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梅嗔道:“跟我还说什么谢字?来,快点躺下休息。”
“不用躺,我好多了,咱们就这样坐着说说话吧,”秦良玉笑着说。
“好吧,有什么不对你可要讲哈。”余梅无奈地说。
“我没事,都习惯了,哦,对了,你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秦良玉不解地问。
“听说这里战事艰难,你又负了伤,我很担心,就和鸣山一商量,然后就决定来帮你打瓦刺,怎么样,你这个保国候欢不欢迎啊?”
“哎呀,妹妹,你这决定可太对了,我是举双手欢迎啊,你这种将才若不出来为国征战,建功立业,就这样埋没到民间,那岂止是太可惜,那真是我大明的损失啊,早就劝你从军,你不愿意,这下好了,你终于来了,真的,妹妹,我太高兴了,只不过你和鸣山这可是新婚哪,刚过门就出来打仗,这是不是太委屈你了?”秦良玉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担心。
“不委屈,我想过了,保家卫国嘛,没有国哪里来的家呢?不把这些犯我华夏神州的瓦刺、倭寇们打跑,国不宁,则家又能如何?就象姐姐你,不顾生死,血战疆场,还不是为了我大明的百姓能安稳地生活,这种精神才值得我们敬佩学习呢。”
“妹妹,你这样说我,我都不好意思了,我们身为军人,保境安民,是份内的事,我也没有那么伟大。”秦良玉谦逊地笑道。
“一个人伟不伟大不由自已说了算,普天下的老百姓都装在心里哩,不说这些了,我和鸣山,对了,还有我的两个叔叔“清风二老,”我们这些人算是跟定你了,我就不说了,我家鸣山你是知道的,清风二老可是当年跟随我爷爷的两个家将,别看一把年纪,功夫可不是吹的,就看你这个保国候怎么安排我们了,”说着余梅调皮地一笑,就盯着秦良玉看。
秦良玉在心里面太喜欢这个结义妹妹了,她甚至时常止不住地心想:“唉,怎么不是我的亲妹妹呢?”虽然想着有点遗憾,但能成为义妹她也很高兴了。
她想逗一逗这个义妹,便故意皱眉说道:“不行!”
“什么不行?”余梅吓了一跳。
“如此人才,千里来投,若不重用,公理不容!”秦良玉一哼言道。
“唉,你倒是说清楚哇,猛的一个不行,你吓我一跳。”余梅松了口气。
“余梅听令!”秦良玉面色一端。
“未将在。”出身将门的余梅对这些公门中的切囗熟之又熟,听了很自然地抱拳礼道。
“?O等一心报国,其才可勉,其情可嘉,特封为神武将军,掌先锋印,方鸣山为骁龙将军,清风二老为前营副将,望尔等再接再厉,尽忠报国。”
“未将得令,”余梅说着一笑,“这么说我可就是神武将军了哟?”
“哈哈哈,这还不行,不过,我真是这么想的,我马上便如此上书朝庭,向皇上保奏,等圣旨一到,受了皇封,就名正言顺了。”
“哪要是皇上不批呢?”
“不会的,当下正是用人之际,况且有我保奏,皇上必定会答应了,放心吧,圣旨很快就会下达的。”
秦良玉当即上书一封,派专人送去,果然永乐帝朱棣见了秦良玉的保奏书龙心大悦,当着群臣的面说了一句:“如此人才,可堪大用。”并随即拟下圣旨,就按秦良玉所述,封余梅神武将军,方鸣山骁龙将军,清风二老为前营副将,果然是一模一样,一字不差。
接了圣旨,秦良玉便择了一日,以喜峰口峰火台为拜将台,秦良玉和马千乘一身披挂,秦良玉当众宣了圣旨,余梅等人登台拜将,受了皇封,从此,这位当年威震浙南的侠盗“黑凤凰”成为了大明朝的“神武将军,”做了保国候秦良玉的正印先锋,开始了她的另一段辉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