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遇》低调开拍之时,第22届上影节也是隆重开幕。
每年6月召开的、带着暑气氤氲的上影节都是电影界一个火爆的大Patty,可今年相比以往要惨淡得多。
过去的一年王常田是一语成谶,上千家影视公司倒闭,行业洗牌、热钱撤离、大剧开机数量锐减、曾经的头部公司遭遇危机,让上影节的氛围都受到了整体宏观环境的影响,出现了一些调整的趋势。
以往的“夜上海,大片单”在这一届上影节就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今年,中国传统民营影视公司中的华宜、光线和乐视影业都未正式发布片单。另外,作为互联网企业的阿狸也未公布片单,只是宣布了所谓“锦橙合制计划”。
不说别人,铭明在今年上影节上的片单数量和质量也下降的十分明显。除了即将在各个档期上映的电影和已经开机的影片外,还在筹备中的新片却有点少了,甚至在片单上出现了用剧集来“滥竽充数”的现象。
要知道,以往的“铭明之夜”新片都有十几部,也不像其它影视公司公布剧集计划,今年却一反常态,这是龙头也遭遇寒冬了吗?
当然,片单上除了剧集之外,另一个增多的就是动画电影。
而铭明这样的片单出炉,免不了被人议论。
“近一年来中国影视市场进入到一个相对调整期,在这样的时刻反而更加凸显优质内容的重要性,内容为王的理念,是能够带领中国电影市场穿越重重不确定性的关键力量。”
“我们铭明更是深谙这个道理,多种类型不同体量的电影作品将在今年集中爆发,以彰显铭明的的内容战略与前瞻布局。”
“另外,铭明集团是一个集院线终端平台、传媒营销平台、影视IP平台、线上业务平台、影游互动平台为一体的五大业务平台,实现了上下游全产业链的贯穿和打通。往后,公司会持续以内容为核心,人才为根本,延展创新为驱动,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崛起砥砺前行。”
在“铭明之夜”上,谢芸也是长篇大论说了一大堆,开始务虚起来,这跟以往公司的作风多少有点格格不入。
以前,铭明是只做不说,直接用片单用内容说话,傲娇得很。
现在,片单少了,高大上的名词多了,震天响的口号也开始喊了。
“今晚片单上的影片数量虽有所减少,但请大家相信不管是老牌如张一谋导演,还是新人如贾铃导演,我们铭明的作品从不让观众失望。”
“而且除了今晚公布的影片外,‘画皮宇宙电影’、‘盗者宇宙电影’、‘唐探宇宙’全都在铭明未来的制片计划当中,甚至《三体》也会很快跟观众见面。”
回来了,熟悉的味道回来了。
谢芸后面说的这些才是媒体的最爱,在大家都说影视寒冬的时候,就希望有人能逆势而行,给行业信心,这时候信心比黄金还重要。
同时,市场也需要一大批优秀的影片将观众带进影院,所以大家都看着作为龙头的铭明,希望它能够打造出更多优秀作品,而“铭明之夜”上的片单就是一个预告。
过去的一年整个娱乐行业受到了各方面的冲击,从大到小的绝大部分公司业绩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可铭明却从不让人失望,一直能够保证对头部内容的输出。
相比起片单上的影片,这些宇宙电影和大制作才更能刺激到媒体和观众,甚至是资本市场。
电影行业注定是一场“×年后见”的生意,片单年年如走马观花,真能落地才是硬道理,也只有铭明每年都是脚踏实地,片单上的影片最终都会出现在大荧幕上。
所以谢芸既然给出了承诺,那以铭明这些年积攒的信誉,观众只需拭目以待就行。
“动画被誉为‘无烟的重工业’,有的国家,动画产业成为兼顾商业价值和文化战略的复合型强势产业。有的国家,以漫画为起点形成产业链,动漫产业已超越汽车、房地产、钢铁等传统行业,成为国家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国产动画的崛起不是一句口号,而应是动画人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呈现好作品的必然结果。铭明近些年一直保持对动画电影的重视,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而这些年我们也出品了包括《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和《白蛇:缘起》的多部让观众满意作品,而现在片单上不管是即将上映的《哪吒》还是制作当中的《姜子牙》《深海》都不会让失望。”
说都说了,那谢芸干脆就聊多一点,《哪吒》7月底就要上映了,那就顺便宣传一下,也为铭明动画定下调子。
至于,片单上出现大量剧集的问题,谢芸也就不多说了。
电视剧虽然是铭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铭明这条大船上很多人也是靠剧集吃饭,但不管是媒体还是嘉宾关注的焦点还是电影。
其实,电影公司加码剧集业务,是电影市场风险波动过高的必然选择。
这次谢芸的魔都行除了主持了“铭明之夜”外,也是代表肖铭参加了产业高峰论坛。
本次论坛以“光影七十年,共筑强国梦”为主题,邀请了国内电影人代表展开对话,回顾了中国电影在70年岁月中的成长和发展,展望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方向。
上影节的论坛上,常常能听到不少惊人之语。比如2014年于东的名言,“未来电影公司都是给BAT打工”,2018年王常田泼的冷水,“未来几千家影视公司要倒闭”,还别说,基本都成为了事实。
今年论坛结束后,谢芸也特意打电话跟肖铭聊起她听到的新观点。
在新观点中,有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那就是电影专项资金。
这次于东又提出建议,希望电影局能免征5%电影专资三年,好让电影行业内的公司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于老板是个耿直人,对于于东的观点,谢芸当场也表示了认可。
要知道5%可不是小数目,对于铭明来说,那就是近15亿啊!能拍好几部大片了。
既然于东提了这个问题,谢芸当然要大力支持。
“这个电影专资我们这些制片厂谁不盯着?以前要鼓励影院的建设与发展,这笔钱大都给了影院,现在银幕已经超6万块,都有点过剩了,这5%的专项资金就算不给片方,也应该请有关部门找到业内的专家充分论证,重新做分配。”
肖铭听后也是感慨一句,他也早就盯上这电影专资了,只是这种要触碰到利益集团的深化改革,有时候真的很难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