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岁安小时候长得特别可爱,眼睛大大的,脸白白嫩嫩的,还带着婴儿肥,除了不爱笑之外,简直就是童话故事里走出来的小公主。
姜妈黎宛童从小就喜欢打扮娃娃,据说穿越前家里有一个别墅专门放各种娃娃和娃娃的衣服首饰,甚至从小学时就特意找了有名的服装设计师和珠宝设计师学习设计。
自从女儿出生后,她简直像是来到了天堂,不仅给女儿买了许多可爱漂亮的衣服鞋子、珠宝首饰、包包,灵感爆发时甚至自己上手做,每天都把女儿打扮得跟个小公主似的,衣服首饰更是从不重样。
黎宛童每次带姜岁安去小区玩,都会收获一帮宝妈或者奶奶的羡慕眼神。她还以纪录孩子的成长为由,给女儿拍了许多照片和视频,此时这些照片和视频正安安静静地躺姜岁安空间的小木屋里。
岳昭也来了兴趣,以前只有一个女儿可以玩……打扮,现在可是有两个儿子,简直是快乐加倍。
她笑着走过去:“岁岁,你那里不是还有骑士装吗?等过段时间天热了拿给阿予和思乐穿,到时候我帮他们拍照。”
姜岁安忙笑眯眯点头,将被挑过的箱子收起,又拿出几箱子适合成年人穿的睡衣让爷爷奶奶等人选。
她还悄悄夹带私货,拿了两箱成人款动物睡衣,努力推荐给姐姐姐夫。
岳思宁和秋云闲不明所以,但还是各挑了一套。
等大家挑完,姜岁安将挑选出来的衣服分别装好,然后丢进空间里的洗衣机洗净烘干。
衣服挑完时间不早了,各自打了一声招呼回帐篷休息。
因为赶路条件有限,三顶帐篷是这样安排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一顶,姐姐姐夫晚上要给明瑶喂奶单独一顶,爹娘和两个弟弟一顶,猫咪年年睡阿予枕头上,姜岁安睡空间。
除了姐姐一家的帐篷略小,另外两顶帐篷都是那种可以住六到八个人的大帐篷,因此住四个人并不会显得拥挤。
姜岁安在布置帐篷的时候极为用心,毕竟他们要长时间赶路,睡不好容易精力不足。
先在帐篷底部垫上一张厚塑料布隔绝湿气,接着在塑料布上垫上一张防潮垫做为双重保险。
因为帐篷内部空间很大,用屏风隔开成两个单独的私密空间。
一边放着一张十厘米厚的乳胶床垫,床垫是1.5米×2米的,枕头是软乎乎的羽绒枕,被子是轻薄保暖的羽绒被,四件套则是柔软亲肤的牛奶绒。最后怕野外温度太低,又在床上垫了一张电热毯,电热毯需要的电由大号蓄电池提供。
此外她还在每个床头都挂了一个可以触摸、声控两用的小夜灯,以免晚上起夜时不小心摔跤。
她也是布置完帐篷才发现没有可以解决生理问题的地方,和爹商量一番后又拿了一顶单人帐篷出来,在里面放上除臭剂、户外便携马桶、卫生纸、洗手液、水、洗手盆等物。
空间里没有嘈杂的声音,也不用担心有官兵打扰。
姜岁安昨晚睡得极好,早上六点就醒了,她洗漱后轻手轻脚地出了空间。
阿予和思乐各自抱着一只毛绒玩偶呼呼大睡,这是昨晚姜岁安拿出来的,玩偶大约五十厘米长,里面填充着棉花,抱在怀里软软的,两个小孩爱不释手。
多年从军生涯让岳昭时刻警惕着身边的动静,姜岁安拉开帐篷拉链的一瞬间,她就惊醒了,不过又很快意识到不是敌人来袭。她看了一眼小女儿的背影,转身抱着丈夫闭目养神。
这是她最近几年睡得最安心的一晚,不用担心随时可能会冒出来的敌人、不用担心朝廷发放的粮食兵器不足、不用担心女皇的算计、不用担心远方爱人和亲人的安危……哪怕前路不明,但亲人爱人俱在身边,她满足地弯了弯嘴角。
火堆已经熄灭了,只剩下余烬微微发热,但天还没有亮。
姜岁安打开手电筒,往马儿的食槽里照了照,马无夜草不肥,她昨晚睡前给马儿添了不少牧草和黄豆,但此时都已经吃完了,只剩下一些碎屑。她往食槽里添了几十斤新鲜牧草和五斤黄豆,看一旁水槽里的水快没了,又倒了一桶水进去。
马儿安顿好,姜岁安往两百米外的水潭走去。
山壁上有一道瀑布飞流而下,日积月累之下,底下逐渐形成了水潭,这个水潭比和阿予相遇的水潭还要大两倍,且水质清甜,杂质几不可见。
姜岁安找了一块平坦的大石头,拿出一个木椅坐着开始收水。她空间里还有十三万三千二百个空水箱,现在不抓紧机会收水,后面可能就没这么容易遇到优质水源了。
旱情其实去年年底就已经开始出现端倪,北方大部分地区从去年十月份开始就没怎么降水。
以往京城以及附近的州县每年冬日都会连降大雪,但阿予跟她说过,从去年十二月份到现在,京城只降过两次雪两次雨,其中的一次下雨是他们在悬崖底下相遇时。
而南方却跟北方完全相反,去年夏季时,经常连日暴雨,冬天甚至也罕见地下起了大雪,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甚至百姓私底下曾有传言,某些地方因为死的人太多了,形成了瘟疫。
但看过小说的姜岁安却知道,这不仅仅是传言,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那些染上瘟疫的城镇,早就被女皇下令封城,百姓只能在城内等死。
旱灾、洪涝、寒潮、瘟疫已经初显威力,接下来还有蝗灾、鼠疫、地震、人祸、战争……今年大概是接来下几年里过得最容易的一年,因为今年天灾刚刚开始,人们尚有余力勉强应付。等到明年、后年,想要活命的人们只能离开家乡开启逃亡之旅。
岳家已经决定另起炉灶,但她们手里没人,而逃荒的灾民就是最好的选择。可收人不是简简单单说一句话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