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开始追问弟弟关于索尼游戏,问他记不记得以前都有哪些爱玩的。
他却说:“你写自传,应该以自己脑子里的东西为主,总问别人,这还有什么意义……”
想想也是的。自己回忆吧,想到多少是多少。
不过弟弟这两天也给我补充了很多。
——
经他一提醒,很多事情在脑海里才清晰起来。
在卧龙街住的时候,一开始父母是在南头开游戏厅,后来搬到北边大润发这边住,就开始干商行了。
而开游戏厅和商行之间,父母还停了几年,在右司官口,也就是双龙巷那个地方开了家干洗店。
这段时间由于好几个地方到处住,脑子里其实有点混乱。不过,初中刘萌萌在双龙巷这边教我跳新疆舞这事儿,我记着可清楚!
这个时期也是弟弟在三星中学上初中住校的三年。
说实话小学毕业后,对于弟弟非常执拗的想上住校制的私立初中,我一直觉得很遗憾。
我能理解他,我当时也不喜欢那个家,尤其是工人电影院的那个家,因为天天就我们两个小孩子在家,父母几乎天天不在,或是回来的很晚……
父亲常常喝酒喝的酩酊大醉,经常都是被母亲带着我和弟弟给拖回家的……
那时经常会有一个妇女骑着自行车前面坐一个孩子,后座坐一个孩子,独自骑行在大马路上……
沉重、孤独、无奈……
只为寻找那喝醉酒,忘了回家,不愿回家的丈夫……
其实那个时候我是不懂丈夫的意义的,我不懂,为什么一个让女人和孩子仰仗的男人,为什么那么不愿意回家,不喜欢自己的老婆……
就因为母亲长的丑?!身材不好?!不会撒娇?!不会打扮?!没有风情?!
家到底是什么?
我一度很困惑,很迷茫……
那个时期,有时候父亲会喜欢带着我跟他一起出入一些酒摊,或者一些类似台球室,录像厅,歌舞厅……之类的地方……
因为我比母亲长的好一点,据父亲说,我比较像他……
所以他喜欢我,走哪也喜欢带着,也因为我唱歌好听,还爱唱胆子大不怯场……
父亲喜欢带着我,好像倍儿有面子似的?!我不懂。
那些地方我也不太喜欢……
我觉得那里没有家的味道……没有家的温情……没有母亲慈爱的呵护……
只有跟看笑话似的陌生人脸……只有各种奇奇怪怪表情的人脸……
记得有一次父亲带着我去一家录像厅,他和别人谈事情去了,我留在录像厅,看着看不懂的东西……
我看到大屏幕上有一个女人在光着身体裸奔(后来,才知道那个女明星叫钟丽缇)……我不懂为什么……只是知道剧里面的男人都喊这个女人叫——小姐。
剧里有很多不堪入目的画面……但我那个时候不懂,只是往脑子里装下了这些画面……
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
我不知道父亲是真的不知道,还是不在乎……
还记得卧龙街北头开游戏厅的时候,有一个常常爱在我们店里打游戏的一个叔叔,喊我和弟弟去他家看片子……
说是很好玩的片子,当时我堂哥听到了,也想看,我们三个就一起去了,当时不懂,就是觉得里面男男女女,搂搂抱抱,动不动就脱衣服……
后来懂了,又能怎样,已经过去好多年,那个叔叔长什么样,叫什么都不记得……
后来跟父亲说起这个,他也只是不做声……
有时候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他亲生女儿?!不过,就我们这外貌,估计谁看都是板上钉钉的答案……
后来长大了,我才知道那些都是什么,可是小小的心灵已经让污染,如何能把记忆拔除?!
还好,后来上初中时,老师推荐我们读了很多名著。我这人最大特点就是听话,老师让读,我就一本一本都读了。
那个时候,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德伯维尔家的苔丝》,《简.爱》,《傲慢与偏见》,《茶花女》,《红与黑》……
其他的我都读的一知半解,只有《简.爱》我读懂了,我知道了一个女人该有的尊严……
我看到了一个男人尊重一个女人的样子……
我看到了爱……
我看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该有的样子,哪怕里面的男主人已经是二婚……哪怕他们之间的差距有些大……
类似的片子还有一部《音乐之声》,我喜欢里面的音乐,也喜欢里面的女主角,在那部片子里我看到了阳光……
在自己的家庭里看不到的阳光……
也就是那个时候吧,我有了一个想要写作的愿望……
我想写出能散发着光芒的小说,能够让那些内心在阴暗痛苦中挣扎的人,获得新生和解脱的好书……
也是那个时候我开始了看漫画,言情小说,因为,我想更多的看到爱的样子……
我想活在幻想中,现实的生活,我很不喜欢,很多时候,想想忘了也许也挺好的……
所以自己对小时候很多事记忆力那么差,可能也和这个愿望有关吧。
也许是神听到了我的许愿,拿走了那些让我不愉快的记忆。
——
初中后期也有在双龙巷住过,那时是翻盖成了两层小楼以后。
最初住进双龙巷这个门面房时,印象中只有一层的旧房子,外边一间,里面一大一小两间房。
我记得很清楚,因为我就住在北边那个小屋里。在那里我还经常被鬼压床!
还经常看到屋里到处是猫,有的甚至站在我床上,离我很近,一眨不眨的盯着我,我不能动,但我很清楚自己醒着……
那个时候我也尝试养过一只小猫,但没几天,小猫挣脱绳子就跑了。所以我知道猫咪是不喜欢被拴着的。
现在我也在养猫,但是没再栓过它们……
在那个小屋里,我还清楚的记得有一年夏天,父亲骑摩托车带我,我穿裙子腿漏在外边,在下车时不注意,烫到腿,腿上肿起了很大一个水泡。
印象中足足一个星期才下去水泡,一个月才好完全,但是留下了一个很大的疤痕……直到现在……
那个时候,父亲对于我的烫伤,只是说了句,你怎么这么笨……
可他没想过,那么高的摩托车,我一个个头不高的小女生,大夏天还穿着裙子,从后座爬下来,会是多么危险……
——
那个小屋常年黑漆漆的,因为对面紧挨着一个小过道儿,非常窄小,对面房子几乎把能透进窗户的阳光都挡住了。
而另一边是父母住的那一大间。因为三面都没有啥光线,也是常年黑漆漆的。
印象中那个时期,在这个房子里住的很压抑,也是这个时候干的干洗店。
干洗机是上海原装进口的,我记得清清楚楚,大好几万呢!在当时算很高档的了,干洗用的药水也很贵!
所以我们家干洗店收费比周边其他店都高,因为他们有很多都是手洗的。而我们家可是货真价实的进口药水机洗。
但那又如何,一般人还是只认便宜。而且,我们开封这样一个三四线的小城市,大部分居民的衣服确实没那么高档到需要用昂贵的药水机洗的程度。
所以也是父母没有调查好市场需求,再加上没有经验,这个干洗店生意最终赔了不少钱。机器也贱卖了。
——
哦!对了!说一个当时在干洗店遇到的特郁闷的事:
一些人故意拿比较贵又有问题的衣服,当你洗好给他时,他就精准的挑出毛病来索赔!
所以,当时每次收衣服,里里外外检查衣服就是个很费劲的活。
因为有些瑕疵真的藏的太深!!!
所以没有哪个行业是好干的啊!
还有后来老爸老妈也学精了,把价钱分了类别,低价的就手洗,高价的才机洗。
可就是这样,也不免遭人质疑。但洗好的衣服,又很难分出哪个是机洗哪个是手洗!
但有些羊毛羊绒衣服除外,那些水洗指定缩水的。但机洗就不会。
所以,一分价钱一分货。除非懂行的人,有很厉害的分辨能力,小便宜还是不要占的好。
额……说游戏呢,一章全跑题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