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之后,上海浦东机场,一个戴着帽子、眼镜,一副商务打扮的男士风尘仆仆的走到贵宾室候机厅门口,为了确保滴水不漏,我们甚至为两位演员都买了真的头等舱机票。
一位穿着时髦的女士正在贵宾室门口打着电话,男士拿着行李箱一路疾行,走到女士边上的时候,不小心碰掉了女士的手机。
争吵从此开始,视频画面也从争吵这段切入,非常晃,明显是偷拍的感觉。
女士吵架的声音很大,说自己的水果手机是最近刚买的,怎么一买就被人碰坏了,要求这个男士赔偿五万块钱。
男士虽然道了歉,但是对关于这个价格,水果女可谓狮子大开口,她还特别强调是在国外买的,是上市才几天的新品,国内还买不到。
于是,争吵升级,水果女看到了男士手上的国产优力手机,大声说道,“你一个用国产手机的,什么手机品牌都不知道的,你上什么飞机,爱去哪去哪。”
国产手机男显然也生气了,“拿国产手机怎么了,你不就是一个水果手机吗?国产手机怎么了?”
水果女说出了我们设计的,最经典的台词,“国产手机就是不能上飞机,国产手机来什么贵宾室”。
偷拍的画外音强调了这句话,“卧槽,这个要火了,国产手机不能上飞机。”
水果女继续发飙,一把将国产手机男的手机拍掉了。偷拍的视频镜头追着被扔掉的国产手机,画面放大,男声不断要求视频放大,拍视频的女声说“已经最大了。”
男声画外音说,“好像是优力啊,和我用的一样。”
正要确认的时候,水果女看到了正在偷拍视频的人,跑过来说,“你们拍什么拍?”
“好好好,不好意思。”男声画外音说出这句话,视频就到此结束了。
当天,这个视频在微博首发,爆红网络。尹娜打来电话跟我说,太火了,她都没想到有这么火,“国产手机不能上飞机”成了当下最红的网络流行语。
但是我有点担忧,按照剧本,画外音男声应该是“这是华兴还是优力手机?”那一年的华兴和优力手机,长的很像,这么远的距离其实是很难分辨出品牌的。华兴的市场占有率此时又高于优力很多,首先谈及华兴才是最合理的。
至于最终的品牌确认,其实我们根本不需要担心,只要是视频能火,自然有一堆的数码极客会来辨认。
接踵而来的新闻和网络传播太火爆了,我们也无暇顾及这个纰漏。全国20多个卫视对这个新闻进行了报道,说这个事件“爆红网络”,纸媒、自媒体的报道和讨论更是不计其数。
第二天,事件继续发酵,百度的搜索,“国产手机不能上飞机”竟然达到了400万,连优力都成了搜索热词。有一个小有名气的说唱歌手还连夜发了一首歌《国产手机不能上飞机》,点击量非常高。
一堆的互联网公司也赶紧过来蹭热度,连的的打车都发了声明,欢迎国产手机打车。我的朋友圈里,很多以前和优力没什么关系的朋友也都转发了这个事件的报道,大多都是讽刺水果女的,说国产手机凭什么不能上飞机,说国产手机男反击的对。
“国产手机不能上飞机”此时已经成为了2015年最火爆的网络事件,甚至已经超出了我们可控的范围,不仅是网民热烈讨论,大量的网络媒体、纸媒、广播、电视媒体也纷纷进入,形成热议。
此时负面也出现了,有人质疑这是国产手机品牌的网络炒作。上蹿下跳最狠的是小豆手机的公关总监,说这百分百是优力的网络炒作,并且骂我们道,“这是无良炒作”。
第三天,事件还在发酵,有人扒出了之前虹桥机场招聘演员的微博,说这是一出自导自演的戏。尹娜赶忙去控评,也通过不少微博大号进行舆论引导,指责这是来“认领”的行为,明明事件发生在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有什么关系。
尹娜又联系上海本地大媒体《沪江早报》,发了《国产手机不能上飞机,是营销?》的平面大稿,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剖析,也对贵宾室当天的服务员进行了采访,服务员证实了确实有人在吵架,并且说,不像是演的之类的话。当然,《沪江早报》的采访记者本来就是尹娜的好朋友。
晚上八点多,我又让尹娜发来这两天的媒体监测报告,之前我也让于杰做了媒体评估,好坏都有,但是大多数是指责水果女的,但是也有两成左右的信息质疑优力进行公关炒作。
我仔细看了尹娜的媒体监测报告:
各个平台对于该事件的正面、中立评论或报道比例较多,占到绝大部分,78.34%;负面信息较少,最高比例31.23%,在微博平台。
最少的为视频平台15.23%表示该事件负面炒作;
整体网络舆情监测而言,57.49%的报道评论正面讨论该事件或者优力;20.85%的报道和评论是中立位置;只有21.66%报道评论是说优力炒作营销。
虽然我还是有担心,但是总的来说,指责我们炒作的新闻还是少数。
我看完监测报告之后,又告诉尹娜,明天,上几个重磅的纸媒,来为事件盖棺论定,并且把话题引申到国产手机质量、品牌崛起等正面话题上。不用刻意提优力,把优力、华兴列在一起,都归属为崛起的国产手机品牌就行。
于杰还没下班,跑来办公室跟我讲,这事好像还是有点风险,网络炒作已经超过我们能控制的范围,虽然声量很大,但是负面也不少,我们要不要想点办法让它冷下来。
“炒作嘛,肯定是越火越好,但是这件事情确实搞得太大,连小豆的公关部都被我们引蛇出洞了。”我道,“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