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北宋第一厨 > 第1137章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白时中登时冒了头冷汗,想我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可这未来女婿却是---连个大字都写不好。

“对不起,对不起,微臣才疏学浅,比喻不当,比喻不当。”李奇讪讪道。

宋徽宗白了他一眼,道:“那你又有和见解?”

李奇道:“启禀皇上,众所周知,江南人杰地灵,只要用法得当,那么不管是人才的才,还是钱财的财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应奉局的存在无疑是竭泽而渔,方才太师也说了,自方腊祸乱江南以来,一直未有得到恢复,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再加上这些贪官污吏,更是雪上加霜,这跟金国的情况有些相似,所以朝廷应当立即施行相应的措施,帮助江南那边搞好民生,微臣的经济建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就是江南,只要江南富裕了,那么朝廷的收入必将大幅度增加,微臣敢以性命担保,只需给微臣五年光景,江南的税收必定翻上十倍,甚至更多。”

“十倍?”

众人倒抽一口冷气。

高俅沉声道:“李奇,你可看清楚这是哪里,君无戏言。”

李奇笑道:“太尉请放心,既然我敢这么说,就一定有把握,只是需要朝廷配合我。”心里却想,五年之后,天知道会发生什么变化,到时我做到与否,或许都无关紧要了。

宋徽宗道:“李奇,朕再问你一次,你此话当真?”

李奇拱手道:“若皇上不相信微臣,微臣愿立下军令状,其实这一点也不难,江南所蕴含的财富远不止如此,单凭海上贸易,那就有很大的潜力,换而言之,就是如今江南的税收远低于它本身的价值,只要稍加整治,那么十倍税收又算得了甚么。”

蔡京道:“罪臣也愿替经济使担保。皇上的宏图大计若因一个小小的应奉局而付诸东流,那岂不是太可惜了。”

赵桓也站出来道:“儿臣也赞同太师、经济使所言,应奉局的存在害远大于利。”

宋徽宗听到这里,也有些动容,又想起原来到手的不过只是一成,这怒气腾地一下冲了头来,道:“好。朕就相信二位爱卿之言,即日起,废除应奉局。”

“皇上英明。”

群臣齐声道。蔡京出相第一天果然没有让人失望,这动作可真不小呀。

宋徽宗又道:“不过,那些贪官污吏决不能姑息,竟敢利用朕为他们敛财,实在是太可恶了。”

蔡京道:“皇上,此事罪臣以为交给商务局去处理最为合适。”

宋徽宗一愣,道:“爱卿此言何解?”

蔡京道:“商务局本就是管理百姓手中钱财的调度,此中又关系着天下民生,而那些贪官所犯之罪皆离不开钱财,其钱财又皆从百姓手中所得,正好一正一反,皇上大可以借着变法,命商务局暗中调查此事,此举既不会打草惊蛇,而又给予商务局相应的权力,对于新法普及有莫大的好处,然而,新法在江南施行的同时,就可以顺势铲除这些贪官,一箭双雕,永绝后患。”

宋徽宗听得大悦,道:“爱卿之言甚和朕意。李奇。”

“微臣在。”

“此事就交由你去彻查,务必将这些贪官污吏一网打尽。”

“微臣遵命。”

李奇语音虽然很淡定,但内心却是激动万分呀,如此一来,他对于江南的掌控力无疑大大的增加了,也将会减轻郑逸、白浅诺身上的压力,这真是来的太及时了,对于蔡京是感激不尽啊。

而蔡京此举无疑是投桃报李,虽然没有帮助李奇的升官,但是给予的权力远胜于什么一品、二品。

当然,李奇心里也非常清楚,蔡京安排他去彻查此事,那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人,就蔡京口中说的那种贪官,朱勔应当是首当其冲,这若让察院去查,保不齐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若派他去查,既能堂而皇之的消除异己的党羽,又可以保留自己的人,这一招玩的真是精彩至极,蔡京能够四度出相,那不仅仅是靠溜须拍马,必要的手段还是有的。

对此李奇表示欣然接受,因为他也知道想要尽除贪官,那是不可能的,能除多少,都算是赚的,至于蔡京的人,到时让他们别顶风作案,应该也不难,安得一时,算一时,以后再图他法。

宋徽宗呵呵道:“爱卿,想不到你对李奇的经济建设也挺了解的。”

蔡京道:“回禀皇上,罪臣虽闲赋在家,但兀自心系国事,觉得经济使的富民再富国的策略大为可行,乃是上上之策。只不过,罪臣以为经济使毕竟太过年轻了,有些事情做的太温和,有道是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宋徽宗笑道:“不知爱卿有何见解,朕倒想听听。”

蔡京道:“就拿最近招官行商一事来说,我朝冗官的问题早已经暴露了出来,只是一直未得到缓解,既然经济使想到此良策,为何还要恁地缓慢的执行,而且只靠商务局单方面的努力,收效甚微,朝廷也应当给予相应的支持。比如像那些御前使唤为名的冗官,应当快刀斩乱麻,直接废除,以示警戒。如此一来,其余的那些官员也能够明白皇上富国的坚定决心,不敢存有侥幸,心中必然恐慌,此举无疑会加大冗官转换商人的进程,也减轻了商务局身上的重担。”

“是啊。这事交由商务局独立承担,的确有些勉强,朕既已下定决心,就不能再顾虑太多了。”宋徽宗稍稍点头,道:“不过爱卿所言,朕好像以前听人说起过。”

蔡京笑道:“皇上记性真是好,其实这并非罪臣想到的,而是前御史陈过庭之策。”

宋徽宗长长哦了一声,道:“朕记起来了,当初陈过庭的奏章,朕已经准奏,只是后来因为王黼弹劾他中饱私囊,才未有得到施行。”

蔡京道:“皇上,其实那事完全是王黼他有意诬告。”

“哦?可有证据?”

蔡京道:“当初因王黼诬告,皇上将陈过庭流放远郡,而最近皇上大赦天下,陈过庭得以回京,前几日,罪臣偶遇陈过庭,听他说起这事,才知其中有莫大冤情,昨日陈过庭知罪臣复致仕,交血书一封,望罪臣交由皇上,以还他清白之身。”

“快点呈上。”

“是。”

一名小太监将血书交由宋徽宗。

宋徽宗看罢,当即怒喝道:“好你个王黼,竟然仗着朕对其的宠信,诬告忠良,真是岂有此理,让他致仕还真是太便宜他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