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其他 > 人生如夢,為歡幾何 > 〈五十二〉日记里的学习生活——转到国际音乐教育中心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日记第六篇

沈音国际音乐教育中心

师从男高音歌唱家——刘捷老师

2002年 11月26日

今天上课留的作业:

要好好练习吸气,要吸到腰部,要练练它的能力,将气保持住。

想想老师说的打太极拳的那种感觉,将气自然的保持住,即使身子随意动也不会影响。

放松喉咙,非常重要,一定要将力量从这儿移开,要用在下面后腰部和上面大脑后下方。

另外上一节课老师留的作业也要记住那已找到一点的感觉,千万不可丢掉,不能出现反复,这次要脚踏实地的一点一点往前走才行。

跟一个老师,就要顺着他的教学思路,有不懂得就问,不要瞎琢磨,要及时和老师沟通。

唱歌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我现在要做的是理清思路,将它想的越简单越好。

今天有专家讲学,因为坐的远听不清,收获不大。

不过,却让我明白,英语、意大利语、德语……这些外语学习得好坏是多么重要!

要在语言上狠下功夫才行。

[图书馆读书摘要:

★战斗者是因为乏力而死的,不是因被征服而死的。

★不诚实的人一面觉得自己身上的诚实不足贵,一面愈觉得别人身上的诚实可贵了。

★若是为了生活不能恰如自己的期望,便要坐下来痛哭流涕,那才是真正的可怜虫,也就成了一个可怜的民族。

★你不等到完全丧失名誉的时候,你决不会懂得名誉是怎样一种负担,也不会懂得自由到底是怎样的。

——《飘》米切尔(美)]

看了日记上的日期,原来大一第一学期期末我就转到国际音乐教育中心了,我脑子里居然一直以为是大一后半学期呢,记错了啊!捂脸。

瞅着日记上记录的,要在外语上狠下功夫,我才想起来。

自己大二的时候还专门在每周末报了一个《新东方》的英语口语班。

还找了一个意大利外教专门教了我一段时间意大利语。

英语口语班是个大班,好多人一起上的,是个很活泼的短发女老师,英文名字记不得了,额……

不过,课堂上老师给我取的名字,我还记得,叫茱莉亚。其他同学也都有老师给起的英文名字。

取好名字以后,我们就开始首先学习用英语自我介绍,老师在整个课程上也是全用英语来给我们对话、上课的。

后边的课程老师就是按照《新东方》那个口语教材上,一个课时一个课时的进行了。

当时是很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英语课的,后边的日记里,还专门用英文写了一篇日记呢。笑。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小小期待一下。(捂嘴)

意大利外教嘛,请的是个小伙子,来中国留学的,课堂形式是一对一。

不过这个意大利留学生他中文讲的真心不错,我们交流起来完全没有障碍。

个子不算高,长相也一般,性格有些腼腆……

后来由于学费比较贵,我也不需要学的太深,只要看到意大利语能标准的拼读发音就行,还有懂它的一些简单语法……所以并没有学太久。

也算是场不赖的经历。嘿嘿,我这人什么都喜欢经历一下……

——

日记第七篇

2002年12月8日(星期日)

练呼吸,就呼吸这一个动作,要切实体会到,下面有呼气和吸气的感觉。

要掌握好方向,要是后边那个点向下,不要只用前边,应将上面的一切全放松,不要越吸越高而吸到胸腔。

要仔细体会。

唱歌时,要将歌词咬在后腰上,要始终在那个地方唱才行。

[图书馆读书摘要:

★小说好比沿途搬运的镜子,而展现在诸位面前的,有时是蓝天,有时是泥泞。然而,背负这面镜子的人,却要遭受不道德的谴责。

★少说话,尤其要紧的是,绝对不要说自己不知道的事。

★我的幸福,值得我本人去争取的,我今天的生活,绝不是我昨天生活的冷漠抄袭。

★绝对清晰——是风格上唯一的美——创作座右铭。

——《红与黑》司汤达(法)]

——

日记第八篇

2002年12月10日(星期二)

今天的课堂重点还是在呼吸上,重点是练习关于气的各方面机能。

要多练吸气,吸到底,然后一直一直的吸到不动为止,而后保持一阵,然后再吐出来,而后继续。

也可练狗喘气。这样有助于练吸、呼肌肉群的能力。

要多体会,吸到下面,就在下面唱,另外将喉头拉下去,要声带自然的闭合,不要人为的加力。

一定要该使劲儿的地方使劲儿,不该使劲儿的地方不使。

[抄了三篇日记,刘捷老师反反复复在强调呼吸,还有和吸气、呼气相关肌肉群的锻炼。

说实话一边抄,都一直发困,很枯燥。

其实在刚开始上刘老师课的时候,也是会常常困的睁不开眼睛。笑

刘捷老师在针对呼吸,针对相应肌肉群的机械性练习这一块儿,跟天津韩宝林老师是很相似的。

孔老师也很强调机械重复似的基本功练习……

三个男老师如此相似的教学方式……大家有没有悟到什么……(贼笑)

很多学生都不喜欢枯燥的练习,都喜欢不停地唱歌,其实那样提高的很慢,甚至很难提高……

我认为感性(女性向)、理性(男性向)的结合才能达到最完美的状态。

也可以理解为精神和物质。

就像关于男女对待爱情的差异,这个永恒的难题。女性在感情中更偏向精神、情绪内在的需求,男性则更偏向物质、身体外在的需求。

而我理解的完美爱情,这两方面应该是都具足的。眨眼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