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国天王与倭国幕府争权,两者心思各异。
再加上各地大名也多是自行其事,整个倭国有如一盘散沙,这是其二。
我大明外敌尽除,朝鲜与琉球尽皆内附,挟大势之威之压之。
任凭他七窍玲珑,又如何能翻得了天去?”
见李承彦若有所思的模样,李素又笑着道,“就像你上次与佛朗机人谈判一样,挟我大明大胜之威。
区区佛朗机蛮子又算得了什么?
国强,或者是国势相当,则纵横之术无敌于天下,搅动风云无往而不利。
国弱,由纵横之术仅能于列强之间苟且周旋,谈何无往而不利?”
李承彦再次向着李素敬了一杯酒之后道,“学生明白了,难怪陛下要学生随先生来倭国。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李素笑着拍了拍李承彦的肩膀道,“慢慢学,你还有的是时间。
以后我大明对外的战争绝对少不了,你这一身纵横之术也算是生而逢时了!”
十二月初十,紫禁城。
湖广布政使邱嘉到了京师。
皇帝点名要见他的,是关于在武昌建第二个经济特区的事情。
这一天一大早,张煌言和冯崔都在。
在邱嘉到之前,皇帝随口问道,“张溥他们最近如何?”
张煌言说道,“张溥和方以智他们在政法大学里潜心研读陛下的书籍。
倒是很少外出走动。”
“读了一年多了,总得有个动静了吧。”
“明日臣去看看。”
“不必,下午就让他们都进宫来见朕。”
皇帝要见张溥他们,这倒是让张煌言和冯崔都很意外。
“是。”
便在此时,方正化进来了。
“皇帝,泉州刘大人有一份重要的奏疏。”
本来现在许多奏疏朱由检都不看了,给内阁去处理,司礼监去批就是了。
不过泉州的奏疏,他肯定要看的,必然是关于市舶司的。
皇帝打开一看,卧槽!
他的脸色立刻就阴沉下来。
临战之前,有人卖明军军情给荷兰人?
刘尚总是会添些油加些醋的。
例如那个情报是张平二藏着准备送出去的,但他是杨十三的人。
而杨十三又是杨六和杨七的弟弟。
杨六和杨七是郑芝龙十八芝的成员,郑氏集团的重要人物。
没说是郑家的人指示的,但每一个字,都透露出对郑家的指责……
这份奏疏可不是密奏啊,是通过了通政司,呈递到内阁,内阁批阅完后,上报到乾清宫来的。
内阁首辅倪元璐在上面写的建议比较委婉,由宪兵司严查。
朱由检将奏疏放在一边,不动声色。
严查个蛋!现在怎么严查?
郑芝豹和李大?还在非洲,你现在跑到非洲去把郑芝虎给办了?
这个时代的大航海主要有三个国家。
一是西班牙,二是葡萄牙,三是荷兰。
虽然已被大明教训废了,但底子还。
前两个是老牌殖民帝国,荷兰算是后来居上。
他们在南洋相互竞争。
其中荷兰趁着自己强大起来了,到处撩骚西班牙,也撩骚葡萄牙。
两个老牌殖民国家在这个时代,已经颓势渐现。
前大航海时代,巨量的财富流入西班牙和葡萄牙,那里的贵族和官员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国家越来越腐败。
面对新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的强势竞争,西班牙人也拿出了要搞死对方的架势,可无奈持久力越来越不足了。
大明末年,南洋的贸易和大明东南联系很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