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辅稷殿,寒霜露紧蹙的眉头依旧没有解开。
澹台洺此刻还在偏殿与他的两位兄长一起等待着仁宗的召见。
掌事太监殷切道:“是否需要小的去跟三殿下通传一声?”
不愧是浸淫宫中的老人,惯会卖这种顺水人情的。
“谢谢公公!”寒霜露摇了摇头:“我有令在身,就不向三殿下辞行了!”
晏尘就候在辅稷殿宫墙外,寒霜露出去,四周都是宫人,二人也不好多说,寒霜露只道:“现下我先出宫,请转告殿下放心!”
房家是澹台洺的母族,她本想加一句定全力保全房家上下,想了想也作罢了。
仁宗的意思很明白,一切都要以大局为重。
若明日仁宗下令房家死战到底守住邺城,她又如何敢信誓旦旦可以保全所有人?
晏尘知道她不方便多说,也猜测道仁宗对于寒霜露另有安排,只好道:“我省的,姑娘万事小心!”
寒霜露拱了拱手,先出宫门去了。
她快马加鞭赶回到了三皇子府,交代下盛博与严岗许多事情,又传令范氏兄弟即刻快马赶往邺城。
安排妥善,她收拾了两件随身衣裳,唤来揽月,询问道:“你长途跋涉,可还需要歇一歇?”
方才他们进宫,揽月已经进食完,又睡了一觉。
这只巨鸟摇了摇头,抖了抖身上的羽毛,意思它已经做好了准备。
“那我们即刻启程,赶回邺城!”寒霜露翻身而上。
揽月展翅高飞,几个振翅就消失在了众人的眼中。
这一夜,竭城留下了关于这只巨鸟的传说,据传有一只巨大的鸟落在了三皇子府,后来又载着一个人飞走了。
有人说这是吉兆,也有人说这是高人出世,还有人说是神仙到三皇子府上训话。总之传的神乎其神,三皇子澹台洺在民间的形象也因此丰满了许多。
寒霜露紧贴在揽月背上,降低风阻。高空风冷,她走之前穿了加厚的骑马服,倒也不觉得寒冷。
一夜无语,天将放晓时,终于赶到了邺城附近。
从天空俯视地下,可以看到已经有逃兵灾的百姓几十人一群走在管道上。有钱人家驾着马车,富庶点的人家有牵牛车的,也有推着板车,板车上坐着老弱的。
当然绝大部分都是身无长物的普通老百姓,木讷的随着大部队走着。
邺城战事应该是愈发吃紧了,否则这些百姓不会星夜兼程的逃难。
寒霜露低头看了半晌,判断道:“这里是昔阳。”
昔阳距离邺城只余百里地。
揽月昂起头颅,巨大的双翅扇动着,又飞入云层里。
它的速度更快了。
它不只是为着寒霜露的命令,而是前些日子寒霜露将它托付给邺城守军。守军们带它极好,他与那些士兵混的熟稔,有了情感,也不忍他们白白丧命!
终于,东方露出鱼肚白时,寒霜露赶到了邺城。
城墙上是密密麻麻的守城士兵,紧戒的巡逻着,也有守军拉了满弓时刻凝视着远方。
见到揽月突然出现在上空,不少士兵都松了一口气,大声的欢呼道:“回来了!回来了!是巨饕揽月回来了!”
寒霜露没有让揽月落地,而是又向前飞了数里。
果不其然,都昌军兵分两路,大概有五万人驻扎在邺城外不足十里,剩下的则是安顿在戈乔,十五万大军守望相助。
从天空看地面,只见都昌军一路上烧了许多民宅,戈乔与邺城间有几个村落,如今已经是一片焦土了。
昔日的戈乔那样繁华,此刻全变成了都昌军的大营。
当揽月飞过都昌军上空时,哨塔上的士兵立刻吹响号角,接着就有许多弓箭手拉了满弓对向天空。
这些倒是不足为据,揽月只需要升空,这些箭矢连它的皮毛都碰不到。
倒是寒霜露突然眼睛一亮,都昌军竟然推出了一架巨大的弓弩!
揽月发出凄厉的尖啸声,寒霜露拍了拍它的额头。
揽月升空,折返回邺城。
寒霜露心中的恨意逐渐累积,都昌军如此行事,戈乔的百姓只怕是十难存一了。
最可恨的,是他们似乎与凌云寨也有了什么不可见人的勾当,凌云寨曾经用来追杀过揽月的巨型弓弩竟然也出现在了这里!
寒霜露到了议事厅,兴怀将军等人亲自迎接。
众人均是风尘仆仆的模样,尤其是兴怀将军房万年,上次见时,还是个精神矍铄的老者。
如今瞧上去却憔悴了许多,整个人也瞬间佝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