贤公,
“学生拜见贤公。”
赵贤公也有些奇怪,“这时候找我有何事?”
“启禀贤公,刚刚京城来了三个人,学生把他们安排进了镇抚司。”李长安说道,
“他们都来了,所以特意问问贤公,咱们白鹿书院的人什么时候到?”
赵贤公稍稍一愣,“这时候就开始往里面安插人手了?”
“你才刚进镇抚司没多久,我担心这时候安排书院人进去,对你影响不好。”
李长安笑着宽慰道,“贤公不必担心,南巡赈灾,关键是把事情做好,闲言碎语不足为虑。”
“再说我连外人都安排进来了,安排几个自己人又怎么了?”
赵贤公呵呵笑道,“你小子也开始耍滑头了,是不是又犯了什么事?”
李长安咧了咧嘴角,“这哪能啊?学生一直都是以赈灾为先,怎么可能犯事?”
“平遥府那个正五品同知不算事?你用戊戌公给你的文法,镇压了府城一个时辰,不算事?”赵贤公反问道。
“学生也是事急从权,谨遵贤公教诲,以赈灾为先。”
李长安笑着解释道,“此次南巡赈灾事关国运,那同知公然违抗赈灾之事,学生这也是在帮书院清理门户。”
赵贤公捻了捻胡须,“知道你是为了南巡赈灾,所以书院也没追究。”
“但下次怎么也得提前说一声,要不然意见太大,毕竟一个正五品官位,找谁顶上去,也是问题。”
李长安赶紧道,“学生谨记。”
“你那边要几个人?”赵贤公问。
“其实学生是想多多益善,只要是踏实做事的人,学生都想要。”李长安说道,“不过还得留几个位置堵其他人的嘴。”
“要不先来五个吧。”
“好,我这边选几个得力的人送过去。”赵贤公点点头,临掐断文气之前还是不忘叮嘱道,
“凡事以赈灾为先,这次一定要一战功成。”
“功劳越大,你在功德碑上的位置就越重,光这份气运,说不定就能助你重开文宫。”
“届时无论是想办法再修一块先天文?,还是接受传承文?,以你的诗文天赋,很快就能修回来。”
李长安苦笑道,“贤公您还真看得起学生,先天文?又不是路边大白菜,说有就能有的。”
赵贤公只说了一句,“因为你是李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