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科幻 > 我的餐馆通古代 > 第1378章 中军赶到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我找他还能有什么事,当然是问他要水泥了。~1~8,5.t`x,t-.!c¢o¨m^”

刘邦撇撇嘴对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闻言哭笑不得。

合着朱厚照就是个商人啊。

“他这会正护送着火炮赶来,应该还要一会。

如果你不着急的话,晚上他就能到了。”

刘邦摇摇头:“急倒是不急,无非就是要来水泥后加固一下郿县的城墙罢了。

反正也不差这一天半天,我再等等就是。”

李世民抬头看了眼远处的郿县。

“这就是郿坞吗?的确是非常雄伟啊。”

董卓修建郿坞的时候可是真没少下血本。

也许是被诸侯打怕的缘故,又或者是随着年纪增大愈发的怕死。

他下了许多功夫打造了这处堡垒。

不仅是城墙修的几乎和长安城一样高。

董卓还把他毕生积累的财富都搬进了郿坞。

据说光是郿坞囤积的粮草就足够守军食用三十年有余。

可随着董卓之死,郿坞这座堡垒也就不攻自破了。

“敬德、叔宝,你二人先将大军带入城中安顿起来。”

李世民嘱咐了尉迟恭和秦琼几句。

二人领旨后下去安排了。

“司马懿最近可有什么动静?”

李世民在来的路上已经得知长安守将换成了司马懿。\t*i^a\n*l,a,i.s,k/.?c.o?m¢

故而才有此一问。

刘邦摇摇头:“据斥候传回的消息,司马懿每日就是紧闭城门坚守不出。”

李世民挑眉道:“斥候就没打探到别的情报吗?”

刘邦叹了口气:“没有,我方才说了。

长安城城门紧闭,任何人不得出入。

所以斥候根本就没办法混进去。”

对这个消息李世民倒是没有感到什么意外。

司马懿一生谨慎,能做出这事来倒也不奇怪。

任小天笑道:“他不来正好,这些时间拿来给咱们加固城防。

司马懿与我们之间早晚要有一战。

准备时间越充分,咱们的胜算也就越大。”

刘邦左右环顾了一周后问道:“嗯?怎么没看到诸葛亮?

他不是跟你在一起吗?”

李世民微笑道:“诸葛丞相要留在上邽稳定民心,便没有随朕一同前来。

不过此行他倒是让朕带来了一个人。

正好给你们介绍一下。”

任小天好奇问道:“谁啊?”

“魏将军,麻烦你来一下。”

随着李世民的话音落下,一名长相雄壮的中年武将走了过来。

“末将魏延,见过高祖、先生。”

魏延定是早就得到了诸葛亮的嘱咐,所以知道任小天几人的身份也不奇怪。?/天×禧?)小@{?说?网÷*÷ ?首×&:发2

“哦?你就是魏延将军吗?”

任小天顿时来了兴趣。

从面相上来看,魏延实在是看不出是野心勃勃的人。

反倒是一身行伍之气,一看就是常年带兵打仗的将军。

“回先生,正是末将。”

“魏将军,能麻烦你把头盔摘下来吗?”

魏延听到任小天的要求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依言照做了。

“这也看不出什么反骨不反骨的啊?”

任小天盯着魏延的后脑看了半天,嘴里还不停嘀咕道。

这话把魏延说的心里都毛了。

“先生,您在说什么啊?”

任小天摆摆手:“没事没事,魏将军可以戴上了。”

魏延脸颊抽动几下,又把头盔戴了回去。

“小天,你还说我看书看魔怔了。

你自己不还是一样吗?

哪里有人真的脑袋后面长着会造反的骨头啊。”

刘邦知道任小天在看什么,笑的他几乎直不起腰来了。

魏延听到这话顿时大惊,连忙说道:“高祖明鉴啊!

末将对大汉忠心耿耿,如何会造反?”

李世民没好气的瞪了任小天一眼。

好端端的你吓唬人家干什么?

任小天自知闹了个乌龙,摸着脑袋嘿嘿笑了起来。

“其实我也是好奇。”

“如今魏延将军在这儿,朕不妨把话也说给他听。

史书朕也是看过的,里面没有任何一条记载了魏延将军有谋反之心。

不过倒是数次提到他性格桀骜不驯,与同僚的关系一直比较紧张。”

说是桀骜不驯,换成现代的话说就是情商低。

这话说魏延是一点毛病都没有。

从他入仕刘备以来,他基本上没和哪个同僚处好过关系。

在这一点上他甚至都不如关羽。

也就是他能力的确十分出众,得到了刘备的信任。

刘备死后,他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从开始的和睦转为后期的紧张。

尤其诸葛亮多次拒绝他提出的奇袭子午谷的计划。

要说魏延对诸葛亮没有意见,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任小天无奈的摇了摇头:“魏将军,以后做人还是要和善一点。

同僚的能力或许不如你,但这也并不是你瞧不起他们的理由。

天下之大,你又怎知没有能胜过你的人呢?

听我一句良言,以后若再不改变,早晚要遭杀身之祸的。”

魏延顿时大惊:“先生何出此言?”

“杨仪你可还记得?”

魏延深深蹙眉:“杨仪那般小人,末将自然是记得的。”

“将来你就是死于你口中的小人之手。”

任小天说出了一个让魏延十分震惊的事。

“怎么可能?杨仪区区文官,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能杀得了末将?”

任小天用怒其不争的眼神看向他:“真杀你还用他亲自动手吗?”

刘邦不解的问道:“小天,你别卖关子了。

我也想听听这是怎么回事。

杨仪又是什么人?”

“杨仪原是曹魏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

后来投入到了蜀汉的麾下。

刘备赏识其才华,称王后将杨仪封为了尚书。

这个杨仪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主儿。

没干多久就和上司尚书令刘巴闹了矛盾,被改任为了弘农太守。

诸葛亮北伐时重新起用了他,任命他为相府参军随军北伐。

你们可以想象一下,杨仪和魏延两个性格相近的人聚到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

他们俩就如同是磁铁的同极,很快就相互排斥了起来。

两个人是谁看谁也不顺眼,经常会爆发争执。

诸葛亮不想让二人矛盾继续恶化,于是写下《甘戚论》为二人调和关系。

费祎为了调和两个人的矛盾也是操碎了心。

不过这一切都是徒劳,二人不仅没有和好,反而愈发的排斥对方。

甚至魏延当众拔刀威胁杀死杨仪。

好在有诸葛亮在,二人虽然撕破脸皮但也没出什么大事。

然而这一切都随着星落五丈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