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科幻 > 苟在大唐做奸雄 > 第22章 回家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家中有人在长安的,站我左手边。无家人在长安的,站我右手边。”

将士们虽然疑惑,还是很听话的自动分成了两拨。

“月字营”的将士,多数都是陇右,安西人士,只是跟着高仙芝在长安待了一段时间,在长安有家人的,并不多。

李奕看了下,站在左手边的,只有二十三人,这还包括了王圣,李奇。

老祖宗李晟居然没有家人在长安,这还真让李奕有点意外。

“良器,西坡。”

“末将在!”二人沉声出列。

“你二人,李晟为正,苏轼辅之,带兵五十,竖我大唐军旗,即可西进,沿这条路,直抵奉天,沿途记得收拢败兵,不得有误,到达奉天之后,不要进城,就地扎营,以待王师。”李奕下令道。

“得令!”二人也不问原因,直接领命。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这些黄金,你们带着,每人再携带半月军粮。沿途不得骚扰百姓,违令者,斩!”

“是,将军!”二人齐齐应道。

李奕把在郑县缴获的黄金,整整五千两,全部交给了二将。

收拢败兵,可不能全靠一张嘴。

“其他人,跟本将回长安。”

“得令!”

李奕很不想回长安。

他不能不回长安。

二十多个兄弟的家人,还在长安。

守不住长安,总要守护好兄弟们的家人。

否则,军心都会不稳。

这其中就包括了好兄弟王树珑的大伯,任给事中的王维,王摩诘。

李奕记得,长安失陷后,王维被俘,随后被送往洛阳,被迫担任伪职。

洛阳收复后,王维差点被李亨给杀了。好在王维被俘后,曾经做了一首诗,名叫《凝碧池》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以此来抒发亡国之痛。

他的弟弟王缙,也就是王树珑的父亲,曾在太原协助李光弼抵御史思明有功,请求用他的名爵,换长兄一命。

王维这才得免。

遇上了,当然是要救一救的。

否则,他不白穿越了吗?

还有一个原因,自己老爹,虽然跟着圣皇,太子一起逃出了长安城,但他是一个人跑的。还是带着家人一起跑的,李奕就不得而知了。

既然占了人家的身体,对人家的家人,自然也要关心下。

王维被俘,还有机会做官。李峘一家,那是绝对没有幸免的理由的。

实际上,安禄山占据长安后,也的确对李唐宗室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留在长安的皇子皇孙,公主啥的,基本上被安禄山杀个精光。婴儿也未能幸免。

便宜老爹李峘,李奕好歹还知道一些,在史书上也曾留下李跑跑的大名。

潼关失陷,跟着李隆基跑到了蜀中。

后来刘展之乱,身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持节都统江淮节度宣慰观察使的他,不顾副都统李藏用的反对,留下李藏用抵挡叛军,自己跑了。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同样身为宗室,李峘跟李藏用这么一比,立马就显的没法看了。

李峘也因此被贬为袁州司马。

州司马,其实就是为被贬官员专门设置的闲职,从五品。

李奕最最最喜欢的诗人,白居易,就曾经被贬为江州司马。

他的那句“江州司马青衫湿”,绝对称得上脍炙人口。

当时白居易原本只是正八品的左拾遗,被贬出长安,成了正五品的江州司马,他还很不爽呢。

更何况李峘是从户部尚书,御史大夫,持节都统江淮。一把就被撸到底。

这也就仅仅比杀了他强了那么一点点。

李峘最后也是死在了袁州。

更重要的是,李峘的子嗣,史书上完全没有任何记载。

他的两个兄弟,李峄跟李岘都有子嗣留下,李峄的儿子叫李远。李岘的儿子呢,叫李孝孙。

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子孙实在无能,要么就是早早就死光了。

李奕猜测,第二种的可能性更大。

这不,他自己就死了!

赵国公府,位于长安城长兴坊,毗邻朱雀大街。

李奕酉时到达长安城春明门。

城门尚未关闭,李奕松了口气。否则估计叫开城门,都要耗费一番气力。

进了城,李奕才发现,莫说关门,守门的军士都没看到一个。

长安,完全不设防。

街上几乎看不到一个人。连平日里最热闹的东市,都一片萧条。

走过的坊市,也是家家关门,户户闭窗。

李奕带了李奇,自回赵国公府,其他有家人在长安的将士,也让他们各自回家。约定好明日卯时在长安西边的延平门集合。

长兴坊距离春明门很近,经过两三个坊市,一个东市,也就到了。

赵国公府,大门紧闭,门口的执戟郎,也没看见半个。

李奇下马,走上前,敲门。

“咚咚咚……”

“咚咚咚……”

连续敲了几下,无人应声。

“继续敲,重一点!”李奕也下马,走到府门前。

李奇于是就更用力的开始敲门。

“砰砰砰……”

“砰砰砰……”

不多时,一个苍老的声音隔着大门响起。“谁?”

李奇听出来了,这声音,正是他爷爷李浑。

他们家从李浑的父亲开始,就是吴王府的家奴。吴王李恪被长孙无忌杀掉后,全家被发配岭南。

李浑的父亲也跟着李仁,李琨等一起被发配。李浑就是在被发配岭南时出生的。

长大后跟着李祎南征百战,屡立战功。因此脱了奴籍。

虽然脱了奴籍,却还是留在信安郡王府,做了信安郡王府的大管家。

“阿翁,是我啊,李奇,大公子回府了。”李奇大喊道。

阿翁,也就是爷爷,但唐朝人并不会叫爷爷,称呼爷爷的时候,一般都是阿翁,或者祖父,太公什么的。

阿爷,那是对父亲的称呼。

相对应的,母亲则被称之为阿娘。

“快,快开门,是大公子回来了。”李浑大喜,忙命人大开府门。

中门大开。李奕往里看去,发现里面站了五六十名护卫,持刀提枪,貌似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拜见大公子!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没有了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