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咋都这么熟了,打个商量呗!”焉非儿狗腿似的讨好面具男子。
面具男子听着这番话,嘴角微微抽搐,眼底露出一丝无奈。
他们根本不熟,她却如此轻浮。
突然,面具男子扔在桌前一卷圣旨,示意焉非儿打开。
她缓缓打开圣旨,却发现里面竟是空白的。
她疑惑地看向面具男子,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英国公两朝元老,祖上更是战功赫赫英烈无数。一个月前,却被你以通敌叛国之名打入诏狱。诛九族,明日处决。”面具男子用冷漠的语气说道。
焉非儿听到这句话,她好像明白了面具男子的来意。
不过这原主太过分了,居然干出这种事情来。
诛人家九族,这得有多少无辜的人死亡。
焉非儿自己也于心不忍。
“此等忠臣,岂能蒙冤。哀家放人,无罪释放!”
当焉非儿言辞一出,李逢广首当其冲跳出来反对。
“太后,你不可这么做。这是通敌叛国的罪行。”李逢广话落,其他大臣们也纷纷表示支持李逢广,反对焉非儿的决定。
焉非儿感到自己的小命已经岌岌可危,无奈之下,她开口问道:“所以你们的意思是,让这位大侠噶了哀家?”
她怒视着底下那些废物,心中充满了焦虑。局面已经到了危急关头,她的生命掌握在别人手中。
那些人东扯西拉,无动于衷。
“太后啊,国家大义更重啊,英国公叛国篡位,罪不容诛。”
焉非儿注意到李逢广的话里话外,全部是要置英国公一家而死,甚至不顾及她脖子上的剑。
她察觉到这个人浑身上下八百个眼子,如果她的猜测没错,他背后应该有人。
虽然她不知道那个背后之人的身份,但她清楚,那个人才是觊觎江山的人。
而除掉英国公,现在就只剩明天临门一脚了,怎么可能让她给搅和了。
英国公成为他们阴谋的第一步,而那个戴面具的男子若杀了她,背后之人就能一箭双雕。
“户部尚书,你是否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件事情难道是你的职责吗?”焉非儿挑眉质问道,语气中透露出几分不满。
“太后,臣一心为国,岂能有失职责之事?”
“那你是否知道有些事情并不是你应该管的?”焉非儿的声音越来越高,态度也越来越强硬。
“太后,臣身为你的臣子,理应保护离国。”
焉非儿狐疑地注视着李逢广,他的表情让人难以判断他是真的不懂还是装傻。
她已经表达得如此清楚,可他还是在东拉西扯。
焉非儿不禁暗自纳闷这个人是如何晋升到现在的位置的。
看来她只能自救了,原主养着这些废物,真是难为她了。
焉非儿故意摔倒在面具男子身上,紧紧抱住他,轻声说道:“你放了我,你要的人我自会放了。”
他不喜欢被人靠近,微微挪动了一下身体。
“我不相信你,但我相信圣旨。写你活命,不写你死。”
焉非儿贴在他耳畔,轻声细语道:“哀家就是写了圣旨,你带着他们也走不出这都城。毕竟名不正言不顺,他们只要一日不洗刷了罪名,一日就是罪臣。”
“太后不需要为此担心,我会保证他们的安全。你只需要写下圣旨就可以了。”他指着桌子上的空白圣旨,示意焉非儿赶紧写下来。
焉非儿紧握着毛笔,陷入无尽的为难之中。
她从未见过这个朝代所用的字体,更不用说用毛笔书写了。
焉非儿试图多次寻找适宜的姿势,但每一次都显得笨拙无比。
“你,过来,替哀家写。”焉非儿咬紧牙关,指着旁边的太监。
“奴才不识字。”太监低头回答。
焉非儿翻了个白眼,她真想就这样晕过去。
她转而向面具男子求助:“大哥,要不你写?”
“你到底要写还是不写?看你这么拖拖拉拉的样子,简直是不想活了。”
面具男子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恼怒和不耐烦的表情。他的语气很强硬,似乎不容置疑。
焉非儿感觉到面具男子情绪异常激动,这让她不禁有些紧张起来。
她脖子上的利剑,让她不敢轻举妄动。
男子白色的外衣已经褪去,现在他身着黑色衣服,眼神幽暗中透着寒冷和不可预测的气息。
“写……写……写……”
焉非儿一边与面具男子周旋,一边低头看向空白的圣旨,
她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堆繁琐的文字,让她感到手足无措。
此时,焉非儿注意到跪在大殿中央的李逢广。
“李尚书,你过来给哀家写吧!”焉非儿说道。
他慢慢地走过来,双手低垂,似乎有些不自在。
“臣昨天不慎受伤,右手拿不起毛笔。”李逢广暗示焉非儿。
焉非儿皱起眉头,心想这个老狐狸还真是狡诈啊。
“那么,你刚才抱那位姑娘的时候,右手有没有感觉不舒服?”焉非儿小心谨慎地询问。
李逢广先是点了点头,但随即又摇了摇头:“有,确实有不舒服的感觉。”
听到这个回答,焉非儿心中暗自冷笑。
她下意识地扫了一眼跪在自己面前的大臣们:“你们呢?右手也不舒服吗?”
这些大臣都低头默不作声地点了点头。
焉非儿的心里不禁一沉,她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好吧,既然这样,将他们的右手都砍了吧!”
她的话语充满了冷酷和残忍,让所有人都感到一阵恐慌。
宫殿中的气氛一时间变得紧张而凝重,仿佛连空气都被这股紧迫感所凝固。
众人除了李逢广,都吓得磕头求饶。
唯独那名宫女站了出来,神色自信地对着她说:“奴婢小时候学过,让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