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文昌碑的百姓,瞬间愣住了。
“这……这不是……恩公吗?”
越来越多的人聚了过来,看着文昌碑上的画像,又看了看两道诏书和后面跟着的内容,使劲揉了揉眼睛。
“别特娘的胡说!”
“恩公怎么可能会死?恩公一个人可以杀五个妖族!谁可以杀他?”
“就是,肯定就是这个人长得像而已!”
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好像要靠如此大的声音,才能证明,画像上的李长安,绝不是恩公!
“快去把崔郎中喊过来,他亲手救治的恩公,就连恩公的易容都是他擦掉的。”
“对对对,赶紧把崔郎中请过来,让他看看。”
崔绍被一众百姓簇拥着来到文昌碑,看到文昌碑之后,就立刻愣住了。
然后双眼情不自禁瞪大,脸色瞬间变得灰败。
“崔郎中,你快说啊,这人不是恩公,对不对?”
崔绍嘴巴动了动,最后转身大步离去。
不多时,河东县城内,人人站立原地,面朝北方,低头默哀。
……
北梁城,
老黄等人同样也听到了朝廷颁发的圣旨。
越听越觉得不对劲。
“这什么意思?”王二麻靠在城墙边,捅了捅老黄,“这应该就是咱认识的那个李长安吧?”
“奉川三千里战场,听说是他一人救回来的,朝廷封他做了忠勇伯?还给了封地?”
“可我咋听得不对味儿呢?”
老黄摇摇头,“恐怕没那么简单。”
“谁说不是呢?”
一个路过的士兵说道,“听说本来应该是追封,结果改成了赐封!”
王二麻直接暴起,“你特娘的放屁!这俩能一样吗?”
“你知道李长安什么实力吗?”
那士兵连忙往后退了几步,“又不是我在瞎说,上面好多人都在说,李长安十有八九是死了!”
“滚你娘的蛋!”王二麻骂骂咧咧道,“他们知道个屁!”
……
前所未有的封赏,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而后当李长安的身份摆出来,再加上奉川三千里战场的功绩。
将李长安彻底推上了神坛。
忠勇伯李长安之名,响彻大晋。
而此时,
李长安同样看到了这两道诏书。
只是此时的他,精瘦的身体还在恢复,再加上风尘仆仆的模样,根本没人把他和文昌碑上的画像联系到一起。
“忠勇伯,食邑临县……世袭罔替。”
“这个封赏,太过了。”
李长安不以为喜,反以为忧。
“这特么明显是给死人封的。”
“世袭罔替这四个字太重了……不好,知音和玲珑很可能有危险!”
想到这里,李长安再也顾不得其他,赶紧往东岳郡赶去。
李长安的封赏,从京城一路来到东岳郡城,再到临县。
又恰逢新朝新年,整座东岳郡城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忠勇伯李长安的牌位,在礼部员外郎的护送下,一路敲锣打鼓,来到东岳郡城。
郡守、郡丞等一众官员早早候在城门外。
祈愿灯飞满了天空。
“咚……”
“咚……”
白鹿书院的钟声响起,文气犹如云雾一般,将东岳郡城都笼罩了。
东岳郡城的百姓,纷纷走上街头。
在官府衙役的安排下,恭迎忠勇伯李长安的牌位。
而在这热闹纷纷的东岳郡城中,桐庐胡同却显得格外冷清,
柳知音和柳玲珑还和往常一样,准备离开院子。
刚推开门,门外一道身影映入眼帘。
柳知音拉着柳玲珑连忙欠身行礼,“师父。”
顾卫道瘦削的身体,今日有些佝偻,灰白的头发虽然依旧一丝不苟,但少了些往日的精气神。
“好孩子,今日就别去书院了。”顾卫道手里拎着二锅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