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考虑到不少同学要提前走,所以就提前组织拍毕业照,拍照那天,班上女生都化了淡妆,一个个格外美丽。
倪芯站在第二排,宋钧站在最后一排,随着摄像机的定格,高中生涯大部分落下了帷幕。
班上同学都不停的拍照,想要记录自己的青春,倪芯和黄琳周让他们也拍了一些照片。
“钧哥,来一张。”张毅拿着照相机。
宋钧点头:“行。”
“你们愣着干嘛,都来啊。”张毅转过身对着黄琳几人说道。
“来了。”黄琳还拉着倪芯。
然后就是周让和宋钧站后面,三个女生站前面。
拍完毕业照的第二天,宋钧穿的是便装,背了一个单肩包,手里还拿了A5大小的纸,特别精致,全部发给了班上的同学。
倪芯看着桌上的纸,特别简约上面只有需要填姓名和联系方式,还有想对他说的话,倪芯掏出笔一笔一划的写着。
写完之后,倪芯离开座位见宋钧人不在包却在,于是默默的把纸放在了他的桌子上,然后想到什么又走到座位上,从桌箱里掏出了两个小盒子,一个祈福过的手串,一个是手表,倪芯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拉开拉链放了进去。
果然那天之后宋钧就离校了,倪芯也没有再见到宋钧。
因为本校是一个考点,倪芯她们是住在学校,在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星期,学校就进入全封闭模式,家长们也开始担心了,担心孩子营养跟不上,担心孩子压力大睡不好觉,给苏岭打了不少电话,苏岭自己也挺紧张的,但是还是要冷静下来安抚家长。
所以有不少家长送牛奶送鸡汤,倪芯爸爸只要有时间就送。
因为不能进来,倪爸就端着锅拿一次性碗筷在护栏边舀给女儿吃,周围很多家长也是这么做的。
只要倪爸来,李依依和黄琳就跟着倪芯一起来吃,倪爸还开玩笑自己又多了两个女儿。
倪爸没空的时候,就变成了黄爸黄妈来,有时李依依爸爸妈妈也会来,倪芯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了家长对孩子的特别关心。
距离高考还有三天,倪芯他们开始紧张了,但是仍然不忘继续做试卷,老师也跟着孩子们一起熬到很晚,主要是方便学生有不懂的随时提问。
倪妈在家都已经选好了考试当天要穿什么衣服,要吃什么水果,倪爸虽然不满,但是也得乖乖跟着照做。
距离考试仅剩一天,学校教室已经全部封闭,拉上了警戒线,老师把能利用的空间都利用起来了,有的班在舞蹈室继续上课,有的班在计算机房继续上课,家长们看着苏岭发的视频即有对老师的感激,也有对孩子的心疼。
高考开始的第一天,外面一大早就已经站满了家长,虽然自己的孩子不知道自己来了,但是许许多多的家长还是想陪着孩子经历这个重要的日子。
倪妈站在门外一直碎碎念念“旗开得胜,一路绿灯,一定过。”
黄爸黄妈也有点紧张,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女儿实力和水平,所以一直祈祷黄琳超常发挥。
三天的高考结束了,很多家长都手抱鲜花迎接自己的孩子,但是本校的学生今天还不能离校,所以倪爸倪妈就没来接。
倪芯走出考场的那一刻,从来没有觉得那么轻松过,很多男生都跑到教学楼把书撕了,当成一种发泄的方式,甚至还有人崩溃大哭的,也有人大喊的。
倪芯就比较安静,把自己喜欢的学科书挑了出来,不喜欢的就拿和大家一起卖了。
晚上倪芯在寝室和大家聊了很少很多,如刚上高中的胆怯,高中的快乐及难忘,最后高中的遗憾。
第二天一早,倪妈倪爸就来把倪芯的东西搬走了,倪芯手里抱了书跟室友说再见,走出校门的时候,倪芯终于意识到自己要和这段青春说再见了。
高考的结束,高三学生的暑假就开始了,倪芯在家休息了几天,然后就把带回来的书整理好,整理的时候,掉落出一个草稿本,倪芯翻了两页就看见自己画的Q版宋钧,于是又关上,封存在了纸箱,一起放的储物间。
晚上只有倪妈跟倪芯两个人坐在沙发上,倪芯正追着肥皂剧打发时间。
倪妈犹豫的开口:“芯芯,妈妈要跟你说一件事。”
倪芯眼睛盯着屏幕:“您说,。”
倪妈想了想才开口:“去年我们回去过年的时候,那个男生来找过你。”。
倪芯缓缓转过头问道:“宋钧吗?”
倪妈点头。
倪芯疑惑:“你怎么知道。”
倪妈说:“我们过年的时候去杨阿姨家吃饭,你杨阿姨跟我说的,我怕影响你就没跟你说,你杨阿姨说他来过好几次,后面就没来过了。”
倪芯点点像是想到什么,转过头对倪妈说:“妈,我进去找个东西。”
“嗯,去吧。”倪妈看着紧闭的房间门,心里有一些担心。
倪芯走进房间,赶紧把那部老手机插上电,从高考结束,倪芯就没有用那部手机,因为倪妈给自己买了一部新的,又重新办了一张电话卡,说是作为高考结束的礼物。
插上电后,倪芯又打开了文件夹,全部摊开在床上,才找到宋钧写的那张同学录,看到熟悉的字迹倪芯赶紧拿出来。
倪芯翻看着背面宋钧对自己说的话“离别不是分离,离别恰恰是一种新的起点,以后要用微笑去面对一切。”
看完又沉默的把它放好,转过头看手机充了三度电,但是倪芯迫切的想点开,想看宋钧有没有给自己发消息。
刚开机,QQ,微信,短信都弹出了“高考加油”这四个字,而且发件人都是宋钧,倪芯哭了,哭的特伤心。
之后很多天,倪芯都一直抱着手机,她打过电话,发过消息,但是都没有人回。
倪芯觉得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