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上的锣鼓喧天一直持续皇宫门口才渐渐平息下来,文武百官早就在太和殿广场前等候,只为这些凯旋的将领接风洗尘。
而站在最前面的自然是摄政王陆凌。
他注意到秦盼也跟在秦凯身后时,先闪过一瞬诧异而后又舒展开来,觉得这也在情理之中。
只不过她这身衣裙是怎么回事?
如此惊心动魄的美丽岂不是都被让人看去了,还好带了个面纱。
秦盼自然陆凌心中作何感想,只觉得有些心虚。
太尴尬了,早知道还是不跟着一起来了。
“盼盼,下马。”秦凯搀扶着她下马,将人安顿在此等候,才进殿接受封赏。
“谢谢二哥。”
秦盼心虚时声音都小了许多,她总感觉陆凌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可悄悄看去时他只是维持着那副雷打不动的面无表情,与自己二哥寒暄客套着。
他们一行人进了太和殿内,秦盼独自留在原地等候。
今日日头有些晒,就在秦盼还在想自己偷偷跑到其他地方遮阳会不会不合规矩时,一把罗伞悄无声息的挡在了自己头顶。
“奴才是殿内伺候的小李子,秦三小姐若觉得劳累可先到偏殿休息片刻。”一看着不大的小公公夹着嗓音说道。
秦盼茫然的朝他看去,恭敬的道了谢,“多谢李公公,我在这等着就行了。”
她笑得拘谨,心想还是在这等着吧,偏殿这种书中总会出点意外的地方还是少去的好。
“三小姐不必忧心,奴才是奉摄政王之命来照看您的,您乃秦将军胞妹自然是怠慢不得。”李公公见她疑虑解释道。
秦盼还是婉拒了他,可李公公命人端来的茶水她倒是没拒绝。
刚才又哭又闹,喊得太久嗓子有些干了。
可她才刚放下茶盏,一旁又有个小公公命人撑着罗伞走了过来。
“奴才是殿内伺候的王公公,特奉秦将军之命带秦三小姐到偏殿休息,这日头毒辣,若中暑了可不好。”
秦盼忽的笑了一下。
陆凌和秦凯还真有默契。
“多谢王公公,我在这等着就行了,劳烦您了。”她照样谢过了王公公。
可李公公和王公公却暗自较劲般,有些推搡,谁都想在秦盼面前好好表现,毕竟她身后的不是摄政王就是秦将军。
本枯燥乏味的等待,也因这两人的变得有趣起来。
他们在殿内受封,秦盼在外等候,不知不觉一个时辰便过去了。
“盼盼,回家了。”秦凯意气风发的走出来,朝她招手。
“来了!”秦盼小跑着过去,“大哥得了什么奖赏,黄金万两还是良田百亩,金银珠宝有多少,咱们是不是要发了呀。”
秦盼丝毫不关心秦凯封了什么职位,只对这奖赏感兴趣。
陆凌回朝时低调至极,并没有受万民拥戴着进京,可秦盼却听说了皇上赏赐了一箱箱亮瞎眼的真金,让人羡慕。
“小财迷。”秦凯无奈又宠溺的摇了摇头,“都有都有,你要就都给你了。”
秦盼瞬间两眼放光。
虽然她不缺钱,可钱不是越多越好吗,谁会嫌弃呢。
“别这样说,我们一人一半怎么样。”秦盼内心盘算着,若是黄金万两一半也有五千,“好歹妹妹我日思夜想天天为你祈福,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秦盼确实时常想起她二哥,不过是为了让他早些回来,帮助自己逃婚罢了。
“是是是,你最辛苦了。”秦凯对他这个妹妹实在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回家。”他让秦盼骑着马,自己却替她牵着缰绳,一起往将军府走去。
回家这个词秦盼好久没听过了,往常她回秦府都是不情不愿,想着有朝一日定要搬出秦高明那。
“二哥,我不想住秦府了,我想回家住。”秦盼说着就有些委屈。
将军府是他们父亲在世时居住的府邸,自从秦盼搬进了秦府就再也搬不出来了。
虽然这两处她都没有什么归属感,可好歹将军府是自己的地方,不必受制于他人。
“哈哈哈。”秦凯却突然笑了出来,“不然呢,二哥都回来了你不回家住还想去哪啊。”
秦盼了然,她相信二哥会替她解决好一切的,“多谢二哥。”
秦将军府前,原先秦家的家丁仆人早就等候多时。
“将军,小姐!”
他们一见秦凯秦盼二人回来便纷纷行礼,许多都是秦凯提前安排好的旧人,对秦盼来说也有很多熟悉的面孔。
“公子、小姐,你们可算回来了。”
上前的是府里的管家秦伯,他头发半白,这些年苍老了不少,“咱们将军府又可以热闹起来了。”说着,秦伯有些泪目。
“秦伯,一切可都还好。”秦凯问道,两人被簇拥着进了府内。
将军府内早就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房屋修缮也做的十分完备。
“多谢公子挂念,一切都好,一切都好。”
秦伯本不姓秦,可跟着秦家太久,十几年前特赐族姓,是在府里干了几十年的老人了。
他们寒暄着,感慨着这些年过得太快了。
待秦盼走进厅内,只感觉到一股扑面而来的熟悉感,也许是原主幼时的记忆,也许是曾在这住了一年的自己,一桌一椅都感觉在梦中出现过很多次一样。
好像真的回了家。
秦凯将秦盼领到祠堂,他们回来做的第一件事是先到已故父母和大哥排位前上香。
两人齐刷刷的跪在团蒲上,郑重其事的烧香磕头。
“爹爹、母亲、大哥,我回来了,此去已有三四载,终不负众望我军大捷,今关外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小妹也平安健康,望你们在那边一切安好。”
秦凯身为大将军极少流露出如此触动的神情,他这几年在关外的艰辛可想而知。
秦凯、秦盼本就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