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曼德被陈晖洁叫到审讯室去了。
好消息是,他至少不是去受审的。
面对单向透明玻璃后情绪亢奋,滔滔不绝,高呼“不要问子弹该不该上膛,先问压迫剥削还在不在”的乌萨斯族受审者,康曼德保持着平静。等他出来,面对垮着个批脸的陈晖洁时,他说:“你认为我该为这个人做出解释?”
“我觉得,至少找你来问一问是合理的。”
“我只能以私人身份来给你聊一聊,毕竟我理论上讲只是个雇佣兵,接受近卫局的雇佣教授战术课程。”康曼德饶有趣味地打量着她,“你觉得这个人是‘整合运动成员’还是‘赤色分子’?”
陈晖洁或许钻牛角尖,但还没混到愚蠢的程度:“你是指那人虽然是你们的拥护者,但不是你们组织体系内的成员?”
“是的。是的,乌萨斯的新政权里,党、政、军的关系很微妙,相互交集,但不完全重叠。而党员、公务员和军人虽然接受着例行的政治教育,但只是不反对整合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冷感者大有人在。
“然而整合运动与以往那些热情洋溢的反抗运动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仅靠共识维持组织,还要靠钢铁纪律。从这个角度上讲,整合运动的组织生态有点像线列步兵,士兵的个人小心思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按照鼓点齐步进军,按照号令举枪齐射,也就是所谓的‘意见可以保留,命令必须执行’。
“像你们关着的那个人,整合运动对其的人事评价恐怕是盲动和冒进,而且能力低下,什么都没组织起来先让黑帮逮了再交给警察。我们只能说本意或许是好的,但水平不行,适应不了地下工作。”
“......你还挺客气。”陈晖洁耸耸肩,把卷宗递给康曼德。
康曼德接过,翻了翻,差点没蚌住:“自称意识形态是反对‘自由意志社会主义者’,还是个有‘立宪改革倾向’的‘乌萨斯种族至上主义者’。认为共和国政权制造了恐怖的灾难,摧毁了乌萨斯民族珍贵的传统精神,不是乌萨斯人的政权。让我看看......啊,移动城市里的小市民出身,这就不奇怪了。”
“什么意思?”
“有闲看各种各样的书,并相对脱离实际生产劳动,对社会运行规律把握不清。”康曼德把卷宗还给陈晖洁,“自然容易这样。无需在他们身上投入太多精力,他们只会是次要因素。”
“......什么意思?”
“在影响执政党地位与政治制度更替的诸多因素中,他们只会是极为次要的因素。他们不是根源,而是衍生物。”
康曼德说着,转过身来:“我们还是把精力放到对现实更有影响的问题上吧。”
“你能给出什么?又需要什么?”
“强大的技术力量和精锐的突击小组能协助你方侦测犯罪分子。”
康曼德顿了顿,微笑起来:“至于代价......龙门不乱起来,就比较符合当前整合运动的诉求。”
**
阿特拉斯新进来的单位不多,只是带着一些中小型设备的技术小组。更少的是“新一批次的教官”,“主要负责教授复杂环境下的区域清理行动”。甚至在行动时,也只是会跟随近卫局特别任务连人员行动,以“观察战术行动”。
至于实际上嘛......
不如说飞虎队派了两三个人来跟着阿特拉斯行动小队,维持理论上的“正常”。
近卫局缺失了龙门上级部门的许可和支持,甚至明里暗里受到阻力。但毕竟不可能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令近卫局停止在贫民区的执法行动——平衡本就是脆弱的,彻底一禁了之会令近卫局这个重量级角色在龙门地下战场里缺位,造成更大的波动。阻挠只能通过拐弯抹角的办法进行。
受到龙门近卫局各种影响的帮派,以及更广大的龙门近卫局线人群体。则更不可能因为官家的一纸命令就和近卫局当即分家。只能由鼠王的帮派对“近卫局密切人士”实施或强或弱的孤立、排挤和打压。
近卫局在遭到一道道无形天花板的阻拦和挤压。这就是陈晖洁面临的状况,以及她要突破的困境。在这种上面和外面都开始难办的情况下,她想要打掉黑枪问题显然是比较难办的。
但也不能不干。别的不说,大伙在外环被乌萨斯特务用马克西姆重机枪撅了就已经很伤士气了,结果到了城里还被黑帮和薪水小偷欺负,那干个屁!
魏彦吾的这种打压,从某种程度上讲让他事与愿违。哪怕陈晖洁只是为了凝聚人心稳住近卫局的士气,也得干出点成绩来。所以她也就凭借自己的职权之便,拉来了阿特拉斯的战斗分队和技术小组。
“诗怀雅警司,您对中水区有多少了解?”
“下城区犯罪率最高的区域之一,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建筑物为非法建筑物,受各方势力影响,鱼龙混杂。”
康曼德按着耳麦,盯住指挥车墙壁上的电子地图:“是啊,也就方便各种人浑水摸鱼。”
随便看看就知道,面前这座不久前被清理了住户的破楼实在不怎么样。在通往楼梯口的底层走廊,四处可见违规停放的自行车。楼上每层走廊堆放易燃的纸箱和垃圾,甚至有单位的“垃圾山”几乎淹没大门。楼梯口灯管的电线外露、天花板洋灰因漏水而剥落,还有住户在走廊放雨伞挡漏水。由于居住空间狭小,许多居民把走廊当厨房,煤气桶、厨具和锅炉公开摆放。这里没少发生火灾,只是未发生致命火患。
如果仅仅是这些,那还只是脏乱差的问题。但这里的报案,只有百分之六能得到龙门警察单位的出警。
这里没有基建,没有公共设施和服务,没有法律。秩序围绕着帮派、暴力、犯罪、凶杀展开。
所以,近卫局在这里确定可疑地点大致范围,并由阿特拉斯技术单位确认最终地点是很正常的事情。无线电侦听单位监听通信,气味因素分析器和红外成像等被动设备负责初期侦查。整个大楼上下至少有超过三十名枪手待命。
以龙门目前对刀具,枪支和防具的管控程度与阿特拉斯高端产品的造价,黑帮火并时只有决一死战才能看见自动步枪和栓动步枪,不是决一死战的场合,只有擀面杖和扳手互抽,别说冲锋枪,手枪都没几支,感觉不如龙门警匪片里的斗殴。然而这帮家伙却有着山寨防弹衣和自动步枪冲锋枪,堪称装备精良。
然而枪手们既不训练有素也不纪律严明。岗哨上的人昏昏欲睡或脱离岗哨,休息的人更是干啥的都有。这也很正常。除了不远处的施工队还在用冲击钻和大锤拆毁楼板,这个街区就没啥动静了。谁那么不长眼,敢来动鼠王的货——
9mm微声突击步枪弹掠过,站在大门门廊里三个枪手同时倒下。
阿特拉斯和龙门近卫局就敢!
**
苍蝇大小的微型侦察机器人在敌占建筑物内盘旋。在进攻开始前对照前期侦察的情况。拥有光学迷彩和消音设备的四旋翼小型无人机用爆炸物探测装置和毫米波穿墙雷达补盲。正是通过这两件装备进行最后的侦察,阿特拉斯突击队排除了后顾之忧。
紧张不安的诗怀雅听见康曼德低沉的声音在手持电台中响起:“突击队注意,没有预设爆炸物,没有人质,准备行动,搜索与歼灭,保障货物安全。倒计时10秒。”
全副武装的阿特拉斯雇佣兵们准备就绪。在十秒之后,不远处工程队的冲击钻和撞槌再度轰鸣,制造出堪称震耳欲聋的轰鸣。
与此同时,三声几乎叠在一起的枪声响起。当对面建筑中的狙击手用激光狙击步枪连射三发时,身穿人联法务部制式动力装甲的“阿特拉斯雇佣兵”小组扑向了正门。
与此同时,在后门,梅菲斯特看着尖兵将自动撬锁器插上了防盗门门锁,半固态金属钥匙在锁眼里成形,契合齿槽。尖兵旋转自动撬锁器,向后拉开门扇。提前注油过的门扇只有微不足道的声响。
突击队员们犹如水银泄地,流畅而迅速地突入。率先突入的两名尖兵连续放倒负责警戒后门方向但聚在一起打牌的四个枪手,梅菲斯特则将背对入口的第五个敌人击毙。全程没有造成行动速度半点放慢。
而在正门,来自法务部的巷战精英们成功突入了天井的中庭。猝不及防和刚来得及拿起武器的枪手刚刚转过身来。同一时刻,法务官突击队的成员们开火射击,清空走廊。
突击队的成员们训练有素,各个法务官负责的射界笼罩了队伍四周可能出现敌人的任何角落。无论敌人是在正面还是两端,楼梯还是二三楼走廊,他们都只感觉到胸口或额头仿佛有钉子钉进来,陷入了永久的黑暗。
剩余的几个枪手刚刚开始移动,扑向能挡住正门小组射界的掩蔽物,就被法务部小队的精确射击接连撂倒。剩下的两个刚刚缩进水泥柱子后,侧面又有几发子弹飞来将他们击倒。
从后门攻入的梅菲斯特小队交替掩护着,进入中庭与法务部小队会合。当地的亚人辅助军与专精城市地形治安战斗的人联法务官们配合默契,小队主力分别开始“划区包干”。梅菲斯特负责肃清一楼剩余的敌人,法务部突击队向高层前进。
尽管已经连续撂倒了超过两位数的目标,但敌人依然没有注意到什么。亚人辅助军们使用的微声短自动步枪采用一体化消音器,又使用专业的亚音速中口径步枪弹,在近卫局专门安排的的施工噪声下,10米开外就分辨不出。法务部精英们的武器干脆选用无托结构激光步枪。再加上长期施工的噪声轰炸干扰,黑帮分子们没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当两个突击队突入建筑的同时,外围制高点上的两个狙击小组也在连续开火。这两个双人小组都在距离目标建筑大约三百米的位置上但一个在东南方向,一个东北方向。
浮士德用加装消音器装填微声弹的8.6mm半自动狙击步枪连续开火;法务官狙击手用激光狙击枪射击。只用了五秒钟就将建筑外围的其余敌人彻底肃清,保护着突击小队们的侧翼和后方。把威胁消灭在萌芽之中。
梅菲斯特的小队分成两组,同时对自己负责的两个房间北侧门前切角,消灭敌人,突入房间,确认安全。
与此同时,法务官突击队中的两名侦察兵在队友掩护下,于二层敌房间的墙壁旁半跪在地,背后的装备已经展开来——接入数据链的高精度毫米波成像鸟卜仪,机器已经完成预热,直接开始工作。
两名侦察兵从不同角度用鸟卜仪对房间内实施穿壁成像,确认内部敌人的位置。复杂墙壁中的人体轮廓和敌我识别信号,被突击队员的军用信息系统发出,通过加密数据链同步至狙击小组。法务部狙击组的两人中除了激光狙击枪外,带的是大口径狙击步枪。大口径射手的瞄准具联通数据链,智能电子瞄准具通过视觉增强功能,直接将房间内的敌人位置标定在瞄准具视野内。
几声沉闷的枪声隐隐穿过施工队的噪音,传入高层房间的耳朵里。重伐木枪级别的火力直接撕开木制房门和砖墙,直接撕开了其中的敌人,完成穿墙击杀。
终于反应过来的敌人开始拎起武器冲出房门,同时吩咐着赶紧去地下室保卫货物,却刚刚出门就被守候的法务官们接连撂倒。
当秒针转过第三圈时,康曼德的耳机里传来汇报:“战斗结束!”
ps:
有位哥们吐槽我说你这书舟不舟锤不锤的。我说没毛病。本书里的战斗推导既不靠超级英雄决斗也不靠棋子模拟,尽可能避免剧情杀和靠决斗完成最后一击的套路。这是为啥?
还不是人联地外兵团和整合运动的行为模式,基于现实世界某国家的某组织和某武装;军事行动也主要套用现实战争中的逻辑模型来进行。
所以我要是想写出比较客观且相对精彩的战斗戏,就必须让战斗体系不要过于脱离现阶段战斗体系,不然在对付擅长使用“魔法”的敌人时根本没法写——塔子姐的能量输出总额到底是多少啊?莫斯提马的时停到底作用在什么层面啊?爱国者的投矛到底威力如何啊?银枪天马到底能创烂什么级别的坦克啊?反正我不参与讨论有意见你们先吵。
于是整合运动在第一卷就开始整编成团营连,加强层次分明的步兵火力体系了。而不是给塔子姐嗯造源石技艺增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