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
这位先生在无人推荐的情况下自己找到办事的衙门表示要找礼部尚书胡濙,礼部的办事官员看到这位瓦剌人士倒也不敢怠慢便向领导报告了此事最后胡濙终于得知此事感觉闹得太不像话便立刻去见朱祁钰希望再派一个使臣出使瓦剌。朱祁钰给他的答复是等李实回来再说。此时从土木堡逃回的知事袁敏上书自告奋勇要带衣服和生活必需品去瓦剌监狱探望朱祁镇(携书及服御物问安塞外)。朱祁钰表扬了他的想法然后不再理睬。李实回来了告知了也先想要退还人质的想法和要求朱祁钰耐心听完慰问了李实还是不再理睬。王直等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坚持要求再派使者朱祁钰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便随意指派了一个官员充当大明使臣出使。胡濙表示上皇在外缺衣少食希望能够让使者带去一点免得他受苦。朱祁钰表示他的意见很好但仍然不再理睬。朱祁钰非但不理睬这些人连这批使臣的基本费用都不给足甚至连给也先的礼物也少得可怜而朱祁镇所需要的食物衣服更是分毫没有。在朱祁钰看来让也先勃然大怒杀死自己的哥哥或是让哥哥活活饿死冻死都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朱祁钰还故伎重演又给了这个所谓使团一封国书当然和上次一样这封国书也压根没提接朱祁镇回来的事情。做兄弟做到这个份上也真是够意思。朱祁钰用他的行为告诉了我们一个权力世界的常识:兄弟情分狗屁不如。一个见面礼少得可怜、连路费都不充裕的使团一个被随意指派的官员带着一封莫名其妙的国书向着瓦剌出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似乎又是一场闹剧。可是奇迹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朱祁钰为使团的出访设置了他所能想到的所有障碍不给钱不给礼物甚至不给一个正当的出使名义这些障碍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成为此次出访失败的重要原因。但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往往只要有一个成功的因素就足够了。而在这个使团中就存在着这样一个成功的因素。虽然只有一个但却是决定成败、创造奇迹的关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最为重要的因素竟然是朱祁钰自己造就的因为成功的关键就是那位被他随意指派出使的官员。[492]这位官员的名字叫做杨善时任都察院右都御史他虽然是个二品官却并不起眼算不上什么人物这也正是朱祁钰挑选他去的原因之一可惜朱祁钰并不知道这位杨善先生是一个身怀绝技的人而他的这项绝技即使在整个明代历史中所有同类型的人里也可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杨善的这项绝技就是说话。明代最佳辩手登场战国时候张仪游说各国希望找个官做却经常被打得遍体鳞伤他的妻子心疼地对他说为什么要出去找官做现在得到教训了吧。张仪却问了她一个问题:“我的舌头还在吗?”他的妻子回答当然还在。“只要舌头还在还能说话就有办法。”杨善就是一个只要舌头还在还能说话就有办法的人。杨善大兴县人(今属北京市)此人出身极为特别他官居二品但我查了一下他的履历才惊奇地现这位二品大员非但不是庶吉士(由前三甲科进士中选出的精英)甚至连进士都不是!这在整个明朝三百年历史中都极为罕见。明代是一个注重学历的年代要想在朝廷中混到一官半职至少要考上举人而想做大官就非进士不可所谓“身非进士不能入阁”在当时的三级考试制度中如果说进士是大学毕业举人是高中毕业那么杨善先生的学历只能写上初中毕业因为他只是一个秀才。所谓秀才也就算个乡村知识分子根本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在假文凭尚未普及的当时杨善是怎么混到二品大员的呢?看过他的升迁经历就会现他能走到这一步并没有半分侥幸。建文元年(1399)十月李景隆率大军进攻北平也就在此时年轻的秀才杨善参加了燕王的军队不过他并没有立过战功而是专门负责礼仪方面的工作。杨善是一个合格的礼官他干得很不错但由于他的学历低当与他同期为官的人都纷纷高升之际他却还在苦苦地熬资格博升迁。就这样苦苦地熬了三十多年他才升到了鸿胪寺卿(三品)实在很不容易。宦途上的坎坷使得他历经磨砺为人圆滑学会了一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他算得上是个人精无论政治局势如何复杂都能做到左右逢源不管是三杨执政还是王振掌权这位仁兄一直稳如泰山谁也动不了他。有很多人都瞧不起他的这种处世方式羞于和他交往但他却我行我素到了正统年间他已升任礼部侍郎。不久之后正统十四年的远征开始了此时已经六十多岁的杨善也随军出征要说他还真不是一般的厉害战乱之际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无数年轻且身体强壮的大臣丧命其间而他这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竟然还逃了回来不知道是不是每天早上坚持跑步锻炼的结果着实让人叹服。之后他调任都察院被任命为右都御史并充当使臣出使瓦剌。杨善不像李实那么天真他很清楚隐藏在出使背后的玄机也明白朱祁钰根本就不想让他的哥哥回法都没有。没有人支持也没有人看好在大家的眼中这又是一次劳而无功的长途旅行。但杨善还是满怀信心地上路了他决心创造奇迹即使什么都没有他也要把朱祁镇带回来。凭什么?就凭他的那张嘴。牛是吹出来的杨善带领着使团来到了瓦剌的营地见他没有丰厚的礼物也没有体面的国书但他要让眼前的这个一代枭雄心甘情愿地与自己和谈并且免费(他也没钱给)把朱祁镇交给自己。他要实现这个不可能的任务要征服也先这个雄才大略的征服者而他唯一的武器就是他的智慧。果然谈话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因为也先火了。也先之所以愤怒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开战以来他吃了不少亏此刻他抖擞精神采用先制人的策略向杨善提出了一连串的责难。“为什么你们降低马的价格?”(削我马价)“为什么你们卖给我们的布匹都是劣等货?”(帛多剪裂)“为什么我们的使者经常被你们扣留?”(使人往多不归)“为什么你们要降低每年给我们的封赏?”(减岁赐)问完之后也先杀气腾腾地看着杨善等待着他的回答。虽然也先的态度咄咄逼人但他提出的这些问题也确实都是事实而杨善作为一个只管礼仪的官员这些国家大政根本就没他的份更不用说对外言了。但是现在他必须回答。面对这样的局面杨善却并不慌乱他稳定住自己的情绪表现得神态自若脑海中却在紧张地思索着一个得体的答复在过去五十多年的宦海生涯中他已经历过无数的危机和困难但他都挺住了眼前的这个难关应该也不例外。片刻之间他已胸有成竹。杨善笑着对也先说道:“太师不要生气其实我们并没有降低马的价格啊太师送(要收钱的)马过来马价逐年上升我们买不起却又不忍心拒绝太师只好略微降低价格(微损之)这也是不得已的啊您想想现在的马价比最初时候已经高了很多了啊。”“至于布匹被剪坏的事情我们深表遗憾也已经严厉查处了相关责任人员(通事为之事败诛矣)。您送来的马匹不也有不好的吗这自然也不是您的意思吧!”也先连忙答道:“当然当然我可以保证这绝对不是我的安排。”此时最佳辩手杨善已经进入了状态他神采飞扬地继续说了下去:“还有我们没有扣留过您的使者啊您派来的使者有三四千人这么多人难免有些人素质不高偷个窃或是抢个劫的也是难免我们也能理解。而太师您执法公正必定会追究他们这些人怕被定罪就逃亡了(归恐得罪故自亡耳)可不是我们扣留他们的啊。其实岁赐我们也没有减我们减去的只不过是虚报的人数已经核实的人都没有降过的。”“您看我说得有没有道理?”正方辩手杨善的辩论题目“明朝到底有没有亏待过瓦剌”就此完成。反方辩手也先瞠目结舌目前尚无反应。在战场上也先往往都是胜利者和征服者但这一次也先被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头子彻底征服了被他的言语和智慧所征服。在这场辩论中杨善状态神勇侃侃而谈讲得对手如坠云里雾里针峰相对却又不失体统还给对方留了面子实在不愧明代第一辩手的美名(本人评价非官方)。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先表现得就很一般了史料记载他除了点头同意以及不断说几个“好”、“对”之类的字外(数称善)就没有任何表示了。杨善再接再厉表了他的最后陈词:“太师派兵进攻大明太师也会有损失不如把太上皇送回大明然后大明每年给太师赏赐这样对两国都好啊。”也先被彻底说动了他已经被杨善描述的美好前景打动决定把朱祁镇送回去。可当他喜滋滋地拿起大明国书仔细察看时却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你们的国书上为什么没有写要接太上皇呢?”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你不说要接我干嘛要送呢?杨善却早有准备。终究还是现了不过不要紧有这张嘴在没有过不去的坎!他沉着地说:“这是为了成全太师的名声啊!国书上故意不写是为了让太师自己做这件事您想啊要是在国书上写出来太师您不就成了奉命行事了吗?这可是大明的一片苦心啊!”听到这段话也先作出了他的反应——大喜。也先被感动了他没有想到明朝竟然如此周到连面子问题都能为自己顾及到确实不容易。于是他决心一定把朱祁镇送回去。可是此时又有一个人出出了一句十分实在的话:“你们怎么不带钱出了一个堪称完美的答复:“我们本来是带钱出了这次访问中最为精彩的话:“太师不贪财物是男子汉必当名垂青史万世传颂!”(好男子垂史册颂扬万世)我每次看到这里都会不由得想找张纸话上升为了一种艺术堪称精彩绝伦。而也先更是兴奋异常他激动地站了起来当即表示男子汉大丈夫一言九鼎兄弟你先安顿下着:“好好!”(笑称善)奇迹就这样诞生了。没有割让一寸土地没有付出一文钱(路费除外)杨善就将朱祁镇带了回客、辩手、马屁精的优良传统深入大漠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充分挥了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敢死队精神空手套白狼把朱祁镇套了回来着实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可是杨善却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立下此不世奇功得到的唯一封赏竟然只是从右都御史升为左都御史应该说以他的功劳这个封赏也太低了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带回了至少朱祁镇是十分高兴的他终于可以回家了。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一个人出来阻挠朱祁镇回去。[497]其实在瓦剌很多人仇视明朝不愿意放明朝皇帝回去这并不奇怪但这次不同因为朱祁镇做梦也没有想到阻止他回家的人竟然是伯颜帖木尔。伯颜帖木尔阻挠朱祁镇回去但原因却实在让人啼笑皆非:“必须保证朱祁镇回去后能够当上皇帝才能放他走!”从伯颜帖木尔和朱祁镇的关系看他不想让朱祁镇就这么回去很有可能是怕他回去后被自己的弟弟(朱祁钰)欺负会吃亏受苦而事实也证明他的这种猜测是对的。伯颜帖木尔是很够意思的他决心把友情进行到底最后再帮朱祁镇一把。于是他找到也先提出把使者扣押起来等明朝承诺恢复朱祁镇的皇位后再送他回去。也先表示自己已经答应了杨善男子汉一言九鼎决不反悔。于是朱祁镇还是被送了回去而送行那一天生的事情也让人不得不感佩伯颜帖木尔的深厚情谊。为表郑重也先率领全体部落领为朱祁镇送行送君千里终需一别大家都66续续地回去了可是伯颜帖木尔却一直陪着朱祁镇走了一天的路一直到了野狐岭才停下。野狐岭离居庸关很近伯颜帖木尔送到此地停止是因为他已不能再往前走了因为这里已经是明朝的势力范围他随时都有被敌方明军抓住的危险。伯颜帖木尔在这里下马最后一次看着他的朋友这个在奇异环境下结交的朋友想到从此天人永隔竟不能自己号啕大哭起来他拉住朱祁镇的马头声泪俱下言道:“今日一别何时方得再见珍重!”然后他掩面上马向瓦剌方向飞奔而去从此他们再未见面四年后(1454)伯颜帖木尔被知院阿剌所杀这一去确是永别。穿越那被仇恨、偏见纠缠不清的岁月我看到的是真挚无私的友情承诺居庸关守将出城迎接朱祁镇的归来这些边关将领对朱祁镇还是十分尊重的但奇怪的是他们也并不急着送这位太上皇回去而是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他们等待的是京城的迎接队伍。我国素来是礼仪之邦就算是杀人放火的事情也要讲个体面更何况是太上皇打猎归来这么光荣而重要的事情自然应该大吹大擂一番以扬我国威光耀子孙。可这一次却极为反常京城的人迟迟不到令这些等待的人疑虑丛生唯恐京城里出了什么事。京城里确实出事了。[498]朱祁钰万万没有想到他设置了如此之多的障碍那个不起眼的老头子竟然还是把朱祁镇带了回来这可怎么好?朱祁钰很不高兴礼部尚书胡濙却很高兴他趁机提出了一整套迎接的仪式。这套仪式十分复杂具体说来是先派锦衣卫和礼部官员到居庸关迎接然后在京城外城由文武百官拜迎最后进入内城由现任皇帝朱祁钰亲自谒见然后将太上皇送往住所大功告成。()?()朱祁钰仔细听完了这个建议然后给出了他的方案:()?()
“一台轿子两匹马接他回来!”
?当年明月提醒您《明朝的那些事儿》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厉行节约简单易行对亲哥哥一视同仁朱祁钰先生也算为后世做出了表率。()?()
给事中刘福实在看不下去了便上书表示这个礼仪实在太薄朱祁钰反应很快立刻回复道:“我已经尊兄长为太上皇了还要什么礼仪!刘福说礼仪太薄到底是什么用意!?”
这话就说得重了不得已胡濙只得出面表示大臣们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希望皇帝能够亲近太上皇前往迎接罢了。这个理由确实冠冕堂皇不好反驳但朱祁钰却不慌不忙因为朱祁镇在归途中曾托人向他表示希望礼仪从简有了这个借口朱祁钰便洋洋得意地对群臣说:“你们都看到了这是太上皇的意思我怎么敢违背!”(岂得违之)想来朱祁镇不过是跟朱祁钰客气客气的但朱祁钰却一点都不客气。就这样光荣回归的朱祁镇坐着轿子在两匹马的迎接下“威风凛凛”地回到了京城在这里没有百姓沿路相迎也没有文武百官的跪拜这位昔日的皇帝面对着的是一片寂静几分悲凉。朱祁钰还是出来迎接他的哥哥了他在东安门外和这位太上皇拉了几句家常便打他去了早已为太上皇准备好的寝宫——南宫在那里他为自己的哥哥安排了一份囚犯的工作。然后他回到了一年前自己哥哥住的地方继续做他的皇帝。兄弟二人就此分道扬镳。朱祁镇不是傻瓜从迎接的礼仪和弟弟的态度他已经明白自己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而所谓的寝宫南宫不过是东华门外一处十分荒凉的破房子。但他并不在乎大漠的风沙也先的屠刀喜宁的诡计他都挺过能够回来就已经是老天开眼了毕竟很多和他一起出征的人已永远留在了土木堡相比之下他已经很满足了。他带着急促的步伐向荒凉的南宫走去虽然已经物是人非今非昔比但他相信还有一个人正在那里等待着他等着他回来。他并没有失望当他打开大门的时候他看见了这个人。[499]开门的声音惊动了里面这个坐着的人她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便站起身来摸索着向出声音的方向走去她看不清来人因为在漫长的等待岁月中她已经哭瞎了自己的眼睛。我答应过你我会等你回来的。当一切浮华散尽的时候我还会在这里等待着你。朱祁镇释然了他的亲信大臣抛弃了他他的弟弟囚禁了他他失去了所有的权势和荣华富贵从一个君临天下的皇帝变成了被禁锢的囚徒。但此刻他笑了因为他知道自己才是天下最幸福的人。他终于确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用金钱和权势买不到的东西即使他不是皇帝即使他失去了所有的一切这个人依然会在他的身旁一直守候着他。此情可流转千载永不渝。是的其实我们不需要刻意去寻找什么因为最宝贵的东西往往就在我们身边。从此荒凉的南宫迎来了新的主人----太上皇朱祁镇和他的妻子钱皇后说他们是主人也并不贴切因为事实上他们都是当今皇帝朱祁钰的囚徒。朱祁钰对这个意外归来的哥哥有着极大的戒心和敌意虽然朱祁镇已经众叛亲离失去所有的一切只想过几天舒坦日子朱祁钰却连自己哥哥这个最基本的要求也不愿意满足。景泰元年(145o)十二月胡濙上书要求带领百官在明年元旦于延安门朝拜太上皇朱祁镇希望得到朱祁钰的批准。朱祁钰的答复是不行。然后他还追加了一条“今后所有节日庆典都不要朝拜!?()?[(.)]??%?%??()?()”(今后正旦庆节皆免行)
为了确实搞好生活服务和安全保卫工作他还特意挑选了一些对朱祁镇不满的宦官来服侍这位太上皇派出锦衣卫把南宫内外严密包围。同时朱祁钰也周到地考虑到了环境噪音问题为了让自己的哥哥能够不受打扰地生活他命令不许放任何人进去看望朱祁镇他的所有生活必需品都由外界定期定时送入。王直、胡濙曾来此看望朱祁镇被这些忠实的保卫者挡了回去。他们这才意识到这位所谓的太上皇实际上只是一个囚犯。朱祁钰把事情做绝了。他虽然迫于压力没有杀掉自己的哥哥但也做了几乎所有不该做的事情给他的哥哥判了一个终身监禁。那个原本和气亲善的好弟弟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六亲不认心如铁石的陌生人这虽然是悲剧却也是皇权游戏的必然规则。[5oo]住在里面的朱祁镇反倒是十分平静对他而言活下来就已经很满足了他老老实实地过着弟弟给自己安排的囚徒生活从来也不闹事唯一的问题在于朱祁钰割断了他和外界的联系甚至连他的日常生活必须品也不能保证。朱祁镇并没有去向朱祁钰提出要求因为他知道就算提也是没有用的可是他又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无奈之下钱皇后只能像普通民妇一样自己动手做手工活托人拿出去换点吃穿用品。(钱后日以针线出贸以供玉食)只要不是黑牢即使是囚犯吃饭也应该不是个问题逢年过节加个餐没事还能出去放放风透透气可是朱祁镇连这种基本待遇都没有他每天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抬头看天和自己的妻子说说话。所谓的太上皇沦落到这个地步也算是千古奇闻。可就是这样的生活他的好弟弟也不愿意让他过下去。南宫没有纳凉的场所所以每逢盛夏朱祁镇只能靠在树阴下乘凉这也算是他唯一的一点可怜的奢侈享乐。不久后一天他如往常一样准备靠在树下避暑却惊奇地现周围的大树已不见了踪影他询问左右才知道这是他的好弟弟所为。他苦笑着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什么也没有说便回到了酷热的住所。他已经失去了一切现在连自己的一片树阴也保不住。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朱祁钰之所以要砍掉那些树是因为大臣高平对他说南宫的树木太多便于隐藏奸细这一说法正好合乎朱祁钰的心意他立刻下令砍掉南宫的所有树木以便监视。至于朱祁镇先生的树阴当然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朱祁镇终于明白他的好弟弟是一个比也先更为可怕的敌人也先虽然文化不高行为粗鲁但还算是个比较讲义气的人说话算数而自己的这个好弟弟却为了巩固皇位一心一意要把自己这个已经失去一切的人往死里逼。朱祁钰你太过分了!但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继续这么过下去毕竟能活一天就是一天。所以他默默地忍受了下来依然以他诚恳真挚的态度去对待他身边的人慢慢地那些被安排来监视他的人也被他的真诚和处变不惊打动成为了他的朋友。这其中有一个人叫做阮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