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穿越锦衣卫:我不想再用加特林了 > 第967章 中南军改(六)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每次会议纪要和材料都要归档,这是军改小组从第一次开会,就定下来的事儿。卡卡暁说枉 首发

之前周如海也帮刘波送过材料,所以自然熟门熟路。

两人说着闲话,一路进了档案室的大门。

先是两个保管员走过来敬了个礼,按照规定核对了两人的身份之后,就引着两人朝着移交档案的柜台走去。

柜台左右两边有几个正在办理材料交接的人员,似乎根本没注意到门口的动静。

看着柜台就在前面,周如海心底稍稍松了口气。

一路上既要分心应付刘波,又要提防着可能出现的危险,还要盘算着今早这些事儿到底是怎么了

短短一段路,却让周如海走的心力交瘁。

所以到了柜台面前,周如海也是暗暗长出了一口气,抬起胳膊把一大摞材料放到了柜台上。

就在此时,一声炸雷般的怒喝在他身后响起:“周如海!”

听到有人叫自己名字,周如海下意识的转头去看,双手却还被资料压在柜台上,暂时没有抽出来,只是扭动了上半身朝着后面望去

下一秒,原本分散在柜台两侧交接材料的人员,如闪电般冲了上来,控制住了周如海的四肢。

刘波亲手摘了周如海的下巴,防着他咬舌自尽或者吞咽毒药。

两名保管员快速的从周如海身上搜出了手枪、匕首等武器,随后恭敬的退到了旁边。

刚刚出声叫破周如海的人已经走了进来,正是中南军区司令员梅冒兵,此刻已经站在了周如海面前

此刻的周如海,已经被控制的死死的,整个人跪在地上,双手被扭到了身后,四个精壮的战士把他上半身死死按住,一侧脸颊紧紧贴着地面

“带下去细细的审”

梅冒兵看了几分钟,最后只是丢下一句话,随后转身离开了。

这个周如海,当年还是从梅冒兵当第二旅旅长时,转到了二线部队中。

说起来,曾经也算是梅冒兵手下的兵。

没想到,现在竟然走上了这么一条不归路

所以梅冒兵沉默了半晌,什么也没有再说。

审讯室里。

从当地白虎分部特意调过来的几名审问专家,正在准备着要用的器械。

而被绑在架子上的周如海,此刻已经冷静了下来。

他没有去看旁边的几个审问专家,而是闭着眼睛脑子里快速的分析着眼前的情况

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被抓的?

军改小组到底知道多少?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事情会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

难道说,其他十个州府被占领是假的?

不可能!

人是他亲自安排的,电报也是他亲自接收的。山叶屋 耕辛醉全

今天凌晨,十个州府全部被占领后,他亲手接收了对方发来的电报。

这些电报又被他亲手烧掉了。

整件事除了背后的范先生和自己知道外,动手的几个守备分区司令员也不清楚整个计划!

现在十个州府还在自己人手上,今早汉口周边的兵马并没有开拔的迹象,就算是朝廷从周围调动兵马清剿,也绝不可能这么快就剿灭了十个州府的叛军,找到自己头上来!

那就是说,自己调动人手包围备用指挥部的事儿,被人发觉了?

也不对啊!

当初为了避免在这种最后关头出岔子,他是安排了一个自己的心腹集结的人手。

这个心腹平日里跟自己明面上几乎没有来往,对于他的忠诚度周如海还是有自信的。

除非是这个心腹亲口把他招出来,否则参加行动的这几十号“乌合之众”,根本不清楚背后是他周如海在搞鬼

周如海脑子里翻来覆去的揣摩,实在是搞不懂自己为什么会被抓起来。

到最后,他思来想去,觉得最有可能的还是自己的心腹反水了,把自己供了出来。

但是即便如此,也不是没有脱身的机会

只要咬死了不承认

终于,就在周如海下定决心之后,他睁开了眼。

只是抬眼一看,却又是心中一惊。

没想到,刚才只有两个审讯专家的审问室内,多出来一群人

梅冒兵领着军改小组,和守备区司令员刘波一起,都在他面前站着。

看见周如海睁开了眼,梅冒兵摆摆手,示意旁边人帮周如海装上了下巴

刚才已经全部检查过了,周如海的牙齿上并没有装上用于自杀的毒胶囊

“周如海!”

“是你自己说,还是用刑之后再说?”

梅冒兵淡淡的开口问道。

周如海摆出一副委屈又莫名其妙的表情:“旅长,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抓我,是我哪里犯错了么”

梅冒兵还没说话,旁边刘波已经一口啐了出来。?看,书?君, ?已?发¢布?嶵^芯.漳!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和周如海一样,刘波也是当年梅冒兵当第二旅旅长时转到守备部队的。

他厌恶的看着周如海道:“呸!”

“周如海你个狗东西,就你做的事情,你也配叫旅长”

“老子”

梅冒兵摆摆手,制止了刘波的叫骂:“行了!”

“既然给过他机会,他自己不需要,那就算了!”

“用刑吧!”

周如海大惊失色,没想到对方竟然连过场都不走,就直接用刑,这让他准备了一肚子的话都来不及说。

他刚想开口,却又被旁边的审问专家眼疾手快的塞住了嘴,随后迅速的动手开始抽鞭子

这种鞭子是从锦衣卫时期就流传下来的。

按照锦衣卫的做法,先用沾了粗盐的鞭子,狠狠的抽打准备讯问的犯人一番。

倒不是说指望着这轮鞭打,犯人就会招供,而是这么做有几层意思。

一是鞭子可以迅速的在人身上抽开一道道血口子,疼痛感拉满的同时,又不至于让人承受不住昏死过去。

二来么,就像是提醒牛马开始劳作一样,抽一顿鞭子让犯人知道知道,老子要正经开始给你用刑了,你特娘的别再抱什么幻想,老老实实给老子交待了

审讯室里很快只剩下噼里啪啦的抽打声

不得不说,周如海的确是条汉子,被抽了几十鞭子愣是一声也没喊叫

直到堵嘴的布被抽出来

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嚎声,响彻了整间审讯室

看着周如海的惨状,屋内众人没有丝毫的反应。

都是战场上下来的主,即便是政务院体系拨过来的文官,也都是跟着陈昊从缅中行省一路打到京城的,生死之事早就看的很淡了

两名审讯专家并没有继续动手用刑,而是很有技巧的停了停,让周如海有个喘息的机会

如此一来,下一次动手用刑的时候,他的耐受度会更低

尽管并不是锦衣卫出身的,周如海对行刑这一套也是略有耳闻。

他叫了半晌,慢慢缓过来之后,看着审问专家再次走上来,赶紧喊道:“梅司令,梅司令,别用刑”

“你到底想知道什么,我都说,都说啊”

梅冒兵冷笑一声,根本不回答。

都是千年的狐狸,在这儿演什么聊斋啊

他周如海也是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一顿鞭子就交代了,那也太配不上他这个身份了

果然。

眼见着梅冒兵等人根本不为所动,周如海惨笑一声,重新闭上了眼。

他心里明白,接下来才是真正难熬的重头戏

足足熬了半个多小时,两个审问专家也使出了锦衣卫理刑百户的看家本领,周如海浑身上下几乎没有一块好肉了

当看见其中一名审问专家拿出了一柄形如残月的小刀,并且扯下他的底裤时,周如海彻底崩溃了

“我说,我说”

“我全说啊”

“是范先生指使我这么做的啊”

听到周如海报出了“范先生”的名头,梅冒兵脸色微微动了动,随后点了点头,示意暂时停下用刑。

连“范先生”都报出来了,看来周如海的确已经崩溃了。

“把他说的都记下来,一个字也不要漏”

转头吩咐一句之后,梅冒兵冷冷的看着周如海道:“说吧,这是你最后的机会!”

周如海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全都交代了出来

华夏人民军光复京城那一年,周如海当时还只是湖北行省的一个守备分区司令员。

这个“范先生”也是那一年和他结识的。

表面上看,周如海战功赫赫,对当时辖属的守备分区也是守土有功,剿灭了不少的土匪和恶霸。

但是实际上,从华夏人民军转入守备部队,周如海心中充满了愤懑。

他总觉得,自己明明可以在华夏人民军中升到更高的位置,却因为受伤就转到守备部队,是华夏人民军卸磨杀驴。

所以白天他扮演了一副好人的角色,到了晚上就开始自甘堕落,接受商人的吃请,甚至玩起了女人。

就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商人给他进献了“福寿膏”,说是从西域传到鞑子宫廷,后来流传出来的“上等补药”!

你还别说,周如海吸了这个福寿膏之后,起初的确是龙精虎猛,夜御数女都不在话下。

可是渐渐地,周如海就发现自己离不开这个福寿膏了。

每天都要吸上几泡,而且用量越来越大。

一旦供应不上,整个人打哈欠流鼻涕,浑身就像是有虫子在爬,从骨头缝里钻心的又痒又疼,脑子里只有福寿膏一样东西,什么也顾不得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范先生出现了,表示自己不仅可以长期稳定的给周如海提供福寿膏,而且可以帮着他往上爬

翻了大烟瘾的周如海,脑子里只有福寿膏,哪里还有别的,自然是没口子答应,甚至签了一封投诚书还按了手印

等到一泡下去,恢复了理智的周如海想反悔,却也根本来不及了。

好在范先生也是信守承诺,定期把福寿膏供应的足足的,而且还给了他不少钱,让周如海能尽情的挥霍。

再加上他给周如海出了不少的主意,又提供了几次情报,让周如海剿灭了几伙白莲教和鞑子的余孽,凭借着这些战功,周如海果然混到了守备区副司令的位置上。

再然后,已经死心塌地的周如海,彻底变成了范先生的一条狗

帮着他在守备区里埋钉子、拉拢下面的守备分区司令

甚至这次鼓动被拉拢的守备分区司令员,进行所谓的“清君侧”

周如海一五一十的交待了出来。

等到周如海说完,军改小组副组长刘文志低声对梅冒兵说道:“基本上和陛下传来的消息一致,现在怎么处理他”

梅冒兵皱着眉头想了想,再次开口问道:“你说的这个姓范的,现在人在哪里?”

周如海老老实实交代道:“计划开始之前,范先生不不不,姓范的已经离开了湖北行省”

“按照他的说法,应该是往北边去了,具体去了哪里我也不知道”

“他一直神出鬼没的”

梅冒兵再次皱了皱眉头:“那他到底是什么人,你知不知道”

周如海先是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看着梅冒兵脸色沉下来,赶紧解释道:“他说自己叫范阿二,但是这个一听就是假名字,至于真名我也不知道”

“他手上有不少的身份牌子,我偷偷观察过,应该都是真的”

身份牌子就类似于华朝给老百姓发的身份证,上面记录着生辰、姓名、籍贯。

背面则是样貌的简要描写和常住地,一般三到五年更换一次,再配上路引使用,基本上构成了这时代比较先进的身份识别制度了。

当然,漏洞不是没有,但即便是科技发达的后世也不能完全杜绝假证件的问题,所以总的来说,这套制度还是很科学的。

周如海想了想,又补充道:“这个范先生说的是咱们的官话,但是能听出来有关外的口音,差不多四十上下”

“他虽然手上没戴东西,但总是习惯性的把右手大拇指竖着,就像是常年戴惯了扳指”

周如海还没说完,梅冒兵已经从面前一堆材料中,抽出了一张纸,举到了他的面前:

“是不是他”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