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现代言情 > 开局被卖,我带空间种田致富 > 第72章 你要是犯傻,那就别认我这个女儿了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宋梨闹得这一出,倒是将所有人都逗笑了。

宋宁从地上将宋梨一把捞起来,抱在怀里,对着苏氏说道:“娘,你快收拾行李,咱们要快点离开这里,这里不安全,刚才跑掉了一个人,我怕对方会回去通风报信,这里已经被土匪窝占据了,黑风寨的人随时会来,咱们必须马上走。”

她来不及解释太多,也只能趁着苏氏收拾东西的空隙简单的说几句。

在听到这里早就已经被土匪占据,苏氏浑身抖得不成样子,还是宋珩主动上前帮忙,几人这才快速的将所有的行李都收拾好。

趁着寂静无人,宋宁一行人悄无声息的离开。

宋宁走的匆忙,并没有来得及检查地上躺倒的男人是否全部咽气。

而那个瞎了一只眼睛的男人则是一直到宋宁离开后,这才挣开了另外一只完好无损的眼睛。

只是那仅剩的眼睛里,满是对宋宁几人的怨毒和仇恨。

直到天色露白。

宋宁几人赶路的脚步才逐渐慢了下来。

越是靠近丰州,宋宁越是能看出在这苍启南北之间的巨大差距。

这里的地理气候和华夏差不过,都是南北分布。

南边临近南疆,北边临近西戎。

中间还一直夹着一个虎视眈眈的大周。

虽说两边疆域的边陲小国不足为虑。

可随着近几年的“互市”南疆靠着独特的美玉和美人,经过和各国的贸易,很快的积累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眼瞅着就要有三国鼎立的架势。

另外三国可不会就这么眼睁睁的等着南疆真的壮大起来。

这几年明枪暗箭、大仗小仗也确实没有少打。

西戎就像个搅屎棍子一样,在这里,东插一脚,西窜一下。

毕竟要是南疆真的强大起来,先不说苍启和大周会怎么应对。

只怕是第一个被攻打的就是西戎。

毕竟西戎虽然小,却矿产丰富。

那著名的乌金石,便是出自西戎。

苍启国每年冶炼兵器,用的矿铁,有一半都是从西戎进口而来。

不过好在,这些事情和宋宁都没有什么多大的关系。

有多大的脑袋带多大的帽子。

宋宁现在只想着早点到丰州,购置好田产宅子,在开几间小铺子。

这小日子,越想越有盼头。

看着宋宁明显高昂的情绪,苏氏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目视远方,一脸的向往。

“经历了这么多的困难,总算是要到了。”

宋珩应和道:“对啊,不知不觉,咱们都已经离家三月了。”

宋梨趴在苏氏的背上,睡的一塌糊涂,浑然不知道,她们即将迎来新的篇章。

苏氏忍了又忍,像是憋着一肚子,可看着宋宁又有些不敢开口。

宋宁不解,询问着苏氏:“娘,你是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你说就行。”

苏氏这才支支吾吾的开口:“阿宁,你说你阿奶她们.......要是咱们之后遇到,能不能........”

她话说到一半,便被宋宁凌厉的眼神吓的咽回了肚子里。

“你还记得那一家子是如何商量着要把我卖掉的吗?”

苏氏不敢直视宋宁的眼睛,她自己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

但是善良过头的人似乎就是这样,过的不幸的时候,提起那些给与苦难的人,总是忍不住的怨恨。

可一旦生活稍微有了改善,便觉曾经受过的苦,好像也不算什么了。

宋宁接着逼问:“那你还记得,那一家人把我们赶走时,连一粒米都没有给过我们吗!”

要不是宋大海早有先见之明,在出发前,就将他们一家的户籍另迁了出来,一直交给苏氏贴身保管,只怕他们现在一行人都变成了没有身份证明的黑户。

可尽管都这样了,苏氏心里居然还在惦记着那一家人。

逃荒之路本就艰难万险,且不说他们之间并没有事先通过气,那一家人来不来的到丰州都要另说。

就算是真的遇到了宋家人,宋宁也绝不会在和对方有丝毫的瓜葛。

毕竟,有些事情,就算苏氏能过去,可宋宁过不去。

因为她早已不是曾经的那个“宋宁”。

那一家子人都是害死原主的凶手,宋宁又凭什么替别人原谅。

..........

在宋宁的轮番质问下,苏氏也终于招架不住。

“我就是觉得你爹走了......我们作为你爹的妻子和儿女是不是该替你爹尽孝啊。”苏氏嗫嚅着声音道。

这时,还没等宋宁开始,宋珩直接冲了出来,大声喊道。

“我爹才不是那个恶毒的老太婆的儿子!”宋珩像是委屈了很久,终于找到了一个发泄口,抽抽噎噎的说道:“二叔回来那天,我在石头后面亲耳听到的,阿奶说,幸好死的是爹不是二叔,说二叔死了让她怎么活,还说爹替二叔死了,也算是报恩了!”

宋珩说完,像是终于将心中的重担彻底的放下,再也不用端着少年老成的架子。

终于能放肆的大哭起来。

苏氏听到这话,一时有些六神无主。

“你......你这孩子......你可别胡说,你爹怎么可能不是你爷奶的孩子呢,大海......大海要不是他们的孩子,会是谁的孩子呢?”

苏氏一时有些受不住,失神呢喃。

宋宁看着这一家子,哭的哭,楞的楞,一时也有些无语。

对于宋珩说的话,她倒是有几分相信的。

古代人注重长幼有序。

一般人家的长子,若是得了大出息,恨不得一家子供养起来。

就像是曾经的宋才。

身为二房的长子,就是靠着整个宋家的供养才出得起束脩。

就算当年的宋老太在怎么溺爱幼子,也不应该断了宋大海的学业。

现在想想,如果宋大海并不是宋老太亲生的,那么这一切的苛责就完全能解释的通了。

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亲生的自然是要偏颇的。

可苏氏却迟迟不肯相信。

宋宁也懒得和她掰扯。

第一次冷着脸,语气严肃道:“娘,咱们丑话说在前头,既然当初分了家,我们和宋家二老还有二房之间便没有半毛钱干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