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任武定侯崔冽共有三子,其中老大崔梃、老二崔檩皆是侯夫人嫡出,老三崔栋是妾室宋姨娘所出。
宋姨娘的祖父,曾是崔信军中管理粮草的师爷。天下大定后,很多兵士卸甲回乡,宋师爷也离了京城回到家乡。
宋师爷只有一个儿子,因他常年在外随军,儿子并无人说亲。宋师爷回乡后,颇是带回了一些银钱,于是重金下聘给他娶了一个秀才家的女儿为妻。
宋氏夫妇婚后颇为恩爱,第二年就生了一个女儿。
宋师爷因为有军中资历,回乡后就在县里的粮仓当了一个小吏。
宋姨娘十五岁时,县令大人贪污粮草事发,竟把宋师爷推出来顶罪。宋氏夫妇遵父命带女儿上京想求武定侯府出面伸冤。
一路跋山涉水,途中遇到劫匪,宋氏夫妇为保护女儿逃走,双双殒命。
等宋姨娘好不容易进京找到武定侯府时,祖父已到了处斩的日子,回天乏术。悲痛劳累的宋姨娘晕倒在侯府门口,被游玩归来的崔冽所遇,看她身姿窈窕便将其带进府中。
醒来后的宋姨娘无依无靠,万念俱灰,在武定侯府的照拂下做了崔冽的妾室。
紧接着就是武定侯崔信因病去世,崔冽袭爵,崔栋出生。
此时,武定侯崔冽已经厌弃了宋姨娘,转而宠幸两位扬州送过来的瘦马。
崔栋与宋姨娘被侯夫人安排在侯府后院的一个小小院落里,下人并不用心伺候,娘儿俩的月例银子及日常饮食几乎都被克扣。
崔栋五岁那年冬天被大哥崔梃诬陷撕了他写好的文章,先是被先生罚了二十个手板,又被侯夫人罚跪在雪地里两个时辰。送回小院后当天晚上就不好了,宋姨娘在雪地里哭求了一夜,侯夫人到底怕闹出人命,第二天上午请了府医过来给娘儿俩稍作诊治。
也就是这一次,给崔栋埋下了痹症的病根。
崔栋十岁时,就被停了课业,跟着府中各位管事学着打理庶务。
后来崔栋慢慢摸索出了经商之道。
崔栋十六岁时,已经将武定侯府田庄商铺的收益翻了一番,宋姨娘因儿子能干,日子也好过了很多,只是依然不得宠。她也早看清了崔冽为人,并不在此事上多费心思。宋姨娘识字,闲暇时最爱看儿子四处给她淘来的画本子。
崔栋二十岁时外出经商路上遇到了韩氏的父亲韩老先生,韩老先生屡试不中后,就在家乡当了教书先生。崔栋在他家借住时对温柔俊俏的韩氏一见倾心,回府后便报于侯夫人,要娶韩氏为妻。侯夫人见韩氏乃是小户之女,想来见识不高,易于拿捏,便也允了。
崔栋成亲一年后,韩氏依旧未诊出有孕。
府外延请的名医和府医都说时机未到,开了药给韩氏,让好好调理,等待机缘。
此时庞仲学庞大夫因受情伤所困,出门散心,已是两年未回京城。
又过了一年,庞大夫归来后,看崔栋依然膝下寂寞,便觉不该。给韩氏诊脉后,并未发现不妥,于是就给崔栋也仔细检查一番,竟发现崔栋中毒已久。
仔细查检下去,断定崔栋所中的乃是雷公藤之毒,雷公藤被当作治疗痹症的药材,混在崔栋的药汤里。此毒对身体别的危害倒不大,只是天长日久,会使男子元阳受损,导致不育。
崔栋大怒,命人暗查。原来是侯夫人见崔栋生意做的风生水起,给他安排的美貌的婢女都被拒收,便想让他绝后,待到日后挑选自己的一个庶孙过继给崔栋,已承其家业。
如此用心,实在险恶。自此时开始,崔栋就开始筹谋带母亲脱离侯府。
他先是清理了一遍身边的人,又借由求子之事,要带妻子四处遍访名医,主动把手里产业交给二哥崔檩。崔檩早就觊觎这个庶弟手中的权利带来利益,自是撺掇侯夫人答应,就这样,崔栋安排好宋姨娘在府里的事宜后,就带韩氏“求医”去了。
两年后,崔冽忽然暴毙,侯夫人因悲伤过度以致神思不属,从府里的观景亭摔下后,不久也跟着去了;崔梃袭爵后,鼎铛玉石,结驷连骑,扬州瘦马更是宠爱无数;崔檩经营庶务不善,且盲目扩张商铺,导致亏损严重,后来经人介绍开始做了私自贩卖兵器的买卖,为了获利更多,竟然撺掇他哥——兵部侍郎崔梃监守自盗。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崔梃豪横惯了,自是有人看他不上,私自搜集了证据准备告发他。
私自倒卖军械,罪同谋反,整个武定侯府危在旦夕。
恰在此时,崔栋携妻归来,崔梃、崔檩深知这个庶弟多年经营下来,人脉众多,于是厚颜相求。
崔栋趁机提出条件:侯府承诺此间事了,放他生母宋姨娘自由,并许他与妻子脱离族谱。
崔梃、崔檩只思索片刻就答应了,与身家性命相比,一个会赚钱的庶弟算什么?!再说,没有武定侯府的庇护,崔栋又无功名在身,除了经商他也做不了别的,商人最后不都得依附于权势?所以只要武定侯府权势还在,到最后崔栋还是得主动依附过来。
只是他们还提出了一个条件:侯府家业崔栋不得分毫。
崔栋答应。
为了早日带母亲离开这个囚禁了她半辈子的牢笼,崔栋使出浑身解数,撒出无数钱财,终于买通那个想要举报之人,平复了此事。
然后很快,他就交接完侯府各项事宜,带母亲妻子及几个心腹之人离开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