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了门。
宁乐慈换好衣服,问闻琇雪芝的情况。
闻琇说:“她们都很安全,在旁边的客房里休息。”
宁乐慈放下心来:“谢谢你。”
“无妨。”他拿出来一颗药丸,放到宁乐慈手里,“这是解瘴毒的,虽然你现在没中毒,但是带着能以防万一。”
“多谢。”
闻琇道:“厨房里有热水,你可以洗洗头,别着凉了。”
宁乐慈不知道说了第几次“谢谢”了,她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人有些无措,他的行为很周到,体贴,但是,这些周到细心放在一个陌生人身上,不免有些惹人猜疑了。
好在他们并没有在这耽搁太久,雨停后,他们就立刻上路了。
宁乐慈答应闻琇以后有困难可以去找她,她掀开马车帘,看见闻琇在向她挥手,她的心突然有些触动。
“小姐,你怎么了?”
宁乐慈捂着心口,道:“没事。”
他们在路上遇到了同样被暴雨困住的参选者,便让他们乘马车一同去。
由于马车空间有限,所以其他的侍从都回了最近的镇子找马车。
两个女子分别坐进了宁乐慈和徐兰沁的马车。
郑小姐眨巴着眼睛:“该怎么称呼你?”
“宁乐慈,你叫我乐慈就行。”
“乐慈,真好听。我叫郑慧礼。”她从头上卸下一支珍珠簪,“这个送给你。”
“不用,举手之劳。”
“我不是为了感谢你,而是想要和你交朋友,你就收下吧。这个是我今天刚簪上的,是新的。”
宁乐慈推辞了一会,最后只能收下,为了还礼,她拽下腰上的一块玉佩给了郑慧礼。
第70章 船下的声音
到昆仑山下时,天已经黑了,他们收拾了一下便各自休息了。
昆仑收弟子只有三个步骤,首先要在山上修炼半年,然后比试,前一百名进入第二阶段的修炼,一年后再比试,选出三十名,最后下山试炼,试炼结束后由各个长老选徒。
宁乐慈和雪芝并排躺着说话。无非都是让宁乐慈好好修炼,争取进入昆仑,扬眉吐气的话。
第二天上午,宁乐慈他们通过星罗河进入昆仑。之后,便开始了为期半年的修习。
宁乐慈对这些心法经文毫无兴趣,上课时昏昏欲睡,为此被点名了好几次,又被雪芝教训了一顿后她才开始认真听。
自从开始听课后,她突然对这些枯燥的心法产生了兴趣,便决心把以前缺的都补上。
之后,她便每日去藏经阁坐一会看看书。
“你是宁家的?”
她把书合上放到桌上,因为脚麻了站起来时晃了一下。
“对,你是谁?”
他拄着拐杖,微笑道:“我是这里的管理者,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宁乐慈礼貌地拒绝了。
“如此,我便先走了,你有事可以到二楼的凌霄居找我。”
“好,多谢。”
刚才那个人,看着很年轻,虽然拄着拐杖,但是他的步伐跟常人几乎无异。
宁乐慈又坐回去看了会书,约莫中午吃饭时才回去。
雪芝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牛肉面小心翼翼地走出厨房:“小姐,你回来啦!”
宁乐慈跑过去接她:“慢点。”
她把碗放下,吹了吹被烫到的手:“如今咱们有了自己的厨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再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了。小姐,尝尝我做的牛肉面。”
宁乐慈笑容灿烂:“好,我尝尝。”
现在一脸兴奋地看着她。
宁乐慈吃了一口面:“嗯~好吃好吃。”
雪芝高兴地又做了一锅,两人吃到撑后才去午睡。
烈日当空,课室里的人都汗流浃背。
“乐慈,你不热吗?”郑慧丽问。
“我比较耐热。”宁乐慈解释。
郑慧丽投来了一个羡慕的目光,叹了口气继续用书扇风。
其实宁乐慈自己并不为此感到高兴,自打出生,她就对冷热没有太大的感觉,甚而是痛觉,都微乎其微。
这对她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反而像是一把悬在头上的刀,会在不经意间抹了她的脖颈。
宁乐慈身后坐着刘云飞,是刘家的独生子,刘家是江南首富,但是他们家并不豪奢,且时常扶危济困,因此在江湖上的名声十分好。
刘云飞拿笔戳了戳宁乐慈的后背:“哎,等会下课后,要去山下玩吗?”
宁乐慈看了看正在讲课的穆老师,扭头小声道:“去。”
山门前,宁乐慈到的时候已经有四个人了。除了刘云飞,其他的人她只认识郑慧礼。
“宁乐慈!”刘云飞向她招手,“在这!”
她和雪芝小跑过去:“你们怎么这么早?”
郑慧礼道:“好不容易可以下山去玩,当然激动了。”
洛朝夕催促道:“快走吧。”
途经星罗河时,迎面漂来一张竹筏,上面躺着一个人。
刘云飞率先发现了,他指着竹筏喊道:“你们快看!”
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