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刘昭青清楚太史慈知道刘昭青是刘昭青,那太史慈就不可能动刘昭青。
北海本就内忧外患,太史慈不可能去招惹河北诸侯。
不过太史慈显然误会了刘昭青的话。
摇了摇头,刘昭青说道:“我不是说我,而是你。”
“我?”
“你要再多犹豫半会儿,可能就要吃一箭了。”刘昭青笑道。
太史慈瞬时望向不远处的黑暗中,在一处楼阁的二楼,有一股冷意正从中幽幽散出。
内心惊讶,这气势应该是天字人杰,或者说是保护刘昭青的他的部下。
这也是合情合理之事,只是太史慈刚才居然没有感知到对方,这让她觉得对方实力或者隐匿之术或许不在自己之下……
不过,此时的太史慈也知道自己气势不能输,不然等会的谈判之类的事情,或许要吃大亏。
“若真是如此,她或许要被你责罚了。”太史慈平淡说道,“既然昌平侯来主动找我,肯定也有急需从我这边想知道的事情。”
“而且,我之箭术也不算差。”
刘昭青笑着点头称是。
很快,刘昭青便与太史慈一起进入了其休憩的府邸当中。
说是府邸,但更像是一座小的独居院子。
进门只有一个小院,除了两侧厢房之外,便只有一个客堂。
在平原县城当中虽然已经算是不赖,但总体肯定也不算太好。
不过刘昭青之前也从刘备那里得知,这是太史慈主动要求的。
如此避人耳目,不想引起他人注意之举。
刘昭青很容易就能猜到她来此,必定不是受到孔融的指示。
所以,在落座之后,刘昭青便直截了当的开口说道:“太史将军过来平原,孔融应该不清楚吧?”
太史慈沉默片刻,开口说道:“昌平侯既然已经从刘国相那里听说了此事,应该不需要我再做解释。”
“的确。”刘昭青颔首。
“孔融寻仙问圣,先不谈其是否成功,首先我想知道,在太史将军眼中,此刻北海所面临最大的劫难是什么?”
“自然是袁绍。”太史慈立即回答道。
“非也。”刘昭青摇了摇头。
“是孔太守不问政事。”
刘昭青继续摇头。
“还请昌平侯直言。”太史慈开口说道。
“太史将军的性子确实直爽,就是有点急。”刘昭青笑道。
“北海现在所面临的最大劫难,不是袁绍,因为袁绍醉翁之意不在酒,并不是为了青州而来。”
“也不是孔融不问政事,他一个小小的太守,又不是天子甚至不是州牧,不问政事能有何大劫。”
“真正的劫难是,那位‘左仙’。”
“我想,那位‘左仙’,应该叫左慈吧?”刘昭青平静问道。
太史慈神情微怔。
“你……这也知道?”
第424章 我可力挽狂澜
自从那天太史慈得知了是那位“左仙”影响孔融,将其诱导至现在这番模样之后。
她便立马着手调查了一番“左仙”的来历,也获知了不少消息。
但这些东西,包括“左仙”之真名的消息,太史慈都没有与任何人说过。
而刘昭青却知道。
刘昭青身在河北,秘密来到平原虽然令她意外,但也不难理解其是为了关注河对岸的青州才来此地。
但刘昭青能知道这种就算孔融身边将士谋臣都一问三不知的隐秘,就十分令人费解了。
在太史慈内心陷入对“刘昭青到底还知道多少”的猜疑与不定的时候。
对坐的刘昭青并没有停下思索,他微微撇眉,继续说道:“只不过,为何左慈会‘大发好心’的去教授孔融,这种所谓寻仙之法?”
说着刘昭青抬头看向太史慈:“太史将军对左慈还有多少了解,还请一一告知于我,这样,我才能更好的帮助汝主。”
太史慈踌躇不定,她看向刘昭青说道:“在此之前,我想问一问,袁绍是否借道冀州,其辎重补给也有昌平侯之帮助?”
“我与袁绍只是互取所需。”刘昭青回答道。
虽然没有明确承认,但这回复无疑是表达了肯定,没有他的帮助,袁绍怎么可能悄无声息从司隶到河北,然后装备精炼、兵马充沛地一扫青州。
在太史慈神色阴晴不定间,刘昭青再次平静开口:“我想,你现在并没有更好的选择。”
“平原国相虽然深明大义,但最多也只能帮你斡旋袁绍,救不了孔融,更无力去救整个青州百姓,反而要再次提防同‘黄河之乱’那般的来自青州的人祸。”
“徐州陶谦自身难保,兖州曹操虽然兵强马壮,但你也知道不能引狼入室。”
“现在只有我才有力挽狂澜的能力。”
面对这般自信而笃定的言论,太史慈无力反驳。
她确实没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