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芝凤道,“这就是命啊,南提督在海上混了一辈子,临老了遇上陛下这等明君。
总算是熬出头来了。”
说完之后,郑芝凤又将话题一转,笑道,“不知道唐王他们在新明岛上如何了?
倒是有些想他们了。”
听到这话,郑芝龙道,“还能如何,新明岛这时候正是秋末时节,眼看着就要下雪了。
岛上没有蛮子,这些家伙还不是躲在屋子里等过冬?”
打了个喷嚏,朱聿键裹了裹身上的衣服,嘀咕道,“又起风了!”
朱存机笑道,“说不得是哪个大明的小娘子在挂念着王叔祖?”
朱倬?也跟着道,“说不定是哪个当红的清倌人一直等到王叔去梳拢,心里想的紧?”
呸了一声后,朱聿键道,“你们两个混帐东西。
狗嘴里就吐不出象牙来!”
骂完了之后,朱聿键才接着道,“这岛上的情况现在基本上也弄的差不多了。
可以试着向里面再推进些了。”
朱常瀛道,“王叔说的是,咱们一直在靠着海岸的地方也不是个法子。
说不定哪天就会有蛮子们途经这里,跟咱们发生冲突。”
朱聿键斜了一眼这个比自己大许多但是胆子比自己小了许多的侄儿,笑道,“蛮子们倒是无所谓,不怕他们来,就怕他们不来。
现在的问题是咱们在这边上。
里面那么大片的地方却没有百姓过去耕种,这心里总是不得劲。”
朱倬?道,“王叔想的倒是好,可是这百姓不够啊。
就这么点儿人,连边上这些地还没占满呢,还想着往里去?”
听到朱倬?的话后,朱聿键等人的脸色就黑了下来……
新明岛上的百姓可能是假百姓。
要不然怎么一个个的在大明时都安心种地,到了新明岛就想着去挖矿?
是,挖矿捡煤炭这种事儿给的工钱不少。
可是总不能光想着赚银子就不想着种地了吧?
都他娘的挖炭去了,那地谁来种?
没有人种地,粮食上哪儿去弄?
早些年间还有能力卖给朱由检一些粮食,到了朱由检四十四年。
新明岛上的粮食仅仅只够自己吃而没有富余了。
而且还不能因为这事儿就把挖炭的工钱给降低了吧?
没有人挖炭,到时候朱由检怪罪下来又是个大麻烦!
想了想,朱聿键道,“要不然,咱们问问陛下?
看看大明那边是不是?”
朱存机闻言,顿时颇为郁闷的道,“当初咱们还想着陛下会不会给咱们划好封国,然后让咱们各自回到封国去待着。
现在看来,完全是枉做小人啊!”
朱聿键也有些头疼的道,“那倒不是什么问题,问题是陛下如今对咱们不管不问的。
是不是把咱们给忘了?”
事实证明,在用得着朱聿键等人出力卖血的情况下,朱由检肯定不会忘记他们。
但是在后宫中有几个娇滴滴的秀女等着自己去宠幸,而外边又没有什么大事。
也用不着这几个藩王的情况下,朱由检就把他们给忘到一边去了。
从南京回到京城之后,已经过了三四天的时间,朱由检还没有去后宫看一看这几个娇滴滴的小美人。
心情自然也是好不起来,哪儿还有空去研究这几个咸鱼一样的藩王。
到了周皇后所在的坤宁宫,朱由检便先逗起了过来给自己请安的女儿和儿子们,根本就没提秀女的事儿。
过了半晌,挺着大肚子的周皇后才吩咐宫女将长公主和皇长子、皇次子带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