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现代言情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留下凌霄和从长安带来的两个小丫头,管着这兰雪堂她平日里,也没什么特别需要伺候的。

她们的卖身契,和家人后来也一并被送来了姑苏。

她想长安的人,是真的不希望再见到她了吧。

还有一个溪亭和两个小厮负责自己出门,以及跑腿和一些生意上的事情,两个小厮是江云自己安排的。

她一直记得自己是一个现代人,有时候一觉醒来她也分不清,是不是自己做了场梦。

一切都只是自己幻想出来的,这里才是真实的。

可惜了自己是要参加科举,会回到长安的,他们的愿望注定要落空了。

等到他们知道这个消息,又会是怎样的惶恐与难安。

她不知道祖父到底,知不知道她的女子身份,她不觉得自己能真的天衣无缝。

可是若是知道又怎么会,支持她参加科举悉心教导她,在这个时代可是牝鸡司晨的存在。

更何况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家长,且一旦这件事情爆出来,那可是欺君之罪。

她可以不在意京城的人,他们换的时候就应该想到的。

要是真的李江月,小小的女娇儿又要怎么用着,哥哥男子的身份活下去。

却不能不在意眼前的二叔,和对自己很好的祖父,这么多年江云早就当,他们为真正亲人了。

她不想因为自己,让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和二叔被无数人声讨,文人的笔杀人不见血。

李家看着鲜花着锦,恐怕背地里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呢,书院碍着太多人的眼了。

李玉彬见他态度淡漠,倒也不再说什么,摆摆手示意他回去吧。

翌日清晨几个学子经过昨日的修整,已经好了许多。

他们早早的去往南山居拜别了李山长,又去往二叔的青竹院拜别。

满怀激动的踏上了回家的路,他们知道家里人都在焦急的等着他们回去。

书院又回归了往日的情形,只是少了一批学生,又有另一批新的学生补上来。

江云看着师弟们,满怀憧憬的走入书院,充满好奇与求知欲的眼睛,打量着整个书院。

突然觉得时间过得可真快。

见到老师和师兄们,会停下来让路端正的行礼,连许州和程航他们几个,这几日也有了师兄包袱。

赵铭还是一副飘飘然的样子,直到听见几个师弟,在谈李白和杜甫哪个更厉害,他差点上去和人家拼命。

他们几个人拼命拉住了他。

还是江云说了杜甫也很推崇李白,赵铭看了看我一双多情的桃花眼,因为气愤微微泛红。

他冷静下来瞥了几个人一眼,大家同时松手,他抬手慢条斯理的整了整褶皱的衣袖,又恢复了不染凡尘的样子,淡漠的开口“不信”。

看着他这态度,江云这时脑海里响起了一首歌,你编你编你编花篮,请开始你的表演。

我“…”想了想时代不一样,很多故事在历史长河中沉睡,他不相信也正常。

我想了想背出了,杜甫写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的开头,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赵铭听完以后决定将杜甫引以为知己,着急回去了解杜甫的情况诗词等,这才止住了这场灾难。

这要是在现代,混饭圈绝对是粉色头头,战斗力爆表。

一眨眼几日过去,就到了中秋佳节,书院放假三日,江云邀请几个人去庄子上玩一日。

几个人欣然应允,商量好在家里过完中秋,第二日清晨各自出发。

江云和二叔也回了李府,中秋与过年等重大节日时二叔会回到李府。

京中的节礼是昨日送到的,一份是江云父亲送来的,另一方是江云三叔送来的,都十分的丰厚。

唯一不同的是,江云三叔还特意给江云送来一些,京中流行的笔墨纸砚,书籍折扇和一些小玩意。

这些年来三叔送来姑苏的东西,都会有江云一份。

比之李江云的亲生父亲,可是真的亲厚的多。

江云也会打听了三叔家的情况,和喜好准备一些江南的特产送回去。

这么几年下来虽然素未谋面,倒也并不算陌生。

这次依旧让溪亭把准备好的单子,送下去再次核对,然后把东西交到返回京城的人手中。

又拿起今年京城送来的节礼单子看了看,和往年没有什么不同。

三叔那边依然单独送了一些书籍,和一方洮砚亦称洮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一带洮河深水处。

因而石质细腻,肤理缜密,发墨而不损毫,磨面不光,呵气即湿,北方最为贵重。

虽不如端砚歙砚等贵重,可也数的上的好了,如此一方砚台于李家来说,也实在是难得。

江云看了看放下单子吩咐把东西分别送往各处,然后一些东西放入库房,把三叔送的砚台收入库房。

书籍放入书房,又唤来凌霄“去香云坊取一套玫瑰头面,我记得三叔家的江卿妹妹明年就是及笄之年了,就当是我这个当哥哥的送她的贺礼吧。”

“在去墨书阁寻一些适合,十一二岁学子的书籍与毛笔,送于江枧让他好好读书。”

江云觉得自己有些不地道,这就像是送现代小学生,练习册一样可是无所谓,鼓励小孩子读书上学总归是好的,毕竟又不是有人送自己。

这个时代女子及笄是十六岁,男子及冠礼是十八岁。

李江卿是三叔的嫡长女,听闻是个柔顺乖巧的,十分得三叔和三婶的疼爱。

三叔和三婶也还有个嫡长子李江枧,今年十一岁在京中的闻道书院读书,学问上倒也马马虎虎。

别的庶出孩子等倒是没有多提。

江云看了三叔的信翻译过来就是,在学了真的在学了,可是天赋有限,有些卷不动了,志向也不在科举,而是想和祖父二叔一样当夫子或者山长。

理由也很哇塞,因为夫子折磨了他,他想折磨更多人。

江云单方面是很佩服这样有想法的青年,不过从三叔的来信中也看出慈父形象,虽然暴跳如雷。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