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呢?”大家来八卦怎么会嫌等呢!
真是的哪哪有热闹就往哪里凑,真烦。
“沈太太,听说你家来了一个小女孩,还漂亮的不得了诶,怎么不见人呀!”开口的是四人中的王太太。
王太太是本省海市人,带有海市人特有的口音,轻轻柔柔的。
“你们说欢宝呀!她刚来忙着呢!”林江雅就差直说没空,不给见。
“这样子啊!”
不让见,几人越觉得传言的真实性也高了几分。
“唉,你们家老沈也是怎么突然就带了个孩子回来。”
“陈太太你这话什么意思呀!老沈什么时候带人回来了,可不能乱讲得嘞!”
“……不就你说的欢宝。”陈太太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哈哈哈~哪里是老沈呀,分明是我去接回来的,欢宝是我娘家姑姑的,我姑姑年纪大了就放我这养,按辈分是我妹妹,已经上户口了。”
林江雅愉悦地欣赏着四个人变化的脸色,又继续道:“你们今天突然上门,该不会是听信了小区里那些流言?”
“怎么可能。”王太太急忙否定,越显得欲盖弥彰。
“那就好,下周老沈生日我会大办一场,到时候给你们介绍欢宝,怎么也得让她认识认识你们几位老姐姐,你们以后可要多照顾着我妹妹啊!”
陈太太她们四人脸上的笑容都要维持不住。
哈哈哈~林江雅心里暗笑,一击致命。
这几人有一个共同致命的要害就是不能提与年龄相关的字眼,否则必定破防。
要不是面对着林江雅得端着,要不然在没人的时候绝对拉臭脸。
“哈~那是那是。”众人笑着掩饰尴尬。
“别顾着笑,喝喝茶败败火。”最后三个字林江雅到底是留面子没说出口。
林江雅以一敌四扯了一上午嘴皮子,终于把人送走了,再不走她都想赶人了,她笑的脸都要僵了。
“阿雅,快来帮我一下。”
还在揉搓舒缓一下面部肌肉的林江雅闻声立马走出去,就见老沈手抱着两大箱的东西,身后的俩保镖身上手上也是挂满了东西。
“你不是去办户口了吗?怎么买这么多东西。”林江雅虽然嘴上问着话,但手也没闲着帮他接过箱子。
打开一看全部都是书,“你买这么多书干什么。”
“给欢宝的,她不是喜欢种地吗,我就买了一些相关的书,她应该会感兴趣,阿文阿武手里的是适合她年龄的书。”阿文阿武是指他身后的保镖。
“我还给你和欢宝买了衣服首饰和玩具。”
“老沈,你是华国最好老公。”爱你呦!
“那必须的,欢宝呢?让她看看喜不喜欢。”
“一早上都泡在她的地里了。”林江雅无奈道。
“没事,欢宝喜欢就让她捣鼓吧!总不能扼杀孩子的天性,说不定以后会她成为科学家呢!”
“也是。”
林江雅嘱咐佣人去叫长欢,然后向沈成琅伸手勾了勾 手掌。
沈成琅秒懂,将内口袋里的户口本地给她。
看着户口页上的人名‘长欢’展露欢颜,“欢宝现在是我们家的了。”
“是是是,我们家的了。”
“阿姐姐夫什么是我们家的了。”长欢一进来就见夫妻俩开心地笑着。
“欢宝你呀!看这是户口本。”
长欢还是第一次见,有些好奇,拿在手里翻翻看看了好几遍才还给阿姐。
“有了户口本,明天阿姐就带你去办理入学手续。”摸了摸她光滑的小脑袋,又说道:“阿姐打算让你读小学和??一个班有照应,再给你请一个家庭老师补补知识,怎么样。”
“听阿姐的。”从没上过学的她对这个没什么概念,但家庭老师可以有,她也是第一次觉得自己知识严重缺乏。
林江雅和沈成琅本是打算让她上幼儿园大班,但又想着欢宝的情况,实在不放心她一个人去上幼儿园,索性直接上小学和??一个班,有这小子在也不会让欢宝被人欺负去。
文化知识这一块得请一个很有耐心的家教老师,给欢宝好好补补。
“欢宝,这些都是和种好地有关的书,是姐夫给你买的,等你和老师学好城里字就可以看了。”
林江雅也是没办法,现在的长欢就像缺了一根筋什么都很懵懂,她也只能用“种好地”“城里字”来形容农业书籍和简体字了。
“谢谢姐夫。”长欢正需要这些,她想着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她的种植技能呢!也想学学城里人是怎么种地的。
“不用客气,阿菊你带阿文阿武他们把书和这几个玩具衣服拿到欢宝房间去。”沈成琅指着桌子上的箱子和袋子。
“是的,先生。”
“我们先去吃饭。”
今天午饭一如既往的丰盛,鱼头豆腐汤、油焖大虾、肉末茄子、蒜蓉鲈鱼、清炒空心菜、虾仁炖蛋,除了空心菜其他的份量都比平时少了很多,毕竟只有三个人。
以前肯定是不会这样的,但现在谁让她们有一个实实念叨要勤俭节约呢!
长欢在改变她们,她们也在影响着她。
每顿的荤菜种类都会比青菜做的多,好让长欢习惯吃荤,她以前在庵里吃惯清淡的了,她们家荤菜的的口味都比较重,虽然才两三天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长欢加荤菜的次数在逐渐变多。
今天可能是翻了一上午的地,消耗了一些体力,吃了十碗长欢才勉强有了饱腹感。
当她第十碗吃完放下,林江雅夫妻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怀疑前两天她是不是在跟她们客气了,不敢吃饱呀!
“欢宝今天是不是翻地太累了。”所以吃这么多,肚子有没有难受。
“不累呀!”这才哪到哪。
那怎么……
沈成琅不知该怎么问,问了怕孩子敏感以为他们嫌她吃的多,不问又怕孩子藏事吃不饱。
可他们不知道这十碗对于长欢而言是小意思,正常情况下,她一顿平均饭量是五大海碗。
忘忧庵的一海碗等于沈家的三碗,这么算长欢也才吃个三大海碗,属实不算多。
沈成琅想了想,还是以孩子今后的身体健康为重,故作难过试探:“那你昨天怎么才吃四碗,今天吃十碗,你是不是跟姐夫客气,都不敢吃多。”
“不是的,不是的。”长欢连忙否定,“昨前两天我没有干活,就没消耗体力,吃的就少,但今天早上有消耗一点掉,所以吃多了一点。”
“真的吗?”沈成琅觉得有这一部分的原因,但……那也不至于差着六碗吧!
长欢瞅瞅姐夫,瞟瞟也是一脸认同的阿姐,叹了一口气,只好说了实话:“我胃口比较大,见你们吃了三四碗就饱了,我也就跟着吃四碗了。”确实没么吃饱。
夫妻俩有气到,不是气长欢,而是气他们自己,怎么就没有多注意到这个情况。
现在看着长欢的小脸,他们就觉得比两天前来的时候还瘦了,饿瘦的。
都怪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