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前交流这个环节少不了爆料一些电影的幕后趣事。
“《火星救援》的拍摄都是两年前的事情,现在想想那时候在红崖的经历,都不堪回首啊!三四十度的高温,人站在外面都感觉要被烤熟了,我们还要穿上四五十斤的宇航服,铁打的身子的扛不住。”
刘叶说起那一段,现在都心有余悸。
“我们几个还算好的了,特别是兵兵和小畅,拍摄的时候我们都担心她们会中暑挺不过来,最后她们俩除了皮肤黑了,其它一切都还好。”
“军哥你怎么说话的?对于我们来说皮肤黑了就是最大的噩梦,怎么能叫还好呢?”
“哈哈哈!”
李兵兵很不“满意”胡君的说法,于是吐槽道,这引起台下嘉宾阵阵大笑。
女明星最看重就是身材和颜值,黑了确实是最大的问题。
“我记得七夕的时候一菲来探班,看到导演,第一时间都不敢认,因为那时候导演黑成了另一个人。”
看来对于“黑”这个东西,李兵兵是记忆犹新啊!
“兵兵说的这个我们这里好像有当初肖导的照片,大家要不要看?”
作为《火星救援》的主持人,刘仪韦也很是会带动气氛,这话一出,台下直接是纷纷喊“要”。
“肖导您觉得呢?毕竟这多少有点侵害到您的肖像权。”
肖铭当然是连连摆手表示拒绝啊!
“不好意思!少数服从多数,您只有一票,还没有否决权。”
刘仪韦这扎心了啊!
“哈哈哈!”
然后大荧幕上出现了肖铭穿个背心,戴个草帽,全身黝黑,坐在摄影机前的照片。
这照片一出,现场的笑声更欢了。
“一菲!肖导这形象真不怪你不敢认,相信在场的众人都认不出来。”
刘仪韦继续补刀,镜头切换到台下的刘一菲时,小姐姐也是疯狂点头。
接下来当然少不了演员们对肖铭这个导演的吐槽。
“说起来,我们吃这个苦,都应该怪佟局和喇局,就是两位局长说在国产电影中,少了硬核科幻这个类型,希望我能拍一部属于我们自己的国产科幻片,然后也就有了《火星救援》,有了大家伙的苦难,这个责您二位得担着。”
肖铭在台上是直接把“矛头”对准台下的两位大佬。
当然这个不是责难,是功劳。
佟刚倒是没什么,但对于喇培慷来说这就是人情。
喇局新上任中影,《火星救援》说到底是当初韩董留下来的项目,虽说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这功劳拿得多少会被人说闲话,现在肖铭这么一说,那就名正言顺了。
喇董在台下双手合十,表示这波怪他,当然肖铭的人情他也记住了。
“肖导!您觉得《火星救援》在这个暑假预计能拿多少票房?”
最后,主持人让肖铭做起了预测。
“当时发布会时我大意了,现在想来30亿确实有点多,但我这人有个不好的个性,那就是死性不改,当然,相信观众会支持我的。”
靠!这个性很招人喜欢啊!
30亿多少有点唬人,不过首映礼上放卫星是常有的事。
映前采访结束后,就是电影开始放映的时候,剧院的灯光暗下去,大荧幕亮了起来。
开头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荒凉孤寂的橙红色荒漠,这就是火星。
科考队员们一开始还能轻松惬意的工作,但好景不长,很快风暴来袭,队员们必须撤离火星,在撤离的过程中,主角马柯被一块飞行器上的碎片击中,被认为已经死亡,剩余的五名宇航员无法找到他的生命迹象,不得不放弃搜索,启程返回地球。
然而,马柯并没有死亡,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被遗弃在了荒凉的火星上,身上的生命保障系统几乎没有剩余能量,他必须想方设法生存下去。
短短十分钟,就交代了整个影片的设定——“我特么的完蛋了”,这句主角的台词完美的阐释了故事的设定。
接下来整个影片的脉络已经清晰了,主角要活下去,核心冲突就成了生存与死亡,而故事独特性就是主角可能成为第一个死在火星上的人。
影片继续,马柯对着镜头说了一下自己的遭遇,用摄影机纪录下目前的处境。
然后很快整个画风突变,为了生存,马柯正式启动单人版“殖民”火星计划——一切从种土豆开始。
当然,想要殖民火星,想要种田,就离不开土壤和水。
马柯于是开始做肥料,出门捡大便,回来霍大便,撒入地球土壤补充细菌。
为了得到水,马柯倒是费了好一番功夫。
最后,皇天不负有心人,火星上长出了土豆幼苗。
而这时地球的航天局也发现了火星上有人活动的迹象,基本确定了马柯还活着。
当然这里没有什么可隐瞒的,航天局立马组织人手开始积极筹备救援行动,不抛弃、不放弃才是我们的坚持。
漫长的等待和生存中,在火星上的马柯也开始积极寻找跟地球联系的方法,最后他使用火星探测器上的摄像头,拼凑成了一个大型信息牌,成功向地球发出求救信号,也让航天局正式确定马柯真的活着。
而这时马柯在火星也出现了意外,一次故障毁了马柯的土豆棚,生存条件急转直下。
观众看到这里发出阵阵惊呼,为马柯的命运担忧起来。
营救计划必须加快了,航天局使用一艘特殊的太空船,准备尽快将食物、水和新的设备送往火星,只是因为时间太赶导致发射失败。
困难一个个接踵而至,而身处火星的马柯却一直保持乐观的心态,他的这种精神很是感染了现场的观众。
大家为马柯揪心的同时,也不时为他的“逗比”行为发出一声声会心的哄笑。
电影的高潮出现在最后的救援行动上,那完美的体现了《火星救援》的主题:如何解决问题。
问题——方案——风险——校正方案——实施。
实施后发现新问题,再重启上述逻辑循环,直至问题全部解决。
电影最后以马柯为预备航天员上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