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儿将夏康送上了岸,想着两个人经历了众多风雨,经历了那么多的生死时刻,心中不免伤感起来。那时的情愫,还不被他们所理解,但分别的痛感,却爬上心头,让人那么难过。浣儿抱着夏康的手臂,有些啜泣道:“小康哥哥,不知道我们,还能不能再相见了。”
夏康的鼻子也酸酸的,此刻事情发展到现在,东海附近,自己是一定呆不下的。他是男孩子,遇事会更加坚强,便安慰道:“一定会的。时间还那么长,我们还是有机会再见的。”他虽然说得肯定,但以后的万水千山,哪里还能有机会呢。
“你一定要在东海里好好照顾自己,小康哥哥一定会想那个可爱的妖妹妹的。”夏康说着,用手轻轻刮了刮浣儿的鼻头。
“可是我还是舍不得。”浣儿的眼泪,止不住地流淌。
夏康拿出那颗冥王神目,递给浣儿道:“这是我们合力拿下的,我试过了,蛮厉害的。将它养在神识中,会大大增加对危险的感知程度,反应速度也会快速增加。你将它留下,想我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就像小康哥哥在看你一样。”
“可是你呢?你在外面流浪,一定会用到的。”
夏康抚摸着她的秀发,轻声道:“乖,小康哥哥有双极图,它就能好好保护我了。你快收下。”
浣儿抹了一下眼角的泪水,将一只甚是精美的海螺递在夏康手中道:“这只海螺,我灌注了一丝神力,如果你有朝一日,来到东海边,就吹响它,我就知道你来了。”
夏康仔细摩梭着海螺,重重点点头。
正在此时,一人从远处飞身而来,身法甚快,眨眼就已到了面前。只见他全身缟素,身后还背着一柄剑,像是一个高手。
这人出现的突然,夏康与浣儿都退了好几步,全神戒备,一旦对方发难,也好有所准备。
没想到那人突然蒙头拜下,口中高呼道:“臣,糜子玉,参见王子殿下。”
夏康与浣儿都面面相觑,完全不懂来人是何意思。夏康更是指着浣儿道:“这人莫不是参拜你吧?”
浣儿也连连摇头:“我不认识他。参拜龙族的人很多,但大多都是用三牲贡品,从来没见过这么下拜的。”
夏康试探着向前问道:“请问阁下是何人?如何参拜?”
糜子玉答道:“臣乃华夏世族糜氏后人,已经找寻王子多年了。”
“阁下所说的王子,是指何人?”夏康仍旧疑惑。
“就是殿下您。”
王子?夏康从来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有这个名号。他被通缉的罪名,一直都是反贼余孽,何来王子这一称号?
糜子玉知道他不会轻易相信自己,只得将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从头讲起。
原来大华王夏启继位后,注重发展农业,广施德政,百姓安居,正是一派祥和盛世。
夏启见自己做出如此成就,心内欢喜,花了重金,搜罗九州精铜,铸造九鼎,封存九剑,以震天下。后来九鼎之中落入星辰之力,融入九剑之中,更是令天下大定。
而后夏雍即位,更是征伐四方,令四海也都臣服。夏雍以为自己的功绩,上古帝王无一人可以比拟,骄傲自大,整日沉溺酒色,围田打猎,再不理朝政。
久而久之,朝纲败坏,奸臣横生。
穷城首领池羿,见朝纲败坏,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兵征讨,攻占都城高丘。
其时夏雍在外打猎未归,都城被占,只得暂居夏台,潜心训练兵士,想一雪此恨。
怎奈池羿得知此事,又攻占了夏台,以夏雍才不堪为君,将其杀死,立他的儿子——尚且年幼的夏相继位大华王。
夏相做了大华王,但却没有实权,连号令群臣都做不到。反倒是日夜提心吊胆,生怕有一天被池羿残害。
就这样,一直到了十年前。随着夏相的年纪成长,知道自己想光复华夏昔日的光辉,必须伺机除掉池羿,所以暗中联络忠臣义士,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势力,以备关键时刻置池羿于死地!
然而当时寒国有一君王,名叫韩烈,是个极其富有野心的人。他不满足寒国的疆域,倾尽全国之兵,打着奉诏讨贼的旗号,攻伐大华。
当时韩烈起兵,并未攻打位于自己较近的斟灌城,而是北上远攻锦城。锦城在穷城后方,若锦城被破,直接威胁池羿的后方,池羿只得领兵来救。
可是到了锦城都城外,并未看见敌军,正狐疑间,忽然接到线报,辛城被围,情形危在旦夕。
若辛城被破,向西是都城高丘,向南是任城,可攻占的选择也多了。但池羿并未回救辛城,反而突然攻打锦城,一举占据了锦城都城,将锦城一族囚禁。
辛城被围,相邻的任城急忙派出三路大军,前去救援!援军到时,韩烈正是进攻辛城的关键之时。
大军突然到达,虽然事先有探兵报之,但也避免不了腹背受敌的现状。韩烈分兵相抗,怎奈辛城人和城坚,任城兵威将猛,最终难以抵挡,败至商地。
然而韩烈并不死心,派人联络九黎姜家与烈山金家,相约一同举兵,待事成之时,平分中原,三分天下。
九黎和烈山很快就同意了他的提议,纷纷起兵,分别进攻昆吾,夏台,虞城。这三个地方均是大华重要城市,池羿只得亲自领兵来救,分别打败九黎和烈山。虞城在辛城与任城的支援下,打败了韩烈。韩烈最终走投无路,投入黄川而亡。
池羿追击九黎与烈山,两军最终在淮水对阵。九黎与烈山被逼的退无可退,只得奋力一战,更何况池羿贪功冒进,最终兵败。
池羿回到高丘,心中气愤不过,叫来夏相,逼问奉诏讨贼清君侧一事。
夏相本不知,此时更难回答,池羿竟然在大殿,鞭挞夏相!
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