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江源第一次看到建成的鱼塘,也感到非常满意。
两口鱼塘的面积比三亩只大不小,深度也完全符合江源的要求。四周和底部都铺上了厚实的混凝土,眼看保养期就要到了,随时可以放水养鱼。
除了鱼塘本身之外,王波把配套设施也都安装到位了。像什么进出水管、增氧机之类的设备一应俱全,甚至还在鱼塘旁边建造了一间小瓦房。
虽然看着比较简陋,但完全可以用来当鱼塘的仓库来使用,放一些饲料和养殖工具什么的再合适不过。而且鱼塘的电源也在这间小瓦房里,以保证增氧机的正常运转。
最最重要的是,当初江源也算是考虑不周,并没有要求王波建造这间小房子,这完全是工程队老板自己决定的。而且王波还大气地表示,这间瓦房是送给江源,不收钱!
这让江源十分满意,满脸笑容地对王波道:“王老板,你真是有心了,这怎么好意思呢!”
王波也笑道:“江老板照顾了我这么多生意,这点小事根本不算什么,就当是我的一点心意,你可千万不要推辞哦!”
江源点头道:“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不客气了!总之一句话,今后只要有工程,我第一个找你!”
王波要的就是这句话,闻言也是满脸欢喜道:“江老板就是豪爽,要是每个客户都像你这样就好了,哈哈!”
大致看了一下鱼塘之后,接下来就是一些细致的工作了。比如检查鱼塘的混凝土厚度、钢筋的数量和粗细等等,这些都是关系到鱼塘坚固程度的问题,绝对不能有丝毫马虎。否则的话等装满了水养上了水产,鱼塘漏水甚至直接垮塌,江源的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好在王波向来是个诚实守信的生意人,完全按照江源的要求建造鱼塘,没有丝毫偷工减料的意思。江源检查了一圈下来,感到十分满意。
而来看热闹的李国强,也趁着王波接电话的机会,小声告诉江源:“我和几个老哥们轮流盯着工地呢,鱼塘绝对没问题的,王老板是个诚实人,能处!”
有李国强这句话,江源也放心了。等王波打电话回来,就笑眯眯地对他道:“王老板,鱼塘我都看过了,没什么大问题,咱们就把尾款给结了吧!”
王波当然不会反对,于是很快就收到了全部的尾款。这也让他对江源这个客户非常满意,要是每个甲方付钱都像江源这么痛快,那生意可就要好做多啦!
收到钱的王波喜滋滋地回去了,临走前也不忘向江源表示,以后万一鱼塘出了什么问题。尽快找他处理,绝对不会收江源一分钱。
王波能有把握说出这种话,也让江源暗暗点头,看来他确实对鱼塘的工程质量很有信心,这对双方来说都是好事。
等王波走了之后,李国强就迫不及待地问江源:“小江啊,现在鱼塘是造好了,你打算养啥呢?”
来看热闹的张旭东也提醒江源:“江源,这个问题确实要好好考虑,不能随随便便就决定的。听说镇上有好几个鱼塘老板,就是因为选错了养殖的品种,今年不但赚不到钱,还会亏上一大笔,千万不能大意啊!”
李国强也点头道:“村长说得对,养殖业风险高,咱可不能因为之前都很顺利,就不把这当回事了!”
知道两人都是为自己好,江源也不生气,笑眯眯地告诉他们:“要养啥我早就想好了,就是村边河里的蝲蛄虾!”
“什么?”
“开玩笑吧!”
李国强和张旭东全都大吃一惊,都无法接受江源的这个决定。
这蝲蛄虾虽然是远近闻名的美味,而且价格也很高,但历来都是野生的,从来没听说有人成功养殖的。而且如今河里的野生蝲蛄虾越来越少,哪怕下好几串地笼,能抓到个十来只也算很不错了。而这两口鱼塘加一起超过六亩水面,上哪儿抓那么多蝲蛄虾来养呢?
在李国强和张旭东看来,江源养蝲蛄虾的决定简直就是异想天开,注定会一败涂地。
两人当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江源赔钱,立马苦口婆心地劝他打消这个念头。哪怕去养鲫鱼、草鱼之类最常见的水产,也比这注定要亏得血本无归的蝲蛄虾强啊!
可江源当初建鱼塘的时候,就想好要养蝲蛄虾的,当然不会因为别人的几句就改变主意。
等两人说完之后,江源就笑眯眯地道:“李叔、村长,养蝲蛄虾是我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你们就别劝啦。现在这玩意儿只要稍微大一点,在市场都能卖到两三百一斤,逢年过节的时候更贵。这六亩水面怎么的也能养个三五千斤蝲蛄虾吧,那可是一大笔钱啊!”
李国强皱眉道:“话是这么说没错,可要养这蝲蛄虾可不容易,没听说有人成功过,这点你可得考虑进去!”
张旭东也点头道:“老李说得没错,而且现在市面上根本就没买蝲蛄虾苗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