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长久安居,那在房屋顶梁柱腐朽之前就要准备好足以替代的板材,想要部落能够得到长久发展也需要在首领衰老前培养合适的继承人。
几位首领当然明白这个道理,随着自己慢慢老去,之前那堆毛躁的小孩也已经成年,继续让他们留在身边游手好闲只会荒废掉一身才华,是时候放出去外面历练了。
而现在百姓安定,正是积累治理经验的好时候,几位首领一合计,决定按照老皇的方法把部落划分成不同板块,分给几位子女去治理,年纪大的去边疆继续开拓,年纪小的留在附近继续栽培。
曦仲他们四兄弟年纪最大,被分配到的地方也最远,他们将每人带领一个方向的队伍,帮助沿路的兄弟到达属地。
曦仲属地在郁夷负责东边方向,共工属地在交趾负责南边方向,和仲属地在昧谷负责西边方向,祝融属地在幽都负责北边方向。
这些年来见识到部落的飞速发展,身处黄金年代的他们正是雄心勃勃的时候,现在难得有一展拳脚的机会,每个人都显得兴高采烈。
没有太多眷恋,他们拿上种子挂上武器就带领愿意跟随族人往四方出发,似乎随时可以开拓出一个更繁华的盛世。
不过久居部落中央的他们哪里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如何,现实很快就让他们吃了亏。
出发不到五十里石头房屋就已经明显减少,田垄尚未被开拓到这边,在树木的遮蔽下,部落里早已消失的野兽又重新出现了身影。
继续往前走,人烟也变得稀疏起来,往往走个半天找不到一个族群,他们的规模也越来越小,大部分还是以采集和狩猎为生。
这些还在靠天吃饭的族群往往难以存得下粮食,即使想为他们提供物资,往往也有心无力。后勤出了问题,曦仲他们便只能把大部分族人留给封地在这边的兄弟。
走到这里他们的心已经开始发堵,只感觉似乎有一堵墙隔绝了两边,文明在这头,蛮荒在另一头。
他们终于发现创业的艰难,自己之前所拥有的生活并不是顺其自然就有的,而是靠着无数双手去挖掘去创造才发展成现在的样子,而现在他们近乎需要从零开始再建设这一切。
三百里过后,看到的景象便愈发萧条,慢慢地连木屋也少了,甚至出现野兽袭击,幸好他们足够警惕才没出现什么意外。
这时想找一个族群就更难了,只能跟着火塘迁移的痕迹去碰运气,不过即使能够找到同族,沟通起来也并不容易,有的甚至露出警惕的眼神,想要进行补给就更难了。
不得已,他们只能再次把剩下的大部分族人留下,只带上十来个族人轻装上路。
不过走得越远他们的意志也越坚定,没有一个人愿意半途而废,他们相信唯有将最新技术传播出去才能带领更多族人脱离苦海。
先辈摸着石头过河尚且能够将部落发展起来,现在自己还知道部落最新的技术,包裹里还有高产种子,又怎么能轻言放弃?也许再过一段时间自己的属地也能成为中心区!
有这样的心气在,他们一路披荆斩棘地前行,半个月后,路程最远的那几兄弟也终于来到自己的封地。
……
远处的火光透过破洞投射进屋内,人影随着火苗跳动,张牙舞爪如同鬼怪。
看到这场景,听取着族人汇报封地情况的曦仲有些走神。这只有在回忆儿时才偶尔会出现的画面又降临到了现实,只是这次需要扛起大旗的人变成了自己。
他需要管理的地盘并不小,甚至理论上从这边一路往东,只要他有能力开拓所有土地都归属于他。
但是摆在面前的情况是,出发前想象中的村落根本不存在,这间破房子还是自己带着族人搭建的。
来的时候看到的只有一个小火塘,旁边栖息着那么三十来个土著,就算加上跟来的族人也不超过五十人口,尽管来之前自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但是在这样的条件想要发展真的太难了。
现在别说如何继续开疆拓土,连安定下来都成问题。
这里的土著对自己这支队伍并不信任,多年没有对外交流,他们习惯对一切陌生事物都进行防备,语言也不通,简单交流也需要双方比划半天,他们身上总带着没被文明污染过的野性。
而在这种状态影响下他们的发展似乎很久以前已经陷入停滞,这里没有文字,不明四时,不通音律……
但是却出奇地异常自信,他还记得自己刚过来时,这里的土著们不断给他展示火塘,似乎想要看到他震惊的模样。
在曦仲眼里自己是过来传播文明带领他们前进的,而在土著眼里自己更像是迷路的小股部队,离群后流浪到这边央求他们进行收留……
不过只要还有火塘存在,曦仲还是对未来充满着信心,他记得老皇说过,火塘是人族团结的象征。只要火塘还在燃烧,也许不久之后两支队伍很快便可以亲如一家。
胡思乱想了许久,曦仲终于回过神来,他看着面前一路陪伴自己过来的族人,不禁好奇地问道:“典,部落里面已经不愁吃喝,你本来可以在家过舒适的生活,为什么要跟着过来这边吃苦?”
曦仲的话让典感到疑惑,不过他还是笑了笑回答说:“我本来只是孤儿,甚至差点饿死,全靠族人接济才勉强活下去,现在这里并不会比以前更差,而且总得有人去开拓。”
“是啊,总得有人去开拓,但是我从未想过这条路那么难,也未曾想过部落发展需要考虑那么多东西。”打开了话题后曦仲也愿意袒露心扉,感慨道:“只有离开了部落中心才明白先辈的伟大,我不过是靠着他们的恩泽才能在这勉强立足。”
“部落里谁又不是依靠他们才有现在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