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钱兄。”
“客气啥?旺福记那事我还不是要仰仗李兄?”钱坐庄揽着李长安的肩膀,“要不今晚咱们去教坊司耍耍?”
“最近有些事要处理,改天我请钱兄吃饭。”李长安连忙拒绝。
一提到教坊司,李长安就忍不住想起唯一一次在教坊司的那一晚,喝的烂醉如泥不说,还有那张比花魁还漂亮的脸。
……
《梁祝》大规模加印售卖后,第一天的售卖的情况只能说一般,远没有到火爆的程度。
这让丛文书局上下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宣传的力度很大,但开卖第一天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不禁让大家伙有些泄气。
一直等着看笑话的另外两家书局,也终于放下心来。
按照目前的趋势,《梁祝》最多也只能卖出五十万册,再多根本不可能。
丛文书局这次可要大亏一笔了。
然而到了第二天,各地丛文书铺门口聚集了一大堆人。
“掌柜,给我来两本《梁祝》。”
“我要五本《梁祝》。”
……
“青莲的《梁祝》,你看了吗?”
“《梁祝》?谁写的?”
“里面讲了书院的好多趣事,里面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感人肺腑。”
“真的吗?那我也买来看看……”
半天后,
被“忽悠”看了《梁祝》的人红着眼眶,找到了自己的姐妹,“呜呜,你骗我……”
“我怎么骗你了?”
“你明明说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感人肺腑。”
“是啊,难道他们之间的情意是假的吗?”
“……”
“要怪就怪青莲,谁让他把《梁祝》写的这么好哭。”
……
李长安走在街上,真真切切感受到《梁祝》火了。
虽然还没火爆到人人议论的程度,但也已经有不少人讨论里面的故事情节,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来到书院,
安南瞟了一眼李长安,漫不经心道,
“李兄,今晚听戏去?”
“听戏?安兄什么时候有这等闲情逸致了?还是去教坊司?”
李长安拿出第九楼台的外事任务清单,想要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外事任务。
“去桐庐胡同附近的勾栏,听说那里新排了一出戏,名叫《梁祝》。”
安南看着李长安,嘴角微微上翘,柳叶眸子里意味深长。
李长安的手顿时僵住了。
傍晚散值,
李长安在周子瑜和安南的“盛情邀请”下,还是去了勾栏。
在此之前先派人回家送了信,防止嫂嫂和小妹在家枯等。
来到勾栏的时候,这里已经聚满了人。
“没位置了,要不咱们还是走吧。”李长安朝里面看了一眼,对周子瑜二人说道。
“没事,站着听也是一样。”安南手里拿着纸扇,微微抬头,精致的脸上面无表情,散发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
越是人多的地方,他的这股子气质就越不加掩饰。
好多人初看到安南的面容,都忍不住露出惊艳之色,然而触及到他那双冰冷的柳叶眸子,就下意识转移目光,不敢多看。
周子瑜身材高大,负手而立,气质英武不凡。
他们二人站在一起,四周的人都不禁让开了位置。
书院学子,而且一看就知道不好惹。
相比起来,李长安虽然和周子瑜差不多高,但却显得温和内敛很多。
这时,一个伙计从人群里挤出来,小心翼翼走到李长安身边,“李公子,您也来听《梁祝》吗?”
李长安微微一愣,“这位小哥认识我?”
伙计躬身行礼,“颜姑娘说了,如果李公子前来,就请李公子去后台,那里听着更清楚。”
安南和周子瑜的脸上都露出了揶揄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