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都市 > 重生从北影课堂开始 > 第690章 夜上海,大片单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其实以冯晓刚的人生经历,除去长相之外,那就是一个华娱爽文男主的模板。

从小父母离异,在冯晓刚那个年代虽然说不上贫寒,但苦日子一定没少过,为了让自己拥有一技之长,冯导还专门学习了画画。

然后从美工、剧务做起,靠着贵人提携和巴结,终于有了个“雅称”——冯裤子,主要是因为冯晓刚跟随别人,像身上一条裤子,才起了这个名字,多少有点侮辱人的意思。

作为圈外人,冯晓刚奋斗了几十年,才有机会拍电影、电视剧,只是刚开始没有经验,投资了许多钱拍摄作品,没想到之后迎来的是停拍、遭禁,最后只能惨淡收场。

不过为了生存,冯导犹如一只小强再次寻找时机,终于在1997年推开了贺岁片的大门,拍摄了电影《甲方乙方》,上映之后获得了3,600万票房,成为了中国电影市场一匹黑马,只是影片却被圈内吐槽说不是电影而是段子集。

这点骂名打不倒一个从底层辛辛苦苦爬上来努力想成功的人,只会让人愈战愈勇,然后也就有了《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天下无贼》、《集结号》、《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等等。

一个又一个经典作品,出自于冯晓刚之手,也让他从当初的小马仔,逆袭成了一个知名导演。

就如同网上那句大红大紫的话一样:我奋斗了二十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这就是冯晓刚的人生写照,而他能做到跟人喝咖啡已经很了不得了,又有多少人奋斗了一辈子,连上桌的机会都没有。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冯晓刚老了,也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谁都有发秃齿豁的时候,没有必要去嘲笑曾经引领风骚的前辈,他们以前赖以成功的那一套可能不是现在的主流了,但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让一个老人跟着时代的浪潮去做出改变又是何其之难。

冯晓刚的高调发声让他成为上影节的风云人物,小钢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而圈内各个制片厂举办的电影之夜也是各领风骚。

“夜上海,大片单”是每年上影节期间几乎所有主流电影公司的经典保留节目,只是今年上影节的“片单文化”却稍稍有点遇冷。

2016年,有超过20家片方发布了超过400个项目片单,除了深耕电影市场多年的“老司机”,还有游戏类、文学类、资本类等各类新兴公司。

华灯初上,黄浦江两岸的电影故事既是电影节的独特风景,也是行业未来发展的晴雨表,2017年市场增速放缓,曾经的踌躇满志或生根发芽,或水落石出。

片单变为成绩单,考验着每一个操盘手的眼光、能力、坚持。

一个不变的游戏规则是,专注内容的创作者最终能赢得市场的青睐。

今年高调发布片单的小公司少了,那些以持续制片能力为行业提供支撑的大企业虽然还在,但也倡导起“重创作、轻发布”的风格。

这样一来,神乎其神的项目少了,深耕内容、希望通过故事吸引和抓住观众重新成为项目操盘者们的共识;追求快进快出,利用IP干一票就走的玩家也少了。

上影集团发布了包括《我是医生》、《邹碧华》等主旋律影片在内的18个不同题材和类型的电影项目;腾迅影业也是有条不紊的发布了《一代妖精》《绝世高手》等4部影片;华宜公布的电影项目中,最值得期待的,无疑是冯晓刚的《芳华》和管唬导演的《八佰》;伯纳一直保持着对重工业电影的关注和投入,于东更是豪言《杀破狼之贪狼》和《建军大业》等影片在暑假档票房将超过20亿。

国内影视公司早就进入“一超多强”的局面,“片单大战”中最受瞩目的当然是“铭明电影之夜”。

《看不见的客人》、《战狼2》、《印囧》、《红海行动》、《羞羞的铁拳》和《星际穿越》等即将在征战各个档期的电影不说,《超时空同居》、《无名之辈》、《中国药神》、《港岛行2》、《调音师》和《魔女》等等十余部新片出现在片单上。

另外,还有备受关注的《捉妖记2》《画皮5》《唐探2》和《盗贼3》等多部影片。

相比起“豪强”们的小家子气,这次作为霸主的铭明却是火力全开,气势如虹。

从铭明以往言不行行必果的作风来看,没人会质疑这些项目能否如期完成,这囊括各大类型的片单只会让观众充满期待。

其实不止观众期待,圈内无数演员也希望能够参与一下,特别是年轻的艺人们。

从去年暑假档后掀起的批判小鲜肉的浪潮开始,现在的形势对于那些流量们越来越不友好了,今年上影节的论坛上,导演们又把流量小鲜肉们拉出来吐槽一番,甚至被冠以“塑料花”的称号。

而且影市在经过去年的低迷后,开始去泡沫调结构,影视产业发展逐渐回归常态,趋向循序渐进、健康、理性、平稳的发展模式。

这时资本不是万能的,尤其是靠自带流量明星、靠大小IP的投机金融资本,不是电影产业的核心资源,电影产业的核心资源和竞争力,依然是内容、创意和专业人才。

毫无疑问,铭明是圈内掌握核心资源最多的影视公司,看到那一长溜的主流电影片单,年轻的艺人们表示他们愿意降低片酬、愿意好好演戏,只求能给个机会。

和去年相比,第20届上影节的“资本味”淡了许多,“IP项目”少了很多,“新片计划”也低调了许多(铭明除外)。

电影节的焦点从资本回到了电影创作本身,“电影制造之工匠精神”、“破译华语电影新机遇”、“叫好又叫座的电影是怎样炼成的”等主题论坛分别在各大会场举行。

优秀的中外佳片、强大明星阵容、新鲜的观点言论、有趣场外花边,让这次电影节既承载了二十再光影岁月的历史厚重感,又不乏时尚多元的丰富趣味。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