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这个培训部,对我的锻炼还是很大的,收获也很多。
记得还上了报纸呢,是一个记者溜达到董家湾便民服务中心采访时,了解到我这个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且和社区合作的形式,觉得很新鲜,就做了一期采访。
昆明那边的学生和家长都很可爱,对老师也尊敬。记得有一个小男生,叫王重懿,一年级小学生,非常喜欢弹琴。
一开始就是他主动要求学的,家人刚开始还不同意,因为父母都很忙没办法陪伴。
他爷爷年纪又大,怕精力达不到。这个爷爷后来拗不过孙子的一再恳求,就答应了。
小男生很内向,很听话,也很努力认真,话很少,看人的眼神非常清澈……真的,现在这种眼神在幼儿园的小朋友眼中都不多见了。
家里虽然没琴,但每天放学几乎雷打不动的过来培训部练琴。
那种乖巧的样子,真是太像个小绅士了。
后来我离开昆明以后,父母说,这个小家伙每次放学经过我们家门口,都会问一嘴:“张老师什么时候回来?”
真的很暖心,自己教过这么多学生,他是最打心里喜欢我这个老师的孩子。
太遗憾了,没有能一直带下去,对不起,张老师,半路把你丢下了……希望你现在能跟到更好的老师,生活也能一直快乐美好,保持住你那份干净、纯粹。
还有一个小男生,也让我记忆尤深,他父母都是公务员,具体职务记不得了,人也都不错,还专门在挺高档的饭店请我吃饭,证明,他们很高看我。
小男生年龄更小一点,非常乖的一个,个子不高,就是由于心脏先天上的一些问题,有些弱。
还有一个小男生叫杨嘉阳好像,他母亲是个警察,记得很清楚,母亲很多次陪他来上课,都穿着警服。
这个小男生也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说话稍微有点大舌头,年龄不大,嗓门倒是挺粗,还总是调皮的很,还喜欢装小大人,很有意思的一个。
她母亲很喜欢我这个老师,为了想把我留在昆明,还给我介绍了个对象,搞装修的。
说是她们小区,从小看着长大的,知根知底。
我们见了两三次,后来,母亲因为他个子太低为由,拒绝了。
记得他最后一次约我游昆明景点——金殿,母亲跟我大姐一直跟着,就一直对他冷冷淡淡的……
后来,他说我母亲大概没看上他,就没再接触。
还真是,记忆比较深刻的三个学生,都是男孩子。
——
我们那里的两个兼职钢琴女老师,都是云艺的,我和其中一个关系还挺好,那个女孩很活泼,家里离培训部很近。
还跟我学了一段时间钢琴。
后来我走之前,把培训部两万块钱转给了她。
唉,说到转让自己亲手从零起步干起来的培训部,心里还是会有些伤感。
因为那个时候痛经太厉害,去医院一检查,居然是子宫腺肌症,双侧卵巢囊肿,而且保守治疗复查的几次,越长越大……
最后医生说要么手术……
要么……结婚生子……
(唉,所以《VIP女主的狗血日常》里面这个剧情,在我身上也是真实发生的。)
后来也跟那本书里讲的一样,母亲给我在一个大型婚介机构办了个VIP会员。
然后就开始了每晚一个的相亲日子。捂脸。
不过,真实情况,我可不像你小说里面那么幸运遇到一个在自己喜欢类型的男主,呜呜……
在这种密集式相亲以后,始终也没有遇到投缘的。
最后VIP会员到期,母亲就放弃了婚介所,找老家的亲戚朋友给介绍。
然后,很快的,我三姐给我介绍了她同事的侄子,董研杰,一个开封部队的三期士官,也就是我的前夫。
因为相隔万里,第一次见面是视频聊天。毕竟隔着摄像头,大家都隐藏在滤镜之下,给对方的感觉都很美好。
而且,他也一时激动的承诺我,三期士官到期就不续签了,我们一起干点啥,一起过简单温馨的二人世界。
(只不过,现实总是残酷的,他违背自己当初的承诺,后来瞒着我又签了一期三年的四期士官。
这也是我后来义无反顾跟他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
好了,回来。
视频以后,他就火急火燎的坐着火车穿越半个中国来昆明找我来了。
一见面,母亲就相中他了,不止是因为老妈特别喜欢军人,主要是他长得182的个头,挺拔,有礼貌,长的也不错。
我那个时候吧,反正只要你可以接受我的信仰,能支持自己学佛就行,没啥别的想法。反正我看异性都差不多,高矮胖瘦,美丑贫富的,我都不介意。
(哦,对了,说到老妈喜欢军人,还有一段经历,有必要说一说,我上大二的时候……
有一次坐火车去玉溪过暑假,路上在怀化时,买了火车外小贩的两个鸡腿,老妈吃了没啥事,但是我却因为鸡腿食物中毒,引起了急性肠胃炎。
当时症状老吓人了,母亲说,我都开始口吐白沫,翻白眼了……
当时乘务员发现我的情况,赶紧广播,问车上有没有医生,记得当时有医生,不过车厢离我这边挺远,老妈又不好意思,让人家医生过来,两难之际,老妈就像身边人求助,当时邻座就有一个部队里穿军装的青年。
他听完母亲的求助,立马放下背包,就把我背起来,一溜小跑背到了医生所在的乘务长所在的那个车厢。
后来,那个医生查看了一下我的情况,判断无大碍,母亲才放下心来,后来又给我这儿按按,那儿按按的,很快我通了便,症状就基本都没了。
只是拉的有些脱水,虚弱的很,当时提前在贵阳站下了,在那里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