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故事纯属虚构或根据事实大幅改编,绝非事实,请勿误以为真!谢谢!>
方友是平河市平河大学的大一新生,他来自山东,如今已是大一的第二学期了。
这一天上了一早上的课,他早已饥肠辘辘,肚子都咕咕地叫个不停了。
刚一下课,老师刚刚走出教室,他就和同学葛安收拾了书本飞奔出了教室。
大学的食堂,到了饭点总是人挤得难以行进,不仅座位难以找到,就是打个菜都没有时间挑选就被挤走了。
方友他们来了一个学期多,已经总结出一个经验了,那就是要么避开饭点,要么早点跑到食堂。
但是都言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离食堂近的课还好,要是离得稍微远了,那也是徒劳的。所以,他们就事先想好自己吃什么,然后到了食堂挤到位置直接跟食堂阿姨说要打什么菜,这样既不耽误时间,也不会被挤走。
今天他们的课恰巧离礼堂不远,所以他们来到了食堂人还不多,他们打好菜就选了个通风好的位置坐下了。
方友爱吃咕咾肉,所以他就经常买来吃。这不,今天也不例外,他点了份咕咾肉就开始吃了起来,饿了一上午了,现在真是大快朵颐。
前几块他吃得很过瘾,还不太有修养地咂了咂嘴,但是当他夹起这一筷时,刚放进嘴里咬了一口,就感觉不对劲,不仅味道怪怪的,还感觉毛茸茸的,他赶紧把肉吐出来到盘子里,然后仔细把肉上面那层包裹弄掉。
他的同学葛安看着这块被拨弄的肉,突然大叫道“我去,方友,这怎么这么像老鼠下半身啊?你看,毛茸茸的,那个大半个尾巴还在。”
方友一听,他也是这么觉得的,这可把他吓了一跳,他还吃了一口的,顿时有些反胃,嘴里嘟囔着道“不会吧?”。
然后他把盘子递给葛安道“葛安,你看看,这到底是不是老鼠肉?”。
葛安于是也拿起筷子仔细翻了一下看了半天,然后也有些反胃道“这哪里是像啊,这分明就是老鼠啊!”。
方友得到确认以后差点没一口吐出来道“那我吃的这几块不会也是老鼠肉做的吧?”。
葛安道“那肯定是了,老鼠屁股都在盘子里了,那其它肉还能跑了?估计这咕咾肉就是用老鼠肉做的!”。
方友一听,这时再也忍受不住,对着桌下的垃圾桶就是一阵呕吐,吐得葛安和旁边的同学们感到极度恶心,连饭都吃不下了,也跟着想吐。周围同学都赶紧离开这张桌子,连旁边桌子的同学也都端着盘子离开了。
葛安用手捂着口鼻道“方友,你就不能忍耐一下吗?在这里吐多恶心啊!”。
方友吐得人极其难受回道“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忍个试试!”。
这时方友他们的同学张贤和时山也赶紧过来问怎么回事。
葛安就把方友吃到老鼠的事和他们说了。
他们一听,非常震惊,也好奇地拨弄着那块老鼠咕咾肉仔细辨认起来,接着就愤慨道“他们还真是黑心无耻,老鼠都能卖给我们吃。”。
方友极力忍受还在翻滚的肠胃道“那现在该怎么办?”。
张贤道“那还能怎么办,找食堂的人理论去啊。”,然后又道“我们和你一起去!”,说着就要拉着方友端着盘子过去。
方友道“等一下,我先拍个照。”,说完他就拿出手机仔细地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就端着盘子和张贤、葛安他们一起去找食堂的人理论去了。
这时在食堂窗口打饭的人还不少,好不容易方友他们才得挤进去,于是方友赶紧把盘中的鼠尾咕咾肉指给食堂阿姨看,并质问道“你们怎么可以把老鼠拿给我们吃?吃出病来怎么办?”。
食堂阿姨用筷子夹起也没仔细看,就随口回道“你们眼睛是不是有问题?这哪里是什么老鼠肉,这就是猪肉做的。”,语气极其地不好。
方友本想好好和他们沟通,可看阿姨对他们的态度便火道“那你说这牙齿和这毛是怎么回事?你家猪肉有这小尾巴有这细细的绒毛吗?”。
那阿姨更不爽道“你们在这瞎胡闹什么,我说是猪肉就是猪肉。”,说完她就将这个“老鼠咕咾肉”扔进了脚边满是泔水的垃圾桶里。
方友他们一见,更加愤怒,便你一言我一语地和食堂阿姨吵了起来,这时食堂里的男的女的几个工作人员也都加入了进来。
许多来食堂打饭和正在吃饭的学生都围了过来。
不谙世事的这些学生们,哪里是这些食堂工作人员的对手,很快就吵不下去了。
愤愤不平的方友他们只好离开了。
不过方友义愤难平,于是回到宿舍以后,就通过手机在网上发布了他在学校食堂吃到老鼠的事情,并附上了几张他拍摄的照片。
本来他也就是气没处出,而且食堂一口否认他吃到的不是老鼠而是猪肉,他就想让网友们帮他分辨一下,看这到底是老鼠肉还是猪肉。
没想到,网友们极度热情,各行各业的人都加入到这个“老鼠猪肉”辨别中来,一下子就成为了当时的网络热点事件,这大大地出乎了方友的预料。
果然,在这件事情上,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绝大多数网友都认为这是老鼠,并鼓励方友依法维权。
不过,正因为这个事件在网络上如此热议,平河大学便成为了众矢之的。
当然,被架在火上烤的并不只有平河大学,还有当事人方友和当时在场的同学们。
网络舆情一出来,校领导立即责成当事学生的院领导,院领导又则成辅导员,辅导员又联系了班主任来摆平当事学生。
没错,领导就是用的摆平这个词,而且语气极为严厉和愤怒。
于是辅导员陈尔和方友的班主任杨燕一起找到方友和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