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故事纯属虚构或根据事实大幅改编,绝非事实,请勿误以为真!谢谢!>
话说,那天鲁肃救了魏虎,魏虎就在家里请鲁肃喝酒,并一发不可收拾地向鲁肃倾诉起来。
原来这魏虎也是个可怜人,他来自慷明市四池县下面一个偏远的乡村,家境从小就很贫寒,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生了两个孩子,老大是魏虎,老二就是他的妹妹魏小雨。因为那时计划生育还没有取消,所以本来就拮据得不行的家又被计生办罚了不少的钱财,弄得家里更是揭不开锅。
不过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魏虎和他妹妹的成绩一直都很好,照此下去,两个孩子考个好大学,走出穷乡僻壤的家,出人头地,是非常有可能的。
魏虎的父亲为了两个孩子能顺利完成学业,于是就和村里的人一起来到山西煤矿打工,做了煤矿工人。头一年收入还不错,他又省吃俭用的,所以到了年底带回好几万块钱,让家里很是高兴了一番,虽然除了两个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基本都用于还账了。
不过好景不长,第二年,由于煤矿实施国进民退,所以许多煤矿都停工了,魏虎的父亲辗转多个煤矿也做不了多少的工,家里日子又变得没有希望起来。
可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在山西没有活干的魏虎父亲就跟着他以前的工友来到西南一家小煤窑打工,在一次下井作业的时候,煤矿发生了瓦斯爆炸,结果连同魏虎父亲在内共计二十三个人死了。
这家小煤窑老板没有什么钱,发生这样的事故每家只能赔十几万块钱。就这样,十几万就将魏虎父亲的命给买了。那时魏虎还在读初三,他妹妹读初一,可怜一家只剩下孤儿寡母的。
虽然魏虎他们家一下子得了十几万,可钱刚刚到手,村里的一堆债主就找上门,拿着各种各样的借条来要钱,利息有高有低,时间有长有短,魏虎母亲哪里能抵得过债主们的逼债呢?于是没过多久这十几万就还了个精光,就连村里给他们的慰问金都用于还账了,就这样还是有一些债主时不时地上门,直到他们真的再榨不出任何油水了才逐渐罢休。
魏虎用命换来的这十几万就这么没了,家里又失去了唯一的收入来源,这让魏虎的母亲在煎熬一年之后,竟然就抛下他们兄妹跑了,从此杳无音讯。
魏虎母亲跑了以后,魏虎先是带着妹妹在年迈的奶奶家住了一阵,可奶奶已经七十岁了又行动不便,所以他又带着妹妹回到自己家,从此相依为命。
但是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兄妹俩这书是如何读得下去呢?所以魏虎就只得万般不舍地放弃了学业,他要努力挣钱供妹妹读书,他是哥哥,他有责任照顾好妹妹。
他辍学以后先是在乡里打打零工,但是收入甚微,于是又去县里打工,收入也是不多,但是他每天至少还可以回到家里照顾妹妹。
就这样他一直照顾到妹妹考上市重点高中。妹妹上了高中以后就开始住校,但是妹妹住不惯集体宿舍,又总是被别的同学瞧不起欺负,于是他就跑到城里在城中村租了一套只有四五十平的房子,让妹妹从宿舍搬了出来。
他住到城里以后就到处找工作,幸好得进了一家工厂做了操作工,虽然收入不高,但比之前是好多了。可是上了高中的妹妹面对来自同样优秀同学的竞争压力,学习却逐渐降了下来,于是他只好给妹妹报了两个补习班,补习班的费用可是很高的,他每个月的工资也只能勉强维持,而他们的生活就难以为继了。
所以,一天当他的工友大方跟他说他有更好赚钱路子的时候,毫不犹豫就跟大方辞职走了。
原来大方所说的赚钱路子就是当混混,给别人看场子,听老板吩咐打架斗殴。虽然曾经品学兼优的魏虎内心很不情愿,但还是毅然决然地去做了。这个收入果然不错,是之前在工厂里收入的几倍。但是他除了钱,内心对这种混混生活厌恶极了。他想等到妹妹大学毕业他就再也不做这个了,到时攒些钱开个小店,就这样过一辈子。
到现在,他已经做了两年多混混了,打架、恐吓这两年他跟着那些人也没少做。
今天他不知道得罪了谁竟然遭受了毒打,而且让他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他内心很是恐惧。
鲁肃就安慰他道“你做混混,不知道就惹到了什么人了,像今天这样,我朋友喝多了就和你们吵起来了,他也是有势力的,保不齐他回去以后就叫人报复你们。当然这也只是一种可能。依我看,你还是尽早改邪归正,好好找个正经工作做吧。你要是真把我当朋友当大哥的话,你就听我的。我可以给你出钱,你去学门手艺,以后靠手艺吃饭。”。
魏虎一听,感动得几乎要哭出来,但是他还是拒绝了道“谢谢大哥,你说的我也想,可我妹妹怎么办?她还需要我照顾。”。
鲁肃就道“你妹妹上学的钱和生活费也由我来出,等你学到技术找个正经工作了,你再慢慢还我,小虎你看怎么样?”。
魏虎还是摇了摇头,他不想受人这么大的恩情,他还不起这个恩情。
鲁肃只好不再劝他,喝完瓶中的酒他便回了。
从此,鲁肃就和魏虎成了朋友,经常联系着,只是在会所碰见,他们还是像以前一样。
再说,许文酒醉回去以后,他的妻子做了醒酒汤给他喝,又过了好一会,他才慢慢清醒过来。清醒过来的他回想前面发生的冲突,又想起在那个情况下鲁肃不畏小仔将自己救出,他竟有些感激鲁肃,加之他们已达成口头交易,于是更加看重鲁肃。
再说那天诸葛亮意外见到的方恬,她是某局的侦查员。在上次处理完百味检测公司的事情以后,就回到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