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回到罗贯中一行人深入敌营的那天晚上。
张辽、贾诩得到“天书”后,面上没有显露出丝毫异样,却一直在暗中注意这位叫“坚”的将军。
或者说,等待他的出现。
十一路诸侯联合讨董的消息传来时,他们是莫名兴奋的。
那位所谓的“天将”会在这群人当中吗?
可紧接着,徐荣大败孙坚的战报传来,他们心中是说不出的失望。
看来,这所谓“天书”是在胡说八道啊。
而事态却再次反转了。
孙坚军在初次战败后变得所向披靡,一路胜利高歌,竟然真的赶走董卓,收复了洛阳城。
“今有天将坚出世驱董贼而复汉都,有缘者自可辅之而承天运。”
按照天书的意思,他们可以确定,破虏将军孙坚便是所谓的天将“坚”。
那么接下来,便是成为“有缘者”,辅佐孙坚,继承天命来...
咳咳,扯远了。
人的心理在经历这样过山车似的奇妙历程后变得奇怪,等张辽回过神来的时候,他已经收拾好包袱,在出发投奔孙坚的路上了。
结果你猜他在路上遇见了谁?
贾诩!
他俩不管怎么说也算是同事,意外在荒郊野岭遇见对方的时候,都十分尴尬。
张辽有些心虚地打招呼:“哈哈哈,文和兄也在这里...郊游啊!”
贾诩心中狐疑,面上确实不显,只是淡淡行礼:“文远,幸会。”
然后两个心怀鬼胎的家伙便挥手告辞,各自朝反方向离去了。
不过一个时辰,这俩货又遇上了。
张辽更尴尬了:“哈哈哈,文和,这座山,挺秃哈,就是不遮挡视线,我也喜欢来这里看风景。”
贾诩点点头:“正是。”
再次告别,半个时辰后,他俩双遇上了。
第五次偶遇之后,就连贾诩脸上都挂不住了。
这啥啊?
想投个敌就这么难吗?
不过此时二人都大致猜到了对方的动机。
对面这个冠冕堂皇的家伙,很可能和自己一样是去投奔孙坚的,只是大家都不好意思说出来罢了。
想到这一层,他俩干脆一块走,追随孙坚的脚步。
张辽觉得,他旁边这个冷冰冰的家伙很吓人。
在贾诩的目光注视下,有种没穿衣服的震颤。
终于,张辽没忍住捅破了窗户纸:“文和兄走这条路,莫非也是想一睹破虏将军的尊荣?”
得了,干脆不演了。
当这俩货互相坦白了底细,拿出各自手中的“天书”之后,顿时有种敌占区遇见友军的激动。
自己人啊?
早说不就行了!
看见贾诩手中的透明“天书”,张辽瞬间放下戒备,叭叭叭地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
当然,二人都很疑惑,这“天书”背后的那个人,到底想做什么?
Ta是给很多人都分发了预言,还是单单只有自己二人?
如果只有他们二人,那为什么是他们?
漱玉:喵喵喵?因为我很喜欢他们两个~
这样一直追随着车辙痕迹,终于见到了孙坚部众的身影。
“文和兄,前面就是破虏将军的部众了!”张辽激动地就要加快速度去找孙坚,却被贾诩拉住衣袖。
“怎么了吗,文和兄?”张辽扭过头来疑惑问道。
“文远,我们排练一下。”贾诩淡淡道。
“啥?”
他是一个谨慎的人,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力求做到最好,此时自然也想要留给孙将军一个好印象。
于是,和孙坚部众隔了一座小山丘的地方,有两个神奇的人反反复复地念叨:
“莽夫张辽...”
“草民贾诩...”
“拜见破虏将军。”
贾诩直摇头:“不行,文远,吐字在铿锵有力的同时,要兼顾清明淡然,才会显出我们绝非凡才。”
“再来。”
“莽夫/草民愿追随将军,鞍前马后、执鞭坠镫。”
贾诩像对待小朋友一样耐心教导:“文远,你的声音要响亮些,不能因为和我一起念就说得没有信心。”
“再来。”
张辽欲哭无泪:一个自我介绍,至于吗?
这样,两个人不知道彩排了多少次,才有了在孙坚面前的完美表演。
马车内,孙坚、罗贯中、张辽、贾诩相谈甚欢。
几句交谈之间,孙坚非常确定,张辽和贾诩绝对是旷世奇才。
能得到这样的人才,真是人生大幸!
不过幸福来得太突然。
他实在没想明白,这样两位盖世英才为什么忽然跑来找自己?
果然还是自己太厉害了啊!哈哈哈!
孙坚双手举起酒杯:“坚便以此觞酒,敬过二位!”
众人纷纷举杯共饮。
“不知破虏将军此去有何打算啊?”张辽笑问。
“坚有妻子寄居于舒城,此时战事暂缓,当先去与妻儿团聚。”孙坚说这话的时候,眼中满是温和与慈爱。
罗贯中浑身一个哆嗦。
他已经可以预想到了,漱玉肯定已经准备好了一堆玻璃板,写着什么“承运而代刘者孙氏”之类的鬼话,等着他们往坑里跳。
别跳啊!这是天坑!
还有就是这个情节,带张辽去见年幼的孙权?
怎么想怎么奇怪啊!
等孙权要哭的时候,跟他说:“再哭张辽就要来了”。
小儿止啼术吗?
孙权的好日子怕不是要到头了。
不行,好奇怪啊!
罗贯中默默回到马背上,吹着夜里的凉风,在心中给孙权点了一炷香。
兄弟,一路走好。
行至治所阳城之时,孙坚一行人却看见兵士四散,混乱不堪。
仔细一问才知道,自己攻打董卓未归之时,袁术改派了周昂为豫州刺史。
孙坚仰天长叹,泪湿衣襟:“我们同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