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吧。
庞统的这套逻辑怎么看,怎么不对,在自己这边真的能有在刘备那里历练得好?
不过最后的那个理由倒是没什么问题,庞统确实可以成为纽带。
思索权衡片刻后,刘昭青也没有反驳庞统。
他并不在意多双碗筷,多一人俸禄。
主要是担心自己会影响庞统成长,导致这位将来的大才,伤于自己这里。
但转念一想,刘备同意,庞统师姐也没说什么,那两位不可能想不到这点。
那么刘昭青其实也不必操没必要的心,也许庞统真的睡睡觉,躺躺平就觉醒成天字人杰了呢?
毕竟人与人的体质不能一概而论。
“那……你就在我这待一段时间吧,不过首先说好,我这里也不是吃干饭的,你也需要在平原那样,任一职位,干活拿钱吃饭。”刘昭青说道。
“钱多吗?”庞统问道。
“那得看你出多少力,出得越多,自然俸禄和奖赏就越多。”
庞统立马就精神不少,然后双眼亮了一会儿陷入了思索。
这样子就差把“赚一笔大的然后跑路”写在脸上了。
“那一言为定。”
——
等到找来波才,让她帮忙安排庞统的住处之后,她的工作和职位什么的还需要再做打算。
刘昭青在府邸待了一段时间后,便让人多注意注意天子与王允等老臣所在的住所。
不过一上午,这些地方都没有什么异常。
等到中午时候,张郃来找刘昭青的时候,刘昭青刚好收到了太原那边的来信。
“主公。”
“儁乂,你来得刚好。”刘昭青放下信件,笑道:“正有喜事要与你分享。”
喜事?
张郃看了一眼案上的信件,便说道:“难道是并州那边传来的?”
“正是。”刘昭青颔首。
“张辽赵云进驻河套很是顺利,只是遇到零星抵抗与凶兽,便取回了之前匈奴单于所承诺的地方,实质的掌控住了朔方之地。”
“而并州之内的郡县也纷纷响应黄巾军的劝降告书,大部分太守和县令都直接开城门,没做抵抗,而像雁门等郡,也表达了愿意归顺的意愿。”
“并州的士族大部分也被监控住了,矿脉等资源产地也已经被我等掌控。”
“可以说是,一切都朝着预定的结果发展,而且比我预想的还要快不少。”
张郃听完后也是一阵高兴,拱手作揖:“恭喜主公。”
刘昭青笑着看着案上的信件,随后抬头说道:“对了,儁乂来找我是有什么事?”
“也是关于主公的。”张郃说道:“主公回邺城的消息传播得很快,来邺城寻求拜访主公的人也越来越多。”
“虽然有刘辟等人的管束,但我担心这数量越来越多后,可能会出现什么意外。”
这个“意外”当然不是指刘昭青这边的意外,而是指那些人本身。
出个什么踩踏之类的,然后会影响到刘昭青的名声。
这才是张郃所担心的事情。
刘昭青想了想,觉得确实要防范防范,便让张郃安排一支部曲去管理那些拜访之人的秩序,顺便让波才帮忙写一封自己闭门不见客的告示。
不管是来求官的,还是来求情的,亦或者是来求职的,都不需要他亲自去注意。
回头交给回来的宝儿等人便好。
等到下午的时候,刘昭青收到了关于王允那边的消息。
有士卒报告,有几位老臣想要回雒阳,来请示刘昭青。
刘昭青沉吟片刻后,便让士卒放行。
【夜袭群;六9四九‘叁陆壹35】 这时候这些忠于天子的老臣跑回雒阳,肯定是有缘由的,不过刘昭青也不可能无理由去阻拦这等事情。
等到次日,又有两个老臣要去长安。
这次刘昭青也同意了,但心中的疑惑也更甚了。
想了想,刘昭青还是决定直接去见王允。
等到了王允府邸上之后,刘昭青发现离开的那几人正好是与王允住在同一府邸的同僚。
王允见到刘昭青后,也相当热情,等到刘昭青询问那几人回去的缘由,并且暗示这么做相当危险。
雒阳与长安都已经不是汉室所控,更别说老臣的出现可能会暴露陛下的行踪。
王允点头,表示自己也知晓这些隐患,但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那些回雒阳长安的老臣正是他指示的,对陛下以及汉室的忠诚毋庸置疑,绝对不会出卖消息。
至于回去的缘由,王允很是认真的说现在还不能直接讲,但可以透露的是,他们回去也仅仅是收集一些东西联络一些人。
最终目的依然是为了汉室。
总的来说,不会影响到刘昭青。
等到刘昭青从王允府邸走出来的时候,他也是在沉思王允告诉自己的消息背后到底暗藏什么玄机。