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老将和士族出身的将领不服管教,陆逊毫不留情地以军纪处置。
这一日,有斥候来报:“将军,蜀军将营地搬到了空旷的平地,四周皆无依靠。”
吴军众将闻言,皆大喜过望。
“将军,营地四周空旷,可以从四面八方发动攻击,让蜀军难以抵挡,此乃蜀军取死之道也。”
“将军,下令出击吧,等他们反应过来就晚了。"
“是啊将军,下令进攻吧。”
早已等不及的吴军众将,纷纷请战。
陆逊却并未立即答应,而是亲自去查看了一下蜀军营地,以及周围的地势,说道:
“此乃刘备的诱兵之计也,在营地左侧数里之外有一山谷,吾断定那山谷中必有伏兵。
一旦我们去袭击蜀军营地,必将被府兵切断后路,让我们进退不得,必败无疑。”
见陆逊依旧拒绝出战,众将都叹息不止。
没过多久,又有斥候来报:“将军,有近万蜀军从山谷中陆续撤了出来。”
众将闻言,皆大惊失色,这才相信了陆逊的判断。
此后,双方依旧僵持,半年之后,蜀军军心疲惫,锐气尽失。
加上蜀军深入吴国腹地,连绵数百里山川连营扎寨,战线太长,补给运送困难。
六月,天气变得炎热,陆逊开始反攻。
他先试探性地攻击了蜀军一处营地,失败而归,但他不忧反喜,因为在攻打营地之时,他已经根据蜀军营地的位置和形势,想出了灭敌之法。
回到营地后,重振旗鼓,开始正式反攻。
他命将士们手持火把干草,选择一处营地,以火袭营,将其一举攻破,随后带领大军趁势发起进攻,逼迫刘备大军向西撤退,又命朱然和孙桓从夷道出城杀敌,诛杀蜀将张南。
随后,陆逊下令封锁江水,让孙桓继续镇守夷道,将蜀军分隔开来,逐个击破。
陆逊继续让人用火攻袭营,烧毁了蜀军四十余座营寨,蜀军损兵折将,死伤极其惨重。
刘备败退,据守马鞍山。陆逊集中兵力,从四面八方围攻,很快便将蜀军击溃,歼灭数万余人。
刘备趁夜突出重围,后卫将军傅彤战死。刘备逃奔秭归,令在险道上焚烧铙铠,以阻塞吴追兵道路。蜀汉军“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可见蜀汉军损失之大,失败之惨。
直到此时,吴军众将对陆逊才彻底服气,敬佩不已。
孙权听闻之后,问陆逊道:“诸将不服约束,你当时为何不上告?”
陆逊道:“吾受主公知遇之恩,方可得到远超过自己实际能力的重任。
这些将领有的是陛下亲信,有的是我吴国勇将,有的是吴国功臣,皆是我吴国要依之共创大业之人。
吾虽愚笨懦弱,却也知蔺相如谦虚居下之道,如此方能成就国之大事,不负陛下之期望。”
孙权闻言,大为称赞,封陆逊为辅国将军,荆州牧,不久后又改为江陵侯。
看到这,天下之人皆震惊了。
“这,太可怕了,整个江水中都漂浮着蜀军尸体,那场景太悲壮了抬。”
“火烧连营数百里,何等的威风壮观。”
“陆伯言这个天下第四的谋士,实至名归啊。”
安喜县,刘备见到未来的自己败得如此凄惨,眉宇间的愁意又多了几倍。
“唉!苦无超级谋士,才至此惨败啊。”
他仰天长叹,同时心中祈祷,希望前三谋士中,能有自己麾下一个名额。若是天下前十的谋士一个都没有,他还打什么,直接投降算了。
徐庶,庞统,法正等在未来属于蜀国的谋士见状,皆深深地皱起了眉头。
“陆逊么?我若不死(不走),怎会让你如此践踏我蜀国将士?”
在他们的人生演化中,是属于蜀国谋士,对蜀国自然有一种潜藏的归属感。
见到此情形,心中都生出一种莫名的悲痛和不甘。
这时,秦天的声音再次响起。
“刘备夷陵之战大败,退回白帝城,吴将徐盛,潘璋等人皆给孙权上书,建议趁机进攻蜀国,一举灭掉刘备,永绝后患。
孙权迟疑不定,询问陆逊的建议。”
画面中,只见陆逊作揖道:“陛下,魏国在北方厉兵秣马,早就觊觎我江东富饶之地,必定会趁着我们和蜀国交战之时南下。
此时,我们应该趁着魏国大军还未南下之时,休养生息,养精蓄锐备战。
如此才能在魏国大军南下之时,不仓促应战。”
孙权听从了陆逊的建议,驳回了徐盛等诸将攻打蜀国的请求。
不久后,魏国大军果然兵临东吴,索性孙权听从陆逊的建议,早有准备,让魏军无功而返。
而听到魏国进犯东吴,刘备给陆逊写了封信,威胁道:“曹军已抵达江陵,我也准备率领蜀军东征,将军可还能一战?”
陆逊回信说:“蜀王恐怕旧伤还没有愈合,没有时间出兵吧?
至此机会,蜀王应该与我主修好,缔结联盟才对。
如若再率蜀军来犯,我定让蜀军将士无一生还。”
看到这,众人想到了贾诩的人生演化。
“如果没记错的话,之前贾诩的人生演化中,劝过曹丕不要讨伐吴国,应该继续休养生息,厉兵秣马?”
“哈哈,曹丕不听贾诩之言,非要去打东吴,结果大败而归。”
“若听贾诩之言,陆逊的光芒或许就要降低一些了。”
陈留郡,曹操叹道:“贾诩和陆逊都想到了同样的一点,只可惜孙权听从了陆逊的建议,而丕儿未听贾诩的建议。”
安喜县,刘备见状,只是叹息,眉宇间愁色更浓。
别人的谋士越优秀,他就会忍不住对自己的未来越加担忧和着急。
长沙郡,孙坚看着孙策和孙权,叮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