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我们说道,
洪竹请出了侯公公,
为的就是去见庆帝李承平一面,
那么他为何要如此呢?
我们话接上回。
在侯公公带着洪竹;
进入养心殿,
见到李承平之后。
侯公公立刻上前;
跪倒了下去。
“老奴,
参见陛下,
得知陛下身体不适,
老奴特地前来探望,”
侯公公跪在李承平的面前,
表达着自己;
对这位皇帝的思念。
“侯公公不必多礼,
朕只不过是偶感风寒,
不必担心,”
说着李承平便让侯公公起身,
然后看向了一旁;
跪着的洪竹。
“你就是那个,
想要让朕吃宵夜的人?”
李承平让洪竹抬起头来,
自己好看看他;
究竟是谁,
为何要费尽苦心的来见自己。
“洪竹,
参见陛下,”
在听到这句话后,
李承平稍微一愣,
洪竹这个名字;
他可是太熟悉了。
当初他跟随范闲离开了京都后,
便一直隐居在了江南,
如今为何;
回到了皇宫之中。
“洪竹?
好一个洪竹,
说吧,
回来找朕到底有什么事情?”
李承平直接背过手去;
不再看洪竹。
因为李承平并未让洪竹起身,
所以洪竹此时;
只能一直跪在地上。
而一旁的侯公公,
却只能够安静的站在一旁。
因为他只负责将洪竹带进来,
并不想去管洪竹;
要跟陛下说什么。
以及洪竹要如何处理;
现在的情况。
虽然洪竹知道李承平对自己心有不满,
但依旧不敢有任何怨气,
毕竟两人之间地位悬殊。
只好这样跪着;
对李承平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大致意思就是,
范闲早已经得知李承平会被教主软禁,
所以便安排洪竹前来。
跟李承平讨要一份手谕,
也就是让外面的军队;
能够以正当的名义,
出兵京都,捉拿教主保护圣驾。
如果没有李承平的手谕,
他们出兵京都;
也只能被扣上反贼的罪名。
很快洪竹便将自己所来的原因介绍清楚了,
目的一共有两个。
第一个是拿到手谕,
给在外的范良等人;
一个合理的出兵理由。
另外一个,
就是希望李承平在这几日中,
最好不要惹怒教主,
一切按照教主的意思来,
只有这样;
才能够保证他的安全。
“你说的意思,
朕大致也都明白了,
这个手谕没有任何问题,
但……
你们真的有能力对抗国师?
要知道现在他的手中;
已经掌控了大庆军权。”
李承平说着,
便走到了案前拿出了纸笔,
开始写起了手谕。
“这点陛下不用担心,
公爷早已经将事情;
全部安排好了,”
洪竹将所有的事情说完后,
依旧是跪在地上,
等待着李承平的发话。
不多时,
李承平便将那份手谕给写好,
然后从一旁;
拿出了玉玺盖在了上面。
玉玺并未让教主拿走,
是因为教主知道,
这东西要是真拿走了;
那就是谋逆。
跟软禁李承平;
相差还是很大的。
京都之中,并不是所有人;
都臣服这位国师。
一旦风声走漏,
整个局面恐怕会脱离他的掌控。
李承平此时正值壮年,
突然因病离世;
更会让人生疑。
先逐步的掌控自己手中的权力;
才是最重要的。
这才让李承平能够将玉玺留了下来,
没想到除了每日被教主逼迫;
给一些诏书盖上印章之外,
今日还有如此的用处。
看来他这条命,
最后,还是要交到范家的手中。
“起来吧,
朕的这封手谕就交给你了,”
李承平让一旁的侯公公,
将手谕拿给五竹,
然后对着二人挥了挥手。
“多谢陛下,
范家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洪竹在接过手谕后,
立刻小心翼翼的;
放在了怀中,
然后跟侯公公二人退了出去。
拿到手谕之后,
洪竹便匆匆拜别了侯公公。
此时他还有另外一个;
要紧的事情。
那就是将这封手谕送出京都,
交到范良的手中。
而此时正在处理进攻东夷城事情的教主,
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洪竹呢?
最近怎么没见过他?”
随着教主开口询问一旁的白虎,
白虎也是微微一愣,
然后急忙开口回应道,
“回禀教主,
这几日并未见过洪竹,”
“胡闹,
这种人为何不安排人手看着他!”
白虎刚说完;
就立刻被教主训斥了。
洪竹的叛变;
异常之处太多。
既然想要叛变,
那么为何不在被抓的时候;
立刻投诚?
“这……”
白虎被问的也一时语塞,
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教主的问题。
“废物,
养你何用,
来人,
让玄武带着人马去搜寻洪竹,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另外将京都城门处;
加强人手探查,
一旦发现洪竹的踪迹,
立刻将此人带回来,”
教主此时也感觉到隐隐不对,
洪竹怕是在谋划;
另外一件事情。
而这件事情;
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