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国内现在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哪些吗?我看你们都能说出几家来?”
林以牧“呷”了一口小酒,方梅翘首以待。
然而被问到的两人没有搭腔,无事发生。
“诶,音音沛沛,是不是不知道啊?这可不行啊,我们国家现在正是互联网+时代,虽然互联网上半场已经过了,可还是要抓好下半场,你们……”
杨南音瘪瘪嘴不想说话,要不是人多她白眼能翻到天上去。
“音音啊,你妈妈离婚了,一个人带着你多不容易,你得体谅啊,尤其你还是个女孩子,你没出社会你不懂。”
方梅也帮音,“是啊,不像我们家轩轩,是个男孩子,又聪明学习好,再怎么也有出路。”
杨南音容忍不了任何人说她妈妈,握着筷子的手力气已经加大。
王沛之看了她一眼开口,“舅妈,轩轩考多少名啊?您就说学习好了?我记得没错的话,按照您说的,轩轩的成绩只能排附小中下,怎么能参加竞赛呢?”
“刚刚吃饭之前我没有说,轩轩背的圆周率从第八位就开始错了,后面都是他瞎编的。”
一时间餐厅中寂静无声,杨南音解气的很,拿出手机来就搜,大喇喇地放在方梅面前看,“诶呀,轩轩怎么回事,第八位就错了呀。”
方梅看向正在往嘴里塞鸡腿儿的儿子,维持着最后一点面子,“这算什么,轩轩每天学的东西多,记差了也有。”
王沛之,“是吗?我不知道古代有什么数率是像圆周率一样除不尽要那么背的,而且舅妈,祖冲之不是汉朝的。”
“他是南北朝,张衡才是,地动仪那个。”
“从西汉刘歆开始,再到东汉张衡,但主要奠定人是数学家刘徽,他描述了割圆术,得到了圆周率约等于3.14。”
“祖冲之精确到了七位小数,南北朝时期贡献最大,所以不是您说的,只有祖冲之一个人。”
餐桌上的人都惊呆了,面面相觑,姥姥夸赞道,“沛沛知道学了,真好。”
林以牧只能讪讪着,“沛沛这历史还积累挺丰富的,该学文科呀。”
方梅找到话头台阶,“对呀,女孩儿学文科好,你们现在不懂,以为能和男孩儿一样,但男孩儿后劲儿足呀。”
“别看人家高一高二不行,那上了高三成绩噌噌往上窜。”
杨南音实在忍不了了,“啊对对对!”
王沛之弯弯唇觉得有些压迫确实一直存在,她感到气愤的同时也感到悲哀。
“古时候不重视理科数学,文人士子都走文路科举,你们说女人不能念书,不适合写文章。”
“现在,你们又说女孩儿不适合理科?”
杨南音直接补充下定义,“啥话都让你说了呗!”
“后劲儿足!潜力股!坟头草都充满后劲儿!”
“莫欺少年穷,莫欺中年穷,莫欺老年穷是吧?!”
王沛之直接笑出声来,连带着姥姥和林衔青,王柯都忍不住笑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