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帝国地处西克兰大陆最南端帝国北部的鲁登斯山脉和洛塔山脉挡住了自提丰旧址席卷而来的风暴,自然的伟力护住了这一隅之地,使得提丰难民得以安身。洛塔山脉东北方向有一块狭长的平原地带,安东人的先祖早年间南逃时便是从此地进入了广袤的伊尔平原,虽然这里远没有曾经的提丰富饶,但危难关头也没得挑选了。后来难民在伊尔平原两条大河的上游建立的国都伊雷亚特,开始在此地繁衍生息,同时为了防备原提丰旧地泛滥的盗匪和暴躁的魔兽,在来时的那块狭长平原建立了军事堡垒静寂要塞守住了帝国的北大门。
后来曾经的提丰皇家法师团依靠强大的战力,横穿提丰辐射区向南直达鲁登斯山脉,最后穿过鲁登斯和洛塔的交界地锡兰河谷,也来到这这片尚未遭到摧残的土地。当两方人马汇合之后,彼此间即使兴奋,却也是无比的愤怒。兴奋的是提丰的灾难并没有摧毁一切,还有幸存者,有第一支就会有第二乃至第十支,文明还有希望;愤怒的是,法师们觉得是贵族的官僚做派导致事故发生之初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置,贵族们的推诿扯皮将事故扩大,最终无法收拾。但贵族们认为是法师团开启了本不该进行的实验,最终导致了这场毁灭性的事故。
最终的结果是两方互相妥协,法师团控制了锡兰河谷进行法术研究,意图安抚暴躁的元素,梳理这片土地的元素流。而逃亡的旧贵族、商人、军事勋贵及流亡的平民则控制了这片三角地带的大部分,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安东。
经过数百年的平稳发展,后来的法师和贵族已不像当初那样互相敌视,开始彼此接触和融合。借助大功率的传讯法阵,身处大陆最南角的人们对整片大陆的情况也有所了解。
大陆中央曾经无比富饶的提丰已然灰飞烟灭,一部分人向南穿过群山来到了伊凡平原,而另一部分则是进入大陆北方的高原区,那里的元素本就稀少,受到元素风暴的影响相对较轻,所以还是较为宜居的。
曾经的强盛无比的提丰现如今只剩一南一北两个聚集地,而且相较于南边的安东,人口大体上都来自于曾经的安东行省。去北方的人可谓鱼龙混杂,所以北部的高原并没有像安东一般很快安定下来,反而陷入了长久的内乱。
提丰法师团在经过协商后,南北方的参与法师势力最终选择联合成立了奥术协会,致力于为人类各国培养法师、奥术师,为重返故土做准备。其总部便安置在了锡兰河谷,并以此为节点沿着鲁登斯山脉和洛塔山脉构筑了延绵不绝的抑制法阵,将北方平原狂暴的元素完全隔离在外。同时为了重回故土,协会和安东帝国共同组织了一批精锐,沿着鲁登斯山脉向西北方开进,最终建立了安塔利亚,为表彰开拓团的功绩以及方便管理,安塔利亚成为了一个自治领,由协会和帝国提供物资支持但不干涉其内政,准其便宜行事。经过数十年发展,这里的治理方针一直是唯结果论,竭尽全力的追求高效、直接。久而久之与安东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施政风格,直来直去的样子反倒与奥术协会比较合得来,最后安东方面索性让其独立为公国,双方保留了商业和战略上的同盟,但具体施政方面却是完全割裂。最后在这片三角地带上形成了这样的局面:静寂要塞和锡兰河谷两个要地封闭了来自提丰旧地盗匪之流的危害,覆盖整片山脉的法阵隔绝了狂暴的元素,安塔利亚公国独立在外时常派遣先遣队向北探索,以求掌握故国当下的状况,而奥术协会和安东方面则为其提供物资支持,所以南部的提丰旧民相对过的较为安逸,且尚未失掉进取之心。
相较于南部的良好局面,北上的难民则没有那么好运。大陆北部高原自古苦寒,人口稀少,难以维持大规模人口的聚集。所以在数个行省的队伍会面后便定下了一个基本计划,借着北方的灰色风暴南下时,集合大批队伍前去收集物资,顺便建立前哨站。北境高原的灰色风暴每年冬季便会南下,使得原本的提丰北境受灾严重,因为灰色风暴隔绝元素的特性,每年冬季提丰北部就会受灾严重,无可避免。而现如今这股可以吹散一切元素的死亡风暴却是这些逃难者为数不多的希望。依靠着天地伟力,安身于高原的人们逐渐形成数个城邦,原本北境的民风便较为彪悍,大量人口聚集更加加重了彼此之间的矛盾,久而久之数个城邦、行省之间摩擦不断。到最后终于不可收拾,爆发了大规模混战。
最终,原来的库尔特家族凭借着强大的战斗力征服了周边的势力,并一步步统一了整个北方,建立了提尔库特帝国。但由于灰色风暴的存在,整个北方的力量大都是由骑士、战士和炼金家族把持,相较于南部大行其道的法师团体,两边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直到北境的法师重新建立传讯法阵,南北重新建立联系,双方才知道彼此的存在,才算是重新看清了这片遭受无尽苦难的土地如今的样子,整片大陆近六成的土地受到魔法的辐射难以生存,灾难的中心-提丰旧城更是处于一种奇怪的状态,若隐若现。魔力的辐射从中心向四周递减,在边缘地带,一些提丰旧民在此形成聚落苟延残喘,这些人便是曾经的黑帮、罪犯等。然后便是南北两个新生帝国和一个军事公国以及一个游离于世俗之外的奥术协会。
至于有没有其他幸存者聚落或者国家,这就要看提丰的污染给不给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