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悬疑 > 文道:书生也能破万军 > 第446章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虽说细若游丝,但却清晰可明。

京城的光柱只是一个开头。

紧接着安庐、承和、清泰、定安、平昌、顺衡等大晋十九府的府城文昌碑上,都爆发出了惊人的光华。

光华迅速蔓延至全城,光点飞入千家万户。

紧接着又是各地郡城,县城……

大晋国内,共计一千二百六十三座文昌碑,尽皆升起冲天光华。

当众人惊奇地汇聚到文昌碑后,纷纷不可置信地看到了文昌碑上,不知何时竟然出现了同一首诗。

“《行路难》?”

“这不是太白的新诗吗?为何会突兀出现在文昌碑上?”

“而且还拥有如此异象,发生了何事?”

……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为何会出现这般情况。

大晚上,文昌碑突然闹出这样的幺蛾子,实在让人摸不清头脑。

但很快有些消息灵通的人,得知各地文昌碑都爆发出异象,瞬间如遭雷击,久久说不出话来。

京城,

翰林院何昌文,正着急忙慌一路小跑,前往翰林大学士沈寒松的府邸。

这还是第一次沈大人如此着急地召见他。

“卑职见过沈大人。”何昌文来到沈寒松的书房,恭敬行礼道。

沈寒松示意何昌文坐下,然后挥挥手,将书房门关上,

“宫里传来消息,着令翰林院明日将《行路难》抄送至各地府学、郡学、县学。”

何昌文愣了一下,“沈大人,这于理不合吧?”

“这种事,不应该是国子监去做吗?”

沈寒松讳莫如深地摇头道,“今晚的动静极大,谁能想到《行路难》这首诗竟然契合了国运?”

“大晋如今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结果《行路难》一出,引动了全国的文昌碑。”

“偏偏写这首诗的人,还是白鹿书院的太白。”

“国子监和白鹿书院本就不对付,此事若是交给国子监去做,难免有失偏颇。”

何昌文满脸苦笑,

“这都什么事儿啊?都是大晋文士,何苦争的你死我活?”

“这种事我们就不要掺和了。”沈寒松摆摆手,“国子监直属于朝廷不假,但上面终究还有一个圣庙。”

何昌文了然点头,四大书院在晋国之中相对独立,又占据高位。

国子监便是朝廷的制衡之法,各地县学、郡学乃至府学的学子,都可被选入国子监。

奈何双拳难敌四手。

国子监再强大,也无法对抗几家书院,所以还要有圣庙扶持。

这下子国子监有了强大的立足之本,但朝廷却也受到了圣庙掣肘。

“敢问沈大人,这道旨意是从哪一宫传出来的?”何昌文问道。

沈寒松指了指头顶,“明?宫。”

何昌文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这么说来倒也没什么问题。”

“天后主持朝纲这么多年,处理事务井井有条,能想到这么多,也在情理之中。”

沈寒松手指轻敲桌面,一个个篆字在书房四周散开,“昌文慎言。”

何昌文也发觉自己多嘴说了几句,连忙止住话头,而后朝沈寒松抱拳行礼,“多谢沈大人提醒。”

“既然命令已下,卑职定会迅速处理。”

沈寒松点点头,突然想到了什么,拦住何昌文,“昌文最近有时间去一趟钦天监。”

“钦天监?”何昌文愣了一下,“沈大人是想让我去找我的那位同窗?”

沈寒松没有遮掩,“北境那边不太平,北梁城的战事一直到现在都还没结束。”

“而且越来越多的气运涌向北境战场,你去钦天监,顺道问问看,北境战场的天象如何。”

何昌文略微一沉思,双眸中便涌出一抹骇然,“沈大人是说,北境有变!?”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