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北宋第一厨 > 第1342章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有人忧,就有人欢喜,像蔡京这些支持新法的革新派皆是长出了一口气,李奇的胜利,就代表他们的胜利,三三两两,谈笑风生的走了出来。

“爹爹,孩儿有件事一直未弄明白?”蔡绦扶着蔡京,一脸疑惑的说道。

有道是知子莫若父,蔡京呵呵道:“绦儿,你是不是想问,若是那小子就是纥石烈勃赫背后那个高人,为何那小子不自己来说?”他一直都不提李奇的名字,可见即便到了此时,他兀自非常谨慎,毕竟他也是士大夫阶层的。

蔡绦点了点头。

蔡京又朝着一旁面带微笑的高俅道:“太尉,你来说吧。”

高俅摇摇头道:“这个问题,我倒是没有想过,太师若知其由,高俅倒也想知道。”

蔡京捋了捋胡须,笑道:“这就是他高明的地方,其实老夫也曾想过,他会以何种方式来收拾这残局,他又会用谁来开这个口?毕竟皇上与他都需要这么一个契机。不瞒你们,其实老夫也没有想到,打破这个僵局的竟是金国使臣。现在想来,倒也在情理之中,你们以为就那小子,他敢明目张胆的批评天下读书人吗?他又敢任意歪曲太祖的训言?若是这话由他说出来,那么,情况可就不是这样的,光藐视太祖一罪,就够他受的了。

但是,若由金国使臣将这话说出口,那又不一样了,因为金国使臣无须顾忌太多,只要理在他那边,他就可以肆无忌惮的说,说出我大宋臣民不敢说的话。而且,云州等地还在金国手中,也就是说到时我大宋还有求于他们,我们也就成为了顾忌的一方,那么我们就变得束手束脚,同样的一番话,从不同人的嘴中说出,可能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高俅点点头道:“太师言之有理,如此说来,金国使臣也是那小子请来的?”

蔡京摇摇头道:“那倒也不是,金国还是挺看重那小子的,即便那小子不去请,金国方面也会派人前来的。”

蔡绦又道:“可是,既然那些人已经认输了,为何皇上还要让那些人去请他?”

蔡京摇摇头,笑道:“皇上这么做,无非就是借那小子,来杀杀士大夫的威风,给他们一个教训,让他们谨记于心。”

高俅呵呵道:“这下可就有趣了,相信那小子肯定不会轻易出来的。”

蔡京哈哈道:“是啊!当初他被致仕以后,那些人恁地羞辱他,一点余地也不留,而他又非什么正人君子,当然会有仇报仇,有怨抱怨。”

.......

金楼。

“张娘子,在过去三日内,有人将市面上的低价粮食一扫而空。”古达朝着身边的张春儿说道。

张春儿微微皱眉,道:“是些什么人?”

“据说是几个来自江南的大粮商。”

“可有确实证据?”

“那些粮商在江南小有名气,以前也经常来京城,应该不会有错的。”

张春儿皱眉道:“奇怪,为何这些粮商会来的这么巧合,而且为何要这么急着收粮食呢,其实如今的粮价还是颇高,若在等等,粮价还会降不少,难道---。”

古达沉吟片刻,道:“东主是指?”

张春儿道:“金国使臣今日才进的京,而他们却偏偏选择在金国使臣进京的前一日将粮食全部一扫而空,显然,这绝非是巧合。”

古达道:“如此说来,那这事很有可能是有人在幕后操纵?”

张春儿点点头道:“如果我没有猜错,应该是李奇干的,江南粮价比东京低很多,所以如今这个价格拿到江南去卖,也赚不了什么,除非他们有把握抬高江南的粮价,但是这些粮食又放不了很久了,一般的江南粮商可不敢冒这个险,要这知道这批粮食可也不少。”

古达道:“既然如此,咱们京城的粮商也应该想到这一点呀,为何他们一点警觉都没有?”

张春儿道:“这么多天过去,事情仍然未有得到好转,他们也是病急乱投医,我们不开门,那些富人自然就会选择在家吃,他们府中都存有粮食,不用去外面买,而且,据我所知,在这件事发生之前,已经有人卖出大批粮食,将老百姓手中的钱全部变成了粮食,那些百姓自然再也没多多余的钱来购买粮食,如此一来,几乎将他们出路全部给断绝了,相信这也是李奇所为。再者说,如今这个价钱,他们还是能够接受的。就是--呵呵,看来李奇还是低估了那些粮商的忍耐性,若是金国使臣再晚来几天,兴许还能低许多。”

......

西郊的庄园内。

“李师傅,我等敬你一杯。”

“哎,这我可不敢当,干了吧,反正我喝的是茶。”

“哈哈!好,干了。”

......

只见李奇、马桥、吴福荣与四个陌生面孔的人围着一张圆桌旁,举杯庆祝,好不快乐。

这四人皆是来自江南的四大粮商,至于他们为何与李奇拉上关系,很简单,醉仙居进驻江南,跟他们粮商有莫大的关系,试问谁不想傍上醉仙居这可大树了,于是他们就跑去杭州想与醉仙居合作,正巧,那时候李奇在书信中让白浅诺找几个粮商来帮他演一出戏,这四人名声在外,又是地地道道的粮商,由他们出面代替李奇收购粮食,那真是再适合不过了,于是白浅诺就请他们四人来京相助。

李奇一饮而尽,笑道:“最近几日真是辛苦各位了,多谢,多谢。”

左边一人笑道:“哪里,哪里,我们不过也只是举手之劳而已,再说,如今江南是混乱不堪,待在家里也没啥事可做。”

这人姓卫,外号老六,他来自福建,是当地有名的粮商。

左边第二人又笑道:“老六说的不错,其实我们几个也没有做什么,前几日,那些人听我们要买粮食,二话都没有说,就将全部粮食塞给我们了,我们是连门都没有出。”

这人姓蒙,单名一个让字,是洪州的粮商。

右边第一人哈哈道:“说实在的,我买了这么多年的粮食,还从未见过如此廉价的粮食。”

这人姓萧,名明,是来自长沙的粮商。

右边第一个年轻人忽然好奇道:“李师傅,你们醉仙居一下子收购这么多粮食,不知你们打算如何处理?”

这人姓玉,名俊杰,来自宜州,也就是现在广西境内,他可以说是江南那边最年轻的粮商,与樊少白一样,也是小小年纪就继承了父业。

李奇呵呵道:“玉公子,这你们不用担心,我绝不会将这些底价粮食运往江南的,其实这个价钱若是运到江南去,扣去运费,根本赚不了什么钱,毕竟京城的粮价在我大宋数一数二,我原地发财就行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