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仙点拨,那也不可能是瑞象,只能是一场邪祟灾祸的表象。”
“而这一次,大概便是那次灾祸的延伸,不然坐稳河北的昌平侯又何故花那么大的功夫与动静,去青州?”
“我夫君爱民,黄巾军更是以百姓为本,我等见不得青州百姓尸横遍野。”张娇说道。
“这点我无法反驳,毕竟到目前为止,尔等黄巾确实是如此做的。”祢衡说道。
“尽管在我看来,这只不过是为自己取得天命而做的铺垫。”
祢衡将茶杯放回桌上,慢慢起身看向刘昭青与张娇:“但,也只有你们能做到这件事情。”
“这与你刚才说的有什么关系?”刘昭青问道。
“如我所言,我是这么觉得的,孔兄亦是如此。”祢衡说道。
“他见识过力挽狂澜的你,所以这一次也如那般一样,觉得你依然可以做到。”
“而昌平侯与张夫人,想想看,那时候北海是何等情况?”
刘昭青缓缓皱眉,张娇也陷入了沉思,就连刘昭青身旁站着不动庞统都抬起胳膊托着下巴。
“你的意思是……北海的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远比表面更加严重的地步,而且只有孔融知道这一点,他甚至没有告诉身旁的人?”刘昭青得出了这个结论。
“昌平侯甚为机智。”祢衡点头赞许。
“孔兄向来如此,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冒险,如之前的寻仙问圣。”
“这一次,他寻的‘仙圣’不是那左仙,而是——你。”
“所以,昌平侯这一趟若是过去,凶险万分,十死难一生。”
大堂之内陷入了良久的沉寂。
张娇首先微微抬手,让祢衡身边的士卒都退了下去。
而刘昭青则是点头说道:“这点,我确实忽略了……”
他对孔融可没有那么了解,对于这件事的认知也是一场“还来得及拯救”的危机。
可从祢衡的叙述来看,其实已经是已倾大厦,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灾难。
祢衡看向刘昭青,他神情恢复了平时的平静,他在等着刘昭青继续说下去。
果不其然,刘昭青说完后,只停顿了片刻,便继续说道:“但我们还是得过去。”
“为何?”祢衡立马问道。
“难道你不知道这已经是无意义的事情了吗?”
“祢衡先生说得虽然有道理,但就算是不可挽回的灾祸,前方未传来消息,便说明还有百姓可以拯救。”刘昭青说道。
“那些说不定都只是邪祟的诱饵,亦或者是一具具空残躯壳。”祢衡再次开口。
他看着刘昭青:“为何不留在河北,等着灾祸过去,这样青州不就是你的了吗?”
“我要的从来都不是一州。”刘昭青摇头。
“我欲见九州大同,使汉民安居乐业,这是我们黄巾征战的目标与信仰。”
“现在青州百姓同样深陷苦海,我若坐观不动,我的百姓,我的士卒,又会作何感想?”
“天下百姓是我的立身之本,不可弃之。”
“好!”
祢衡忽然一声大喝,让庞统的两簇毛发都稍稍竖了一下,捂着左边耳朵皱眉得看着他。
而此时的祢衡双眸神采奕奕,哈哈大笑:“昌平侯果然与那些酸臭权贵,鸡犬富贾不同!”
“祢衡先生谬赞了,刚才我听先生说我若过去‘十死难一生’而不是‘十死无生’,是不是有高见?”刘昭青拱手后,问道。
“‘先生’就不必了。”祢衡摆了摆手:“昌平侯不管是身份还是学问都高于我,而且是庶民出身,不似那些权贵。”
“至于‘高见’嘛。”祢衡摩挲短须,半晌憋出两个字:“没有。”
“……”
第448章 祢衡求庞统
“不过,‘高见’是没有,但是‘拙见’却还是有的。”
祢衡紧接着的这句话算是让刘昭青缓了过来。
他知道祢衡有试探他的意思,但也知道祢衡肯定有方法的,不然在这个时候也不会闲着没事找自己。
“还请不吝赐教。”刘昭青说道。
“北海的情况我此时也不知,不过既然知晓此行凶险,那么昌平侯应当以‘精’而不再‘多’。”祢衡也不摆谱,立即开口回道。
“尽管黄巾是以百姓为本,但此次大灾青州必定会死伤无数,昌平侯不应想着保住所有人,而是将还未受到影响的人保下来。”
“那么便不需要太多兵力,取一些最为适合做这类事情的人过去便好。”
祢衡说着看向刘昭青:“比如昌平侯自己,昌平侯文武双全,更有至宝护体,还得我大汉高祖之庇,我如孔兄一样,觉得只有你能做到挽救青州。”
说完祢衡又看向张娇:“而张夫人亦是如此,如果我得到的消息没错的话,张夫人亦有大能力,有许多传言夫人能换天唤雷。”
“此去青州无比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