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关外的豫州或许才是最正确的。
一样可以做到声东击西,甚至可能取得自己的老家汝南,而且打下来的所有领土都归于她自己。
从哪点来看,青州都不是袁绍最好的进攻对象。
而袁绍依然执意攻打,很容易就能得出一个结论——青州有别的吸引袁绍的地方。
不过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袁绍就算与自己合作,想要攻打青州这件事本身,也是她的计策之一。
她真正的目的不是西边的吕布,也不是东边的青州,而是另一处地方。
思索一番,刘昭青心中也大致有了个底。
不管如何,袁绍此计与自己目前利益没多大关系,这也是为何自己会与她合作的原因。
就算她本意不是拿下青州,那代替刘昭青来试探下青州虚实也是不错的。
对于刘昭青来说,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
时间很快便过去了三日,刘昭青这几天都在府邸当中,不时收到来自并州的信件。
除了汇报接管并州的完成情况之外,还有关于张娇的家书,以及来自于幽州刘虞的贺信。
刘昭青能如此之快的取得并州,刘虞惊讶的同时也相当愉悦。
并州的那些太守虽然对他还算尊重,但是早在漠北之战前就看得出来,都是一群不顾大义的鼠目寸光之辈。
别说刘昭青不仅取得并州,甚至还收回了故土,刘虞信中起码为此断断续续写了十个“好”字。
紧接着,又过去了七日,袁绍也终于行动了。
她几乎是大张旗鼓的带领着起码半数人马出发来到了重平县,这一举动当然引起了不少诸侯的注意。
不过大多数人都以为她是与刘昭青来谈什么事情的,没想过她是要攻打青州。
等到袁绍直接带兵渡过黄河之时,青州的一些太守县令这才慌了神。
北海郡治所中,一座府邸之内的一处房间里,到处插满了香,云雾缭绕到如同进了什么幻境。
而在房间的一处蒲团上,一位中年男子盘坐在其上,身穿黑白长衫,闭着眼睛手指搭在膝盖上,仿佛在感应着什么。
“报!报太守!”
从后面传来一阵呼声,男子眉头微皱。
“何事如此慌张?”
“是袁绍,袁绍杀过黄河了,已经连克四县……即将兵临乐安郡!乐安、齐等太守正在求援孔太守!”
孔融面色平静,并没有因为袁绍忽然杀来而慌张。
他慢慢睁开双眼,开口说道:“知道了,先退下吧。”
禀报的士卒退了下去,刚好在出府邸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身穿赤甲的女将军。
“你不是去向太守汇报乐安战事了么?为何出来了?”
“回禀太史将军,小的已经汇报过了……”士卒低头对着女将军回答道。
士卒并不敢对她有怠慢,不仅是因为她武艺非凡,同时也是因为她是太守身旁的红人,十分重视的将领。
虽然“太史慈”这个名字在现在还不那么出名,但北海的所有将士都相信,她一定会很快打响自己的名号,让自己的名字响彻乱世。
不过现在,太史慈此时眉头却紧紧皱起。
“你汇报过了,那为何都不见太守出来或是下令?”
“小,小的也不知道啊,太守只回答了一句‘知道了’,便让小的退下了。”感受到红胄女将军的威压,士卒连忙回答道。
听到这个回答,太史慈眉头皱得更深了。
她也没有为难士卒,立马抬脚朝着太守府邸而去。
很快便进入到了孔融所在的房间。
“我不是说过了么……”
“主公,是我。”
孔融微微偏头:“原来是子义。”
“乐安危急,袁绍来势汹汹,一旦乐安失守,齐国郡也不远矣,而齐国一失,唇亡而齿寒,我们北海也将危矣。”太史慈铿锵有力的开口说道。
开门见山,没有一丝拐弯。
不是太史慈不懂的变通和圆滑,而是她知道如今的北海太守孔融,若不是说话直接点,根本就引起不了他丝毫兴趣。
他似乎全身心都投入到了眼前的东西当中。
“那不是还有一段时间么。”孔融平静开口。
“放心吧,北海自会无忧。”
“主公!切不可什么都不做啊!”太史慈再言道。
她看了看周围,然后单膝跪下再劝谏:“当初主公救我于甲子军当中,英武而睿智,身为名门之后对待下属却也温雅怜惜,可是现在……”
“天下乱世,群雄四起,主公为何忽然选择这等虚无缥缈的寻仙之法?”
孔融终于将眼睛完全睁开,他回头看向太史慈,平静说道:“我追求之道,是与天赐完全不同的方向,一旦成功,我便会开辟新路,成就业果。”
“可是,现在不应该更加注意眼前之威胁吗?”太史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