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现代言情 > 重生宋帝:开局就被逼退位 > 第32章 议和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这次攻城,持续了将近整个白天。

此次攻击的重点是完颜宗弼负责的酸枣门,完颜宗弼太想证明自己了。

他跟完颜宗望一样,都是金太祖的儿子,地位却远比不上完颜宗望,所以立功心切。

城墙北四门中的其他三门,攻势则相对较弱。

城外到处都是金军留下的尸首,好在是寒冬,一时之间不会腐烂。

此战一天之内,金军战死上千人,伤者更多。

而守城的宋军伤亡也不小,大多死于金军的弓箭、石砲之下。

特别是出城焚烧云梯的敢死队,伤亡格外严重。

等到天黑以后,获悉胜利的赵济,带着宫内窖藏美酒,还有金碗等各色金器、赏钱,来到城头犒赏诸军。

将士们保家卫国,流血牺牲,但他们也是正常人,也要养家糊口。

如果只是口头上慷慨激昂、鼓舞士气,却没有实际表示,谁还卖命呢?

赵济觉得,钱这东西,够用就行了,千金散尽还复来。

实际上,如果不是徽宗君臣过于追求奢靡生活,大宋的财政根本就不会出现问题。

大宋并不缺钱,财政收入中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工商业。

这是其他朝代很少见的,历代都是重农抑商。

但农业的利润、税收,如何能跟工商业相比?

只要打败金军,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税收就会源源不断地填入国库。

所以赵济不需要吝啬,他要重赏守城军兵。

除了俸禄翻倍以外,对于负伤的军兵,依据伤情,每人赏赐五贯到十贯钱。

对于牺牲的,赏赐三十贯,同时令户部登记造册,永久免除其父母子女的徭役。

这种奖赏,凡是受伤、牺牲的都有。

除此之外,凡是作战英勇、表现突出的,每人额外赏赐金碗等御用金器。

对下城突袭敌军鹅车的敢死队,除了丰厚赏赐外,赵济还一一亲自倒酒。

这些大头兵们,何曾有过这样的待遇?

皇帝倒酒这种待遇,恐怕连高高在上的宰执们都无福享受。

官兵们感激涕零,一直被文人压制的他们,此刻正享有无上的荣耀。

这又将成为大宋说书人的鲜活的素材,在大宋的各个角落里散播开来。

赵济看向西北方向,那里的夜空被灯火映得通明,那正是金军驻地牟驼岗。

“大帅,为何不继续攻城?再给我几个时辰,定将攻破酸枣门!”

“四弟,东京城防守严密,你部伤亡太大,继续下去只会徒增伤亡。”

完颜阇母接过话说:“东京城果然是南朝第一大城,我部死伤众多,却未有一人登上城头。”

“十一叔,东京城难攻,只是因此次南下,所带辎重不多,准备不足。”完颜宗弼有些不服。

完颜阇母是金太祖的弟弟,兄弟中排行第十一,排行第四的,就是现在的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

而完颜宗望、完颜宗弼,则是金太祖的儿子,因此两人都称完颜阇母为十一叔。

“的确,虽然工匠已在加紧赶制鹅车、云梯、石砲等器械,但东京城太大了,仅靠这些,远远不够。”

“军中粮草所剩无多,这两日四处取粮的骑兵,收获已经大不如前几天了。”

完颜宗望把派兵抢粮,说成取粮,也真是厚颜无耻。

换个角度讲,没说成花钱买粮,已经不错了。

“元帅之意,我军下一步如何行动?”完颜阇母问道。

“不如议和。”金国宰相、知枢密院事刘彦宗建议。

“大帅,攻破东京,生擒赵佶,灭亡宋国,将是何等的功勋!”

“大军自平州出发以来,所向披靡,宋军无不溃败。现已至东京城下,只剩最后一步,如何议和?”完颜宗弼不解。

“四弟稍安。只因西路军滞留在太原,无法与我军汇合。”

“我们本就是孤军深入,兵行险招,虽已至东京城下,但却危机重重。”

“我军攻宋,宋军龟缩城中不敢出战,危机重重的是宋军吧!”

“时至今日,我军已面临多重困境。”

“其一,军中粮草、辎重不足。”

“其二,宋军勤王之师将陆续抵达,力量对比将不利于我军。”

“其三,不知何故,宋国皇帝一反常态,诛杀奸臣,重用贤良,鼓舞士气。”

“其四,我军南下,虽攻克河北多座城池,却因军力不足,只留下了少数兵力守城。一旦这些城池,遭宋军攻击,将危及大军后路。”

完颜宗望作为统帅,要考虑到方方面面,这些也都是东路金军的确存在的问题。

更主要的是,他属于金国的太祖一系,跟完颜宗翰代表的国相一派,一直都在争权。

如果能啃下东京城,那自然就能力压国相一派。

但攻不下的话,等勤王大军汇聚东京,那自己这路孤军就危险了。

万一大败,自己还如何去争?

当下最好的选择就是议和,拿到好处后再撤军。

“大帅所言极是。”郭药师也支持议和,自渡河以来,他已连续吃瘪。

攻城时郭药师使劲浑身解数,也是毫无作为。

他作为最近刚刚投降金国的宋将,害怕金军遭到大败,危及自身。

一旦落到宋人手里,他这个叛将,哪会有好下场?

“因此,本帅赞同刘相所说的议和。”

最后,完颜宗弼的强硬态度被压制,东路金军准备议和。

经过商定,金军初步提出了这样的议和条件:割让河北、河东等地给金国;给金军大量的犒军金帛。

“大帅,议和之事,如由宋国提出最好。”刘彦宗提出建议,因为谁先议和,就在谈判中处于相对弱势。

“宋国皇帝已禁止大臣提及议和,如何应对?”

刘彦宗就想起了大军中扣留的宋国燕山府提举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